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0)
2023(14057)
2022(11433)
2021(10516)
2020(8464)
2019(18783)
2018(18446)
2017(34520)
2016(18549)
2015(20824)
2014(20349)
2013(19985)
2012(18865)
2011(16784)
2010(17477)
2009(16415)
2008(16728)
2007(15558)
2006(14045)
2005(13152)
作者
(52907)
(44222)
(44206)
(41300)
(28408)
(21041)
(19911)
(16997)
(16782)
(16140)
(14970)
(14827)
(14437)
(14062)
(13688)
(13400)
(13168)
(12805)
(12804)
(12709)
(11122)
(10909)
(10766)
(10275)
(10257)
(9912)
(9833)
(9790)
(8920)
(8805)
学科
(85386)
经济(85281)
(84390)
(77960)
企业(77960)
管理(71072)
业经(31585)
方法(28121)
(27153)
(25885)
中国(25484)
技术(22039)
地方(21522)
农业(19678)
(19473)
财务(19448)
财务管理(19423)
数学(19071)
数学方法(18816)
企业财务(18360)
(18199)
理论(18074)
(16239)
(16142)
(15096)
(14304)
银行(14286)
技术管理(14167)
(14038)
贸易(14016)
机构
学院(268919)
大学(261143)
(111617)
经济(109292)
管理(105152)
研究(89202)
理学(88058)
理学院(87116)
管理学(85905)
管理学院(85384)
中国(72432)
(56571)
(53517)
科学(51638)
(45072)
(44798)
(42688)
中心(41049)
财经(40688)
研究所(39543)
(36680)
北京(36411)
(36308)
(35295)
业大(35011)
师范(34961)
农业(32870)
经济学(32323)
(32290)
技术(30309)
基金
项目(163369)
科学(130177)
研究(126649)
基金(115330)
(98072)
国家(97019)
科学基金(85344)
社会(80625)
社会科(76348)
社会科学(76331)
(67779)
基金项目(60405)
教育(57878)
(54115)
自然(52062)
编号(52044)
自然科(50929)
自然科学(50918)
自然科学基金(50103)
资助(45509)
成果(42354)
(40702)
(40577)
(37204)
课题(37032)
创新(36809)
重点(36565)
(34981)
发展(33673)
(33099)
期刊
(142230)
经济(142230)
研究(85753)
中国(65534)
管理(49618)
(45808)
(42090)
教育(37486)
科学(35245)
学报(34408)
(29116)
金融(29116)
技术(29090)
农业(28905)
大学(27656)
业经(25947)
学学(25659)
经济研究(21245)
财经(20932)
(18325)
(17983)
问题(17370)
技术经济(16466)
科技(14580)
现代(14187)
(14128)
商业(13716)
世界(13527)
经济管理(13035)
(12996)
共检索到439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峻质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其中,“专精特新”企业是当下中小企业中的翘楚,相较于大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往往专注深耕于某一个细分领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整个国家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坚固基石。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新朋   鲍菁铭   关昊   刘天森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创新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提升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情境—配置—能力”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外部支持、数字平台、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吸收能力、数字协作能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识别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及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两类企业数字创新形态,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创新。结果表明:第一,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构成企业数字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第二,从结果等效性视角出发,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两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配置主导—均衡型”和“配置主导—能力型”;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3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情境—配置共同主导型”“配置主导—能力型”“配置—能力共同主导型”。第三,比较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发现,其组态路径迥然不同,但资源柔性是通用核心要素。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平台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的关键,而非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依靠协调柔性和外部支持开展数字创新。结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创新提供路径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党校秋季班课题组   黄涛  
<正>“专精特新”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精特新”企业中有很多都拥有长期耕作、专业化程度高的核心技术,具备应对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能力,对于保证产业链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关键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为此,本课题组围绕金融如何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这一主题,对厦门市银行、投资、担保机构和大数据公司,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在贵州、福建、天津、陕西、海南等地对51余家金融机构和422余户“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调查。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梅   张子薇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主力军,而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如何实现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对理解数据要素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交互融合提供经验证据,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选取2017—2021年中国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OLS)分析数据要素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显著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其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在高技术行业和处于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专精特新企业更为显著,并通过提高研发人才集聚程度使专精特新企业有更强的动力提高创新能力;数据要素在短期内会增加专精特新企业运营成本,但在长期下对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显著。据此,提出重视数据要素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融合应用、优化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和内部资源配置、强化政府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投入行为的重视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甜   窦钱斌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差距较小;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新疆和辽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以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防止“中部塌陷”的有效渠道;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软件等行业,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水利、制造业等行业,这些是创新驱动“中国智造”的直接力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甜   窦钱斌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差距较小;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新疆和辽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以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防止“中部塌陷”的有效渠道;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软件等行业,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水利、制造业等行业,这些是创新驱动“中国智造”的直接力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侯伟凤  李健  
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规模、渠道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金融创新,以金融所能夯实科创基础、满足国之所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重要金融主体,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肩负着重要时代使命,也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应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要部署,
关键词: 专精特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春爱   沈志慧  
“专精特新”企业不同技术战略选择与实施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差异性影响。以2019—2021年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专利信息将企业技术战略划分为自主型—连续型技术战略、自主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合作型—连续型技术战略以及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实证检验了企业实施不同技术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实施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对提高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效果更显著;当企业处于竞争激烈行业时,实施合作型—拓展型技术战略更能有效提高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随着企业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实施合作型—连续型技术战略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更显著。研究对国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建设意义,同时对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战略制定,进一步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彤梅  李倩云  张玥  张克勇  戈童言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从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和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两方面探析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进一步地,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呈倒U型;数字化转型与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创新绩效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绩效,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锋   李志鸿   韩燕妮  
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由于多数不具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只靠每个专精特新企业独自发展,较难取得成功。政府和协会因预算限制、抓手缺乏等多方面困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地。行业领军企业具备成本、管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探索构建“1+1+1+N”(政府+协会+行业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有利于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携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宪聚   曾凯   任慧   曹春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特征,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并能够提供差异化优势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在中国本土乃至全球细分领域获得“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双重引领地位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对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和强化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仍停留在实践观察、经验梳理和碎片化研究阶段,亟需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系统梳理,而已有长期研究的隐形冠军也为此提供了理论参照。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已发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文献。首先,分析对比了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与隐形冠军的特征内涵与重要异同;其次,在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机制过程、绩效表征、系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主题基础上,吸纳隐形冠军研究现状构建了整合分析框架。最后,从宏观政策环境层面、中观区域与网络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以及如何链接宏微观层面提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未来研究议题。本文有助于在专精特新企业“实践富矿”与“研究洼地”并生共存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理论,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启发和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