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5)
2023(4983)
2022(4173)
2021(4189)
2020(3546)
2019(8537)
2018(8578)
2017(16270)
2016(9181)
2015(10985)
2014(11164)
2013(10495)
2012(9184)
2011(8303)
2010(8649)
2009(7552)
2008(7247)
2007(6619)
2006(5661)
2005(4908)
作者
(25350)
(20860)
(20716)
(19851)
(13127)
(10061)
(9636)
(8351)
(7874)
(7577)
(7224)
(6876)
(6544)
(6537)
(6440)
(6358)
(6287)
(6244)
(6113)
(5858)
(5296)
(5195)
(5162)
(4883)
(4807)
(4741)
(4682)
(4678)
(4418)
(4268)
学科
(34479)
经济(34455)
管理(22712)
(20136)
方法(19763)
数学(18133)
(17738)
企业(17738)
数学方法(17523)
教学(12052)
理论(10541)
中国(8209)
学法(7720)
教学法(7720)
(7663)
业经(6603)
(6359)
(6271)
学理(5808)
学理论(5808)
教育(5805)
地方(5653)
(5583)
技术(5272)
农业(4837)
(4809)
(4718)
贸易(4714)
环境(4611)
(4562)
机构
学院(125316)
大学(121373)
管理(47606)
(42348)
理学(41278)
经济(41197)
理学院(40825)
管理学(39522)
管理学院(39311)
研究(36072)
中国(26073)
(25660)
科学(24076)
(19037)
(18982)
(18848)
师范(18653)
技术(18487)
业大(18366)
(17767)
(17732)
中心(17348)
研究所(16350)
北京(16197)
职业(15690)
(15587)
财经(15227)
师范大学(14490)
农业(13800)
(13712)
基金
项目(84647)
科学(65232)
研究(63822)
基金(56408)
(48687)
国家(48280)
科学基金(41846)
(36839)
社会(35815)
教育(34209)
社会科(33910)
社会科学(33894)
(30189)
基金项目(29241)
编号(28636)
自然(27839)
自然科(27239)
自然科学(27233)
自然科学基金(26678)
资助(24920)
成果(22931)
课题(21363)
重点(19637)
(17900)
(17622)
(17594)
(17414)
项目编号(17081)
大学(16492)
创新(16373)
期刊
(43132)
经济(43132)
研究(33446)
教育(29321)
中国(28565)
技术(18563)
管理(18102)
学报(16838)
科学(15703)
(15427)
(15272)
大学(13297)
学学(12089)
农业(10804)
职业(10424)
统计(9287)
(8513)
决策(7837)
业经(7724)
(7610)
金融(7610)
技术教育(7059)
职业技术(7059)
职业技术教育(7059)
财经(6964)
经济研究(6828)
技术经济(6695)
(6656)
图书(6521)
(5999)
共检索到178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旭红  
评价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推行"专业渗透式"语文教学评价而非传统的单一学科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本文构建的"分层——探究"、"情境——达标"、"重组——比较"、"多元——整合"这4种中职语文"专业渗透式"评价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和职业素养,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是植根于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多赢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继印  
文学与建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与建筑类专业紧密结合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认为建筑类专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根据建筑类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探究性学习,丰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金英  
本文以职业学校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注重语文教材内容与专业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职业元素,找准与专业知识相对应的教学切入点,实现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接轨,探索了语文教学与专业整合的四种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月兰  
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教师讲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掌握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基准的宗旨,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状态提供了支持。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探究式、协作式、个别化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主、加强实践性、突出能力培养的高职教学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星霖  周娜  
根据中职学生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德育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已有研究可知,对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根据中职专家型语文教师的语料分析,总结得出五条德育渗透途径,分别是课堂互动、内容深化、危机转换、成果扩展和职业导向。最后,根据不同渗透途径,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光梅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教育课。自1978年由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议并在南京大学首先开设以来,到目前全国已有许多高校陆续开设。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都是思想深邃、观点精辟的杰作;它情感高尚、真挚动人,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生动形象、构思独特。这与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高超功力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它,可以从中学到基本的语言文字处理技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辉  
中职作文教学正处于学生不愿写,教师无从教,师生两端无序、低效的困境。建立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体系,立足于中职生成长特点及专业的现实需求,从作文命题方式的转变、作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作文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旗辉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其中一种有益的探索。文章探讨了论辩式教学模式的源起,提出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建筑,即文本研读、发现问题、信息搜索、得出结论、课堂辩论、教师点拨,总结了论辩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并提出论辩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萍  
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是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后产生的建构学习理论对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启示。本文拟从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提出主体与发展是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语文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志刚  李剑  何凌风  
当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在体制、教学与方法上均存有一定问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必须在实际行动上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祛除大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端,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诚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也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除教学的思想观念显得陈旧落后外,还在于我们的教学未能摆脱因循守旧、相因沿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彩凤  
本文认为中职语文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与专业渗透的课堂教学与模块教学等方式,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高宏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材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从模块化教学的角度就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及教材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铭玉  杨平雷  
本文对聋校语文传统教学和三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并结合国内聋校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 ,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良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适教"但不"适学"的教学"普高化"现象,导致中职生不学、厌学。改进策略是:贴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学得会";通过巧妙点拨激发积极思维而让学生"学得深";通过集体朗读激发"群体效应"而让学生"都在学"。在实践中探索"促跳摘""巧点拨"和"重朗读"互补融合的"中职适学语文"教学模式,实现从"适教课堂"到"适学课堂"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