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6)
- 2023(13989)
- 2022(12310)
- 2021(11458)
- 2020(9479)
- 2019(21628)
- 2018(21507)
- 2017(41156)
- 2016(22493)
- 2015(25004)
- 2014(24394)
- 2013(23953)
- 2012(21698)
- 2011(19284)
- 2010(18878)
- 2009(17464)
- 2008(16356)
- 2007(14033)
- 2006(12243)
- 2005(10501)
- 学科
- 济(86201)
- 经济(86105)
- 管理(61672)
- 业(59607)
- 企(47505)
- 企业(47505)
- 方法(40745)
- 数学(35680)
- 数学方法(35278)
- 农(25943)
- 中国(21940)
- 财(21428)
- 业经(19653)
- 学(19642)
- 地方(18713)
- 农业(17736)
- 贸(15927)
- 贸易(15917)
- 易(15459)
- 理论(14121)
- 制(13927)
- 环境(13679)
- 务(13423)
- 和(13377)
- 财务(13356)
- 财务管理(13331)
- 技术(13079)
- 企业财务(12526)
- 银(11694)
- 划(11689)
- 机构
- 学院(305610)
- 大学(303855)
- 管理(120626)
- 济(118962)
- 经济(116436)
- 理学(105398)
- 理学院(104271)
- 管理学(102353)
- 管理学院(101844)
- 研究(101777)
- 中国(74203)
- 科学(65828)
- 京(63851)
- 农(54883)
- 财(52458)
- 所(51151)
- 业大(49503)
- 研究所(47119)
- 中心(46002)
- 江(43518)
- 农业(43292)
- 财经(42637)
- 范(40125)
- 师范(39688)
- 北京(39456)
- 经(38852)
- 院(37083)
- 州(35776)
- 经济学(35415)
- 技术(33229)
- 基金
- 项目(217514)
- 科学(169820)
- 研究(158091)
- 基金(156405)
- 家(137517)
- 国家(136399)
- 科学基金(116254)
- 社会(98418)
- 社会科(93173)
- 社会科学(93152)
- 省(86188)
- 基金项目(83265)
- 自然(76256)
- 自然科(74435)
- 自然科学(74417)
- 自然科学基金(73063)
- 划(72171)
- 教育(72080)
- 编号(65159)
- 资助(63830)
- 成果(51424)
- 重点(48939)
- 部(46893)
- 发(46837)
- 创(45638)
- 课题(44337)
- 创新(42594)
- 科研(41701)
- 国家社会(40243)
- 大学(40125)
- 期刊
- 济(126889)
- 经济(126889)
- 研究(86157)
- 中国(55285)
- 学报(51727)
- 农(50181)
- 科学(46780)
- 管理(42919)
- 财(38718)
- 大学(38375)
- 学学(36372)
- 农业(35609)
- 教育(34355)
- 技术(26347)
- 业经(22600)
- 融(22186)
- 金融(22186)
- 经济研究(20972)
- 财经(19529)
- 业(19085)
- 经(16723)
- 问题(16399)
- 图书(15935)
- 科技(15306)
- 版(14850)
- 技术经济(14533)
- 理论(14476)
- 业大(13828)
- 现代(13479)
- 商业(13425)
共检索到43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海文 王志刚
在农村劳动力流失和质量下滑严重、农药化肥零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空间受限的背景下,除草剂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了除草剂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机制,并选择全国6个省818份农户调研数据,以小麦为例,运用OLS和ESRM实证研究了除草剂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使用除草剂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ATT为0.281,在反事实情景下,ATU为0.383。进一步将样本进行分区域异质性讨论,除草剂提升小麦生产效率的结论具有稳健性。提出必须科学客观认识和重视除草剂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农户科学使用除草剂技能,加强除草剂产品质量监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海文 王志刚
在农村劳动力流失和质量下滑严重、农药化肥零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空间受限的背景下,除草剂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了除草剂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机制,并选择全国6个省818份农户调研数据,以小麦为例,运用OLS和ESRM实证研究了除草剂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使用除草剂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ATT为0.281,在反事实情景下,ATU为0.383。进一步将样本进行分区域异质性讨论,除草剂提升小麦生产效率的结论具有稳健性。提出必须科学客观认识和重视除草剂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农户科学使用除草剂技能,加强除草剂产品质量监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锦英 韩晓娜 方行明
2004~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七连增",但随着粮食需求不断增长,供给缺口仍然巨大,而以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源高投入所推动的粮食产量增长则具有明显的粗放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更为严峻的是,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本文基于Malmquist-DEA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来计算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对其要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粮食产量"七连增"年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下降了0.7%,而技术进步年均指数的大幅度下降则成为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DEA方法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即要素投入的粗放性)问题突出。因此,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珍彩
化肥费用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识别化肥价格波动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2002-2018年面板数据,重点分析化肥价格波动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波动对水稻、玉米的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负向影响,而对小麦的单产有负向影响,对其种植面积却有正向影响;三种粮食自身价格对其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使用背景下,要建立化肥价格波动预警机制,提高我国化肥生产技术,鼓励粮农使用绿色化肥或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控制化肥价格波动风险,因势利导,分品种施策,这对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腾 支彦玲 佟金萍 汪志强
文章基于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GML指数考察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内生增长潜力及提升来源,进而探寻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在研究期内呈现“下降—稳定—上升”的三阶段演化特征,2020年距有效前沿仍有22.3%的提升空间;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阻碍粮食生产效率提升的两个主要原因,面源污染、碳排放以及劳动力和机械投入过多均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2015年之前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2015年之后技术效率和技术追赶发挥了较大作用;中国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的地区大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边疆地区,且导致各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有所差异,粮食主产区主要受制于技术退步,粮食主销区主要受制于技术效率低下,产销平衡区主要受制于自身技术水平与共同前沿越来越大的差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坚 杨红 蒋木庚
敌草强〔R(-)Napropamide〕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旋光性除草剂.它以α-萘酚、α-氯丙酸和二乙胺为原料,合成α-(1-萘氧基)丙酸和 N,N-二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分别用成盐拆分法和优先结晶法制得.经 HPLC 检测,光学纯度>98%.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与分子结构相符.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左旋体的药效是右旋体的8倍,是一般工业品的1.7~2倍.
关键词:
敌草强 除草剂 拆分 合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东 殷萍萍 崔文慧 孙备 王国骄 孙佳楠
应用生态学中竞争的理论,探讨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的变化情况。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除草剂处理,副区为三裂叶豚草密度处理。三裂叶豚草密度设0,8,32,48株·m-2共4个处理,分别用D0、D1、D2、D3表示,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在结荚期施除草剂条件下,处理D0最大,达103.49cm,与未施除草剂下差异不显著;大豆生物量的表现为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花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分枝数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到除草剂和自身密度的共同作用,各个时期施除草剂...
关键词:
除草剂 密度 竞争 大豆 三裂叶豚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敦科 汪树堂
湖北省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是全国首列50个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开始显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其个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产粮县的共性,集中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难题。本文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一些政策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选取产粮区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种作物,在考虑农业水污染的情况下,利用能够弥补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数量相对不足的窗式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探究产粮区2003-2012年三种作物用水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三种粮食作物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所提高,但明显低于各自的技术效率;用水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玉米、小麦和水稻,而技术效率则依次为水稻、玉米和小麦;粮食主产省用水效率均比非粮食主产省高;长期偏低的农业水价并未真正反映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依据以上情况,提出产粮区应通过引入先进农业灌溉设备与技术,并根据产粮区粮食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彬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赵彬除草剂必须识别作物和杂草,才能在农田中安全有效地使用。然而,除草剂消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选择性是很难获得的特性,因为除草剂所影响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对作物和杂草是共同的。目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宏 李丹
粮食生产环节作为质量安全的源头,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文以水稻种植为例,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种植主产区——湘赣苏三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进行研究,发现劳动力的缺失使农户疏于日常农田管理,通过增加农药施用量保证粮食产量和降低生产风险,这种做法对水稻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的农户会倾向于施用更多的农药,并且在农业劳动力缺失情况下,低风险偏好属性对水稻质量安全的不利影响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应注重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避免规模扩张而造成粗放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嵌入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田间管理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抑制农户低风险偏好决策下的投机行为。同时,相关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应进一步加强与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间的合作,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与覆盖效应,以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在生产中的作用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