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2653)
- 2022(10012)
- 2021(9268)
- 2020(7725)
- 2019(17428)
- 2018(17704)
- 2017(33060)
- 2016(17969)
- 2015(19842)
- 2014(19447)
- 2013(18653)
- 2012(16703)
- 2011(14669)
- 2010(15170)
- 2009(14445)
- 2008(14788)
- 2007(13455)
- 2006(12275)
- 2005(11520)
- 学科
- 业(82429)
- 企(76909)
- 企业(76909)
- 济(75917)
- 经济(75812)
- 管理(67785)
- 业经(29579)
- 方法(28786)
- 财(28037)
- 农(25487)
- 中国(21890)
- 技术(20828)
- 数学(20267)
- 数学方法(20076)
- 制(19728)
- 务(19407)
- 财务(19387)
- 财务管理(19364)
- 企业财务(18310)
- 农业(18168)
- 贸(16300)
- 贸易(16289)
- 理论(15960)
- 易(15899)
- 体(15840)
- 策(15298)
- 划(14247)
- 和(14050)
- 技术管理(13984)
- 地方(13428)
- 机构
- 学院(252415)
- 大学(247509)
- 济(109366)
- 经济(107447)
- 管理(101047)
- 理学(85679)
- 理学院(84850)
- 管理学(83725)
- 管理学院(83245)
- 研究(82570)
- 中国(66934)
- 财(54321)
- 京(52381)
- 科学(47266)
- 江(41621)
- 财经(41363)
- 所(41049)
- 农(40861)
- 经(37524)
- 中心(36932)
- 研究所(36587)
- 业大(33810)
- 经济学(33184)
- 北京(32853)
- 州(31974)
- 农业(31614)
- 范(30820)
- 师范(30530)
- 财经大学(30183)
- 经济学院(29872)
- 基金
- 项目(158854)
- 科学(128029)
- 研究(121290)
- 基金(116002)
- 家(99378)
- 国家(98427)
- 科学基金(86604)
- 社会(79426)
- 社会科(75339)
- 社会科学(75322)
- 省(63977)
- 基金项目(61241)
- 教育(54985)
- 自然(53418)
- 自然科(52290)
- 自然科学(52278)
- 划(51550)
- 自然科学基金(51455)
- 编号(48174)
- 资助(45000)
- 创(39935)
- 成果(39156)
- 业(37079)
- 创新(36296)
- 重点(35684)
- 发(35335)
- 部(35124)
- 课题(33698)
- 国家社会(33213)
- 制(32752)
- 期刊
- 济(130882)
- 经济(130882)
- 研究(80503)
- 中国(55857)
- 财(46522)
- 管理(45782)
- 农(39441)
- 科学(33802)
- 学报(32721)
- 教育(29376)
- 融(26736)
- 金融(26736)
- 农业(26609)
- 大学(26393)
- 技术(24942)
- 学学(24635)
- 业经(23441)
- 财经(21519)
- 经济研究(20784)
- 经(18740)
- 问题(17171)
- 业(17053)
- 技术经济(15410)
- 贸(14901)
- 现代(13421)
- 世界(13391)
- 科技(13268)
- 国际(12901)
- 财会(12669)
- 商业(12632)
共检索到400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竺李乐 吴福象 范衍玮
在当前中国科技创新微观领域广泛存在着"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问题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的企业创新决策模型,探讨国有企业在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如何通过改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偏好,推升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力度,进而影响企业真实创新产出的微观作用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民营化改革对企业真实创新产出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高技术企业、成熟期企业、中下游行业中的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雪平 王小平
以2007~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房地产泡沫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泡沫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房地产泡沫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是资本再配置效应;房地产泡沫对非高新技术、民营、研发人员占比低、非房地产直接关联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房地产泡沫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逐渐变弱。以上结论可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稳健发展房地产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清扬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检验了资本市场的卖空压力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历次融资融券扩容为政策冲击,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卖空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结果显示: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后,国有上市公司的专利申请量相比民营上市公司有显著增长;卖空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地方国有企业上更为显著。
关键词:
卖空 国有企业 创新产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清扬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检验了资本市场的卖空压力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历次融资融券扩容为政策冲击,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卖空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结果显示: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后,国有上市公司的专利申请量相比民营上市公司有显著增长;卖空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地方国有企业上更为显著。
关键词:
卖空 国有企业 创新产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了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和民营化的发生年份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洋冬
重塑内资企业所得税税基、切实减少内资企业税负,能否有效激励国有企业研发创新?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组合数据,采用改进的企业层面专利质量测算方法,从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的双重视角,重点检验2006年所得税税基改革政策能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研究发现,所得税税基改革政策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三类专利申请数量,但整体上抑制了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特别表现在实用新型专利质量方面。进一步发现,政策激励对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专利数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抑制了融资约束较小企业的专利质量。并且政策冲击有助于受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获取信贷融资,而对于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而言,政策冲击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飞鹏 霍文希
产业政策滋生了大量的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激起了创新泡沫。如何有效施策引导高质量创新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从企业“迎合式创新”的假设出发,构建了一个嵌入地方政府税收治理行为的理论模型,发现提升税收治理能力能减少企业低质量创新产出。以“金税三期”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数字化治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能显著抑制企业策略性创新,但对实质性创新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挤出了创新泡沫,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对创新禀赋较高、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透明度较低、处在成长期或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佳。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治税通过增加企业预期面临的涉税风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去泡沫化,发挥了“良性引导式”的治理效应,而非通过挤占现金流或收紧融资约束产生“增负挤出式”的阻滞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国未来培育高质量研发创新企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田华茂
国有资本在中国资本中举足轻重,国有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启动供给侧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搞活国有企业,对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要求,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 孙稳进
一、管理创新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必然选择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迈得很快,股份化、集团化已成为改革的新趋向。但它并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从理论上说,股份化改造实质上是要解决传统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投资主体一元化而导致“父爱主义”等弊端,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瓶颈”。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雄厚和人力资源丰富的诸般优势。但他们为何目前都缺乏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就是标准化准则。人类的所有行为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标准化准则。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确定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作出行动路线选择的选择集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企业实际上是建立在规则和行为准则上的规制结构。制度对个人和集团行为的统一协调作用代表了人际交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堂
国有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周瑞堂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渐进式的方式向市场经济方向推进了十几年,在此过程中,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难点和重点所在。目前,关于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登春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供给创新乏力,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又过剩,制约了国企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供给创新是解决国企改革难题的根本出路,供给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要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还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供给结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国企供给创新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国企改革 供给创新 有效供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小余
文章针对亏损国有企业(简称“国企”)要改革、优秀国企要稳定抓经营的说法,从企业改革重亏损企业的现象、改革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优秀国企改革的优越性等展开分析,澄清优秀国企不用改革等误区,从科学发展高度阐述优秀国企更应深化改革,提出优秀国企要从提高和创新出发,在“一企一策”,选配具有改革创新能力的领导人,建立全球化、市场化的自行运营责任机制、自主创新及其风险机制,实行差异化合理化管理等方面大力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优秀国企 科学改革 自主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丕斌 周喜君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30年来取得的成就,认为国有企业取得阶段性改革成果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集中力量进行创新,作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实证上分析了国有企业近年来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国有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