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5)
- 2023(14885)
- 2022(12537)
- 2021(11725)
- 2020(9953)
- 2019(23360)
- 2018(23001)
- 2017(43344)
- 2016(23724)
- 2015(27510)
- 2014(27634)
- 2013(27503)
- 2012(25994)
- 2011(24089)
- 2010(24534)
- 2009(23173)
- 2008(23126)
- 2007(20749)
- 2006(18470)
- 2005(16891)
- 学科
- 济(119679)
- 经济(119567)
- 管理(63525)
- 业(58554)
- 方法(50989)
- 企(47445)
- 企业(47445)
- 数学(44693)
- 数学方法(44016)
- 中国(30783)
- 农(27280)
- 学(26569)
- 财(23751)
- 地方(23664)
- 业经(22661)
- 贸(20959)
- 贸易(20947)
- 易(20313)
- 制(19544)
- 理论(18525)
- 农业(17992)
- 和(16869)
- 融(16667)
- 金融(16664)
- 银(16461)
- 银行(16408)
- 环境(15836)
- 行(15769)
- 地方经济(14758)
- 体(13903)
- 机构
- 大学(367310)
- 学院(362410)
- 济(157623)
- 经济(154475)
- 研究(134129)
- 管理(131935)
- 理学(113018)
- 理学院(111596)
- 管理学(109240)
- 管理学院(108573)
- 中国(100481)
- 科学(82614)
- 京(79504)
- 所(70543)
- 财(69927)
- 农(64772)
- 研究所(64294)
- 中心(58646)
- 财经(55685)
- 江(54648)
- 业大(54418)
- 农业(51314)
- 北京(51107)
- 经(50532)
- 经济学(50401)
- 范(48789)
- 师范(48242)
- 院(47357)
- 经济学院(45123)
- 州(42764)
- 基金
- 项目(235030)
- 科学(183897)
- 基金(171330)
- 研究(167094)
- 家(151906)
- 国家(150732)
- 科学基金(126451)
- 社会(106398)
- 社会科(100773)
- 社会科学(100743)
- 省(89528)
- 基金项目(88234)
- 自然(81831)
- 自然科(79960)
- 自然科学(79925)
- 自然科学基金(78517)
- 教育(78205)
- 划(77390)
- 资助(72895)
- 编号(65625)
- 成果(55273)
- 重点(54490)
- 部(53062)
- 发(51439)
- 创(47771)
- 课题(47325)
- 科研(45354)
- 教育部(45039)
- 国家社会(44963)
- 创新(44839)
- 期刊
- 济(177429)
- 经济(177429)
- 研究(111334)
- 中国(72855)
- 学报(62230)
- 农(58546)
- 科学(56751)
- 财(53295)
- 管理(49434)
- 大学(46396)
- 学学(43648)
- 教育(39915)
- 农业(39751)
- 技术(32119)
- 融(31832)
- 金融(31832)
- 经济研究(29933)
- 财经(28945)
- 经(25083)
- 业经(24813)
- 问题(23289)
- 业(22283)
- 统计(20954)
- 贸(20574)
- 技术经济(19668)
- 世界(19048)
- 国际(18498)
- 版(18071)
- 策(18038)
- 决策(16632)
共检索到551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铮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理论范式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借鉴物理学中对物体"质"、"质点"和"质心"的研究,构建了"不均质"经济体的基本经济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均质"大国分析的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设计了经验测算方法。之后,本文按照以上的理论框架,对中国1997—200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在基本经济层面上离散程度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研究范式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清杰
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演化经济学采取与众不同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行为。本文探讨了演化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基本逻辑和分析框架(包括基本假设、理论要点),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对该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开云
在中国的经济学界,由于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磨合及博弈,不仅折射出中国本土学者学术素养、学术风格、学术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冶学方法的某些局限或缺陷,而且也形成了一个困扰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达
法律缺位是当前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建议建立以具有宪政意义的《中国城市水务法》为统领的完整的水务法制体系。水务立法应遵循以下基本逻辑: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公私合作制的产权结构和契约框架,以及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性监管模式。在对该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审慎地提出了《城市水务法》的基本框架和完善水务法制体系的步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欧阳日辉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数据进入实体经济循环系统,快速融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流通渠道,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激发新兴需求,形成数字技术应用—传统实体企业转型—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数据驱动要素融合、产品融合、企业融合、产业融合和市场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循环系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政府和各类经营主体应更加重视数据驱动发展的作用,着力提升企业构建数据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探索多元化的企业数据流通模式,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和产业数据空间,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效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慧侠 刘晓昀 曹元元
女性学者的数量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体现一个国家知识界与学术界内性别平等的主要指标,女性学者的发展状况和科研教学能力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步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女性学者也在逐年增加。根据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红 黄春梅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社会资本是嵌入到关系网络中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行为规范、认知模式和行为范式以及网络成员获得资源的能力的综合。社会资本由两个维度构成: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相应地,社会资本包括两种类型:关系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制度属性和资本属性是社会资本的两种属性。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决定了认知维度,但是认知维度会反作用于关系维度;同样,制度属性决定了资本属性,而资本属性会反作用于制度属性。关系维度对应着资本属性,认知维度对应着制度属性。通过关系网络获得资源的能力是关系型社会资本,对应着社会资本的资本属性;因为认知的同质性而获得的增加产出的可能,是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应着社会资本的制度属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最高位下行至今,国内外学者就中国经济下行原因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国内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供给侧的治理方案。然而,对此,国内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甚至是否定的看法。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的下行,滞后20年导致消费需求的递减,上年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出清,发生连续的过剩;而人口市民化滞后,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且土地等财富收入向城镇居民和高收入者流动集中,其边际投资率较高,扩大生产能力较强,而农村居民和城镇非户籍人口收入水平较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导致了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炳德
现代财政国家是拥有现代财政制度和合意财政能力的国家,是以现代财政制度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国家。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括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税收法定和明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本文构建了一个"比斯利"式政治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阐述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财政国家的构成要件及其逻辑关系。模型分析表明,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健康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将有效促进居民福利的提升。文章还对中国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制度建设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在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几个方面面临重要考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德文
从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开始到现在,人们对经济形态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描述,并提出了经济发展中的三种基本经济形态: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现代的工业经济形态以及正在来临的知识经济形态,也有学者据此建立了三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型(乔根平,2003)。本文给出了一种描述经济形态的ABC模型,提出了经济发展空间多维、多方向的思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一 仲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曲振涛
法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也是法学界发展最快的流派之一,是20世纪后半期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界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通过对法经济学的产生根源、逻辑基础和若干基本理论的重新梳理和分析,探讨了法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对法经济学的本土化和学科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法经济学 逻辑基础 基本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民选 冯庆元
按照大卫·哈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商品住房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经历了从统一到背离的过程,因而划分为两个阶段。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背离虽然从理论上解释了现阶段我国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盛行的乱象,但是它却尚未进一步描述出住房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再次统一的第三个阶段。而习近平新时代"房住不炒"定位的理论逻辑,则是坚持住房基本属性应从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换价值回归到以居住为目的的使用价值上面来,从而实现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再次统一。
关键词:
“房住不炒”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学广 蒋策
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区域化嬗变重构推动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持续重塑,而海外战略支点以其突出的地缘影响对国家的海外战略部署起到显著支撑作用。基于地缘政治理论、新国家空间理论和区位理论,构建中国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与模型,并明晰具体行动路径。研究发现:(1)地缘政治、国家选择和区位资源分别主导高、中、低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逻辑;(2)各尺度海外战略支点的空间选择逻辑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嵌套,从而塑造了空间选择的逻辑框架;(3)根据海外战略支点空间选择模型,在具体实践中应参考“政府主导、多元联动”的行动路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战略支点研究框架,为提升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