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8)
- 2023(9976)
- 2022(8474)
- 2021(7685)
- 2020(6420)
- 2019(13782)
- 2018(13538)
- 2017(25505)
- 2016(13907)
- 2015(15237)
- 2014(15047)
- 2013(14676)
- 2012(13413)
- 2011(12173)
- 2010(11961)
- 2009(11199)
- 2008(11148)
- 2007(9732)
- 2006(8543)
- 2005(7829)
- 学科
- 济(52351)
- 经济(52253)
- 管理(47841)
- 业(42260)
- 企(34288)
- 企业(34288)
- 方法(22162)
- 数学(19636)
- 数学方法(19468)
- 财(18046)
- 农(16374)
- 制(15757)
- 中国(13601)
- 业经(13076)
- 贸(11311)
- 贸易(11305)
- 易(11004)
- 务(10693)
- 财务(10674)
- 农业(10666)
- 财务管理(10646)
- 学(10561)
- 体(10537)
- 企业财务(10113)
- 银(10109)
- 银行(10066)
- 行(9543)
- 融(9369)
- 金融(9367)
- 环境(9357)
- 机构
- 学院(200499)
- 大学(200442)
- 济(84412)
- 经济(82870)
- 管理(76534)
- 研究(69236)
- 理学(66564)
- 理学院(65867)
- 管理学(64869)
- 管理学院(64523)
- 中国(52954)
- 科学(42937)
- 农(42181)
- 京(41292)
- 财(40792)
- 所(35468)
- 业大(34499)
- 农业(33565)
- 研究所(32312)
- 财经(31971)
- 中心(31546)
- 江(30224)
- 经(29082)
- 经济学(26162)
- 北京(25085)
- 院(24792)
- 财经大学(23851)
- 经济学院(23639)
- 州(22936)
- 范(22801)
- 基金
- 项目(139940)
- 科学(110236)
- 基金(104214)
- 研究(95932)
- 家(93710)
- 国家(92946)
- 科学基金(79015)
- 社会(64294)
- 社会科(61066)
- 社会科学(61054)
- 基金项目(55497)
- 省(54060)
- 自然(52302)
- 自然科(51102)
- 自然科学(51083)
- 自然科学基金(50229)
- 划(45961)
- 教育(43116)
- 资助(40923)
- 编号(36137)
- 重点(31825)
- 部(31172)
- 制(30282)
- 创(29722)
- 发(28981)
- 成果(28132)
- 创新(28003)
- 国家社会(27825)
- 科研(27337)
- 计划(26855)
共检索到29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丽 叶树光 原磊
"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遍及社会各个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事件在消费环节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品牌选择和消费信心都因该事件的发生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章指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理性,进而推动乳制品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文章采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构建ECM模型研究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冲击影响及其恢复情况。构建长期关系模型反映了我国乳业2007年至2010年期间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引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变量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系列重大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的ECM模型构建短期动态关系,重点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估算出危机后乳制品产业需两个多月的调整才能恢复至均衡。但由于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危机后两年左右产业发展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陈卫洪 陈家伟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高度关心的敏感问题,近期的问题奶粉事件就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本文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其对奶业各个产业链节(奶农、国内乳制品企业及国内市场、外国乳制品企业等)和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影响,并就中国乳制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问题奶粉事件 乳制品产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杨波 赵敏 章鑫鑫
本文以"三聚氰胺"等乳制品安全事件为例,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溢出效应及其消费替代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使消费者选择替代品和替代方式并引发消费替代行为,进而对整个品类及产业链甚至相关行业与政策法规产生溢出效应。
关键词:
食品安全事件 乳制品 溢出效应 消费替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燕 安玉发
由"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奶制品质量安全危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暴露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与保障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本文结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对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政府实施监管的必要性进行理论阐述,比较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不同点,提出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丽艳 王殿华 徐娜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对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识别损害或增进消费者信任的因素,通过食品安全规制对风险认知的影响,得出食品的品牌,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及时公布等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企业方面因素,电视媒体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正向引导作用,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提出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对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认知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培堽 周应恒 殷志扬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消费者对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反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程度显著高于事件发生前的担心程度;国产奶粉消费水平相比于事件发生前下降了近一半。同时二元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无显著差别;然而城镇消费者相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对事件的反应更强烈;对政府颁布的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和奶粉检测报告的信任程度、对偶而进食三聚氰胺奶粉所造成身体危害的担心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事件发生后奶粉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行为 三鹿奶粉事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肇中 张红凤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食品安全规制迫切需要加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检验食品安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消费者营养健康视角出发,采用CHNS数据,基于反映政策冲击影响的倍差法,并结合通过样本筛选控制协变量影响因素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食品安全规制对乳制品消费量、消费者营养健康的影响,对规制的间接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规制的不断加强使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得到恢复,促进了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并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但总体而言,规制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这恰恰说明政府单一主体的食品安全规制绩效较低,因此构建食品安全规制的多主体合作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琳 杨琴 徐成波
【目的】旨在从乳制品的供给和需求2个维度了解中国西部地区乳制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找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做好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方法】基于2013—2017年西部各省乳制品供给、需求和监管的面板数据,构建反映三者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得分法对西部地区乳制品市场发展程度和监管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并凝炼出该地区的监管模式。【结果】西部地区乳制品供给和需求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相比之下监管水平较低;在一定时期内,西部各省乳制品的监管模式比较稳定,且监管模式的类型逐步集中。【结论】为解决监管资源有限的问题,可考虑在具有同类型监管模式的各省之间设置跨省的中央层面区域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
关键词:
市场发展程度 指标体系 监管模式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冀宁 王磊 陈庭强 王帅斌 裴磊
[目的/意义]乳制品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营养食品之一,然而其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如何,目前的学术界尚未对此开展深入研究。[方法/过程]基于1 601家乳制品商家的408 255个调查采样数据,借助网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乳制品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开展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乳制品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较差,整体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隐患;(2)线下不同类型商家销售乳制品的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隐患集中于一般商家和小卖铺;(3)线上购物网站销售乳制品的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马仁磊 王二朋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后伴随着消费者对问题食品购买的恢复,其风险感知逐步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着眼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以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认知偏差和消费者决策慎重程度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全文的分析框架。基于南京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影响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政府信任水平、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陈雯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与消费端刺激的相关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我国乳制品行业制度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减少无效供给阶段、增加有效供给阶段、规范流通渠道阶段和消费升级主导阶段,并结合消费者行为、产业结构和企业行为及政策目标导向等方面的特征,具体分析"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制度变迁历程、方式与政策特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淼 何坪华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3起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信息的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效应,"中毒门事件"事发后行业内出现短暂的传染效应,"致癌门事件"中,未涉及负面事件的伊利乳业表现出微弱的竞争效应,三元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表现出传染效应,其中"三聚氰胺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对明显,其次是"致癌门事件",最后是"中毒门事件"。通过计算行业内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CAR)发现,"中毒门事件"对行业内的影响只持续了6天,而"致癌门事件"过后,行业45天之后才从事件负面影响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海霞
随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其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受近期奶制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国内奶制品消费状况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我国奶制品消费现状,从食品安全视角展开制约奶制品消费的因素分析,以期推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措施的开展力度,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奶业市场 消费 食品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鸣 安玉发 何忠伟
通过分析359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化学性污染食品、物理性污染食品、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是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问题;验收和销售是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环节,验收环节上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混有异物、腐败变质和掺假掺杂,而销售环节主要是销售过期食品;从整体上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因而,在超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上,超市要严格地规范操作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政府在严厉打击问题食品生产企业,遏制食品风险的传递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超市与企业对接,做好食品质量信息传递工作,防止超市食品"柠檬市场"的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及其消费信心恢复研究——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
“三鹿”奶粉事件与认证食品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及应对行为研究——以问题奶粉事件为例
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了乳制品进口剧增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态度与管理建议——基于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的实证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生产信息透明度实证研究——基于103家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的采样调查研究
食品安全的财政视角分析——从问题奶粉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