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0)
2023(9508)
2022(7723)
2021(7078)
2020(6027)
2019(13111)
2018(12809)
2017(24008)
2016(12942)
2015(14311)
2014(13452)
2013(13054)
2012(11589)
2011(10032)
2010(10371)
2009(9872)
2008(10047)
2007(9380)
2006(8205)
2005(7566)
作者
(34414)
(28960)
(28919)
(26869)
(18546)
(13585)
(12714)
(11005)
(10827)
(10436)
(9697)
(9618)
(9461)
(9152)
(8944)
(8659)
(8561)
(8429)
(8367)
(8156)
(7141)
(7100)
(6946)
(6767)
(6609)
(6434)
(6358)
(6225)
(5868)
(5636)
学科
(76692)
(72048)
企业(72048)
管理(56543)
(53078)
经济(53010)
业经(26167)
(22031)
(21562)
方法(20464)
技术(19327)
(17911)
财务(17908)
财务管理(17899)
企业财务(16935)
农业(16674)
理论(13948)
中国(13481)
技术管理(13352)
(12977)
数学(12815)
数学方法(12702)
(12447)
(12358)
企业经济(12082)
经营(11401)
(11226)
(11024)
体制(9136)
(9106)
机构
学院(181123)
大学(171045)
(76097)
管理(75041)
经济(74750)
理学(63955)
理学院(63422)
管理学(62720)
管理学院(62383)
研究(53036)
中国(43414)
(36286)
(34818)
(30320)
科学(29886)
(29620)
财经(28186)
(25700)
(25502)
业大(24753)
中心(24304)
农业(23673)
(23266)
研究所(22756)
商学(22655)
商学院(22465)
经济学(21894)
北京(21485)
技术(20694)
财经大学(20348)
基金
项目(114366)
科学(92300)
研究(89164)
基金(81745)
(69273)
国家(68508)
科学基金(61550)
社会(57497)
社会科(54514)
社会科学(54504)
(48915)
基金项目(43327)
教育(40914)
(38078)
自然(38065)
自然科(37313)
自然科学(37299)
自然科学基金(36750)
编号(36188)
(32105)
(31800)
资助(31362)
创新(28433)
成果(27704)
(25693)
重点(25456)
课题(25377)
(24778)
(24438)
国家社会(23439)
期刊
(91867)
经济(91867)
研究(53286)
中国(40724)
管理(35837)
(33133)
(30321)
教育(23146)
科学(22666)
学报(21548)
农业(20997)
技术(20466)
业经(18616)
大学(17736)
学学(16919)
(16909)
金融(16909)
财经(14579)
经济研究(14083)
(14053)
(12777)
技术经济(12327)
问题(11100)
财会(10996)
科技(10672)
现代(10122)
商业(9838)
会计(9261)
世界(9076)
(9033)
共检索到27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湛泳   马从文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解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企业高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能助力企业高端创新,缓解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2)“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加分析师关注促进企业高端创新;(3)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和高管海外背景能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企业高端创新的影响,而行业竞争则会削弱“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对企业高端创新的影响;(4)“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通过促进企业高端创新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据此,提出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和提高企业高端创新的相关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晖   李阳   刘田田   谢丹丹  
“专精特新”企业高度聚焦某一细分市场并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却也因细分市场容量有限而导致专业化“锁定”问题。该类企业如何基于既有优势搜寻创新机会来突破发展瓶颈?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创新搜寻视角,选取四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探索该类企业通过创新搜寻突破专业化“锁定”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搜寻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困境的逻辑起点,呈现组合性、异质性、合作性特征。第二,面对资源有限性约束,“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资源借力”和“资源放大”等杠杆化行动聚合力量,助推创新搜寻方案落地。第三,基于研发与需求的平衡策略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路径,包括需求拉动研发、研发推动需求、研发与需求双向驱动三类。本文拓宽了创新搜寻理论的解释边界,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晖   李阳   刘田田   谢丹丹  
“专精特新”企业高度聚焦某一细分市场并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却也因细分市场容量有限而导致专业化“锁定”问题。该类企业如何基于既有优势搜寻创新机会来突破发展瓶颈?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创新搜寻视角,选取四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探索该类企业通过创新搜寻突破专业化“锁定”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搜寻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困境的逻辑起点,呈现组合性、异质性、合作性特征。第二,面对资源有限性约束,“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资源借力”和“资源放大”等杠杆化行动聚合力量,助推创新搜寻方案落地。第三,基于研发与需求的平衡策略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路径,包括需求拉动研发、研发推动需求、研发与需求双向驱动三类。本文拓宽了创新搜寻理论的解释边界,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将数据要素纳入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并将企业创新分为高端创新与低端创新,从理论上阐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及其“低端锁定”的影响。基于此,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由于数据知识溢出对高端创新的成本抑减效应更大,因而数字化转型对具备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高端创新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改善作用在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国企、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瑛   陈丽丽   杜亚光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能够发挥降本提质、交易增值和信用担保的作用,并有助于缓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数据资产文本词典,并提取企业年报中的关键词,刻画出企业数据资产化程度,实证考察了数据资产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化显著缓解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将数据资产划分为自用型数据资产和交易型数据资产两种类型,均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据资产化可以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提高资金流动性缓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TOE框架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客户关系能够增强数据资产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数据资产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替代关系。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据资产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尤其促进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式创新。本文丰富了数据资产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越  包雅楠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制造业行业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提高国内价值链长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与创新强度提高;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专利类型的分类研究表明,国内价值链长度增加对发明创造类创新、民营企业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另外,本文以中国加入WTO的外生冲击构建因果识别机制并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国内价值链长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WTO冲击后国内价值链长度仍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本文发现国内价值链长度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市场集中度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时磊  田艳芳  
文章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FDI对企业技术选择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可以提高合资企业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资本相关技术。负向外溢效应证实了FDI可能通过"市场窃取效应"导致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企业技术选择的"低端锁定"。同时文章也发现,FDI还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城市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可能是通过"技能员工窃取效应"完成的,这也导致了非合资企业的技术"低端锁定"。进一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整体评估表明,在样本数据中FDI负面外溢效应超越了正向外溢效应,整体效应为负,因此得出结论,FDI整体上降低了东道国的企业技术选择水平。在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永健  吴小萌  
“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国家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提出的新政策,与原有科技创新政策相比,更注重提升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实现技术补链效果。为评估该政策的有效性,基于2014—2020年制造业中小企业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并运用Tobit模型检验“小巨人”企业培育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巨人”企业培育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实现,而非技术进步率本身,这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2)政策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作用大于资本密集型。研究结论可为完善“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武元  蔡庆丰  程章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知识溢出和科教融合对于所在区域培育“小巨人”企业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知识溢出能够显著促进所在地区“小巨人”企业培育,并对周边城市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有效促进非高等学校集聚城市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内陆城市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边际贡献要大于沿海城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一样具有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发展在城市人才政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配合下会产生更强的科教融合效应。应探索适宜中小企业科教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引进和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的作用,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韩文轩  
目前大部分发电企业亏损较为严重,资金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为使企业走出困境,笔者在此提两点建议:1.加强资金、资产管理。一是加强债权债务和资金的支付管理,尽量减少或消除预付款,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根据市场形势、各单位生产经营以及工程项目安排等具体情况,控制燃料等款项支付的进度;提高应收款项的周转速度,抓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岳毅  
商业银行需要从履行社会责任和调整自身业务结构的双重角度,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展开系统化和集成化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及小微企业,从注册设立、产业政策、融资方式、税收减免以及简政放权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部署金融机构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树民   宋敬波   周琼   于岚   郑江鹏   王汉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对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税收政策和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税收发挥了积极支持作用,但还存在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上市意愿不高等问题。从税收政策及服务角度,要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实施更精准的服务,从促进企业提升实力以符合相关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条件和激发企业上市意愿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实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榜  张建华  
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和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表现出明显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中小企业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相较于国有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立足普惠金融创新这一全新视角,为更好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