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5)
- 2023(17591)
- 2022(15051)
- 2021(14074)
- 2020(11412)
- 2019(26151)
- 2018(26044)
- 2017(49065)
- 2016(26831)
- 2015(29960)
- 2014(30059)
- 2013(29679)
- 2012(27733)
- 2011(25121)
- 2010(25377)
- 2009(23169)
- 2008(22350)
- 2007(19624)
- 2006(17581)
- 2005(15914)
- 学科
- 济(122733)
- 经济(122623)
- 管理(73143)
- 业(67947)
- 企(54311)
- 企业(54311)
- 方法(44323)
- 数学(37773)
- 数学方法(37356)
- 中国(33883)
- 地方(32705)
- 农(32093)
- 业经(27361)
- 学(26128)
- 财(24241)
- 农业(22023)
- 制(20226)
- 贸(19313)
- 贸易(19295)
- 环境(18822)
- 易(18544)
- 理论(18321)
- 地方经济(18014)
- 和(17881)
- 银(17374)
- 银行(17334)
- 融(17333)
- 金融(17329)
- 行(16722)
- 技术(16700)
- 机构
- 学院(376905)
- 大学(376460)
- 济(154278)
- 经济(150851)
- 管理(143970)
- 研究(135226)
- 理学(122908)
- 理学院(121426)
- 管理学(119415)
- 管理学院(118735)
- 中国(100798)
- 科学(83033)
- 京(82570)
- 财(68601)
- 所(68554)
- 研究所(62158)
- 农(60850)
- 江(60341)
- 中心(60315)
- 业大(54751)
- 财经(53933)
- 范(53438)
- 师范(52934)
- 北京(52552)
- 院(49811)
- 经(48748)
- 农业(47090)
- 州(46942)
- 经济学(45690)
- 师范大学(42849)
- 基金
- 项目(251888)
- 科学(197071)
- 研究(187773)
- 基金(178966)
- 家(155557)
- 国家(154183)
- 科学基金(131442)
- 社会(116982)
- 社会科(110633)
- 社会科学(110603)
- 省(99726)
- 基金项目(95113)
- 教育(85942)
- 自然(83666)
- 划(83325)
- 自然科(81602)
- 自然科学(81585)
- 自然科学基金(80070)
- 编号(78150)
- 资助(72829)
- 成果(63862)
- 发(57850)
- 重点(56913)
- 课题(54847)
- 部(54663)
- 创(51725)
- 创新(48180)
- 国家社会(47349)
- 项目编号(47260)
- 科研(47058)
- 期刊
- 济(184396)
- 经济(184396)
- 研究(118304)
- 中国(80147)
- 学报(57500)
- 农(56224)
- 管理(55408)
- 科学(54044)
- 财(51118)
- 教育(48346)
- 大学(43474)
- 学学(40489)
- 农业(38974)
- 技术(35090)
- 融(34716)
- 金融(34716)
- 业经(30230)
- 经济研究(29159)
- 财经(26358)
- 问题(23559)
- 经(22659)
- 图书(21433)
- 业(20149)
- 技术经济(19244)
- 资源(18421)
- 科技(17845)
- 理论(17711)
- 现代(17691)
- 贸(16810)
- 商业(16714)
共检索到58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英武 张明 杨亚娟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也同样面临“三重压力”。本文以江苏工业为例,剖析了江苏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一是市场需求回升面临制约,供给侧约束持续显现;二是资源保供稳价压力加大,工业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三是市场预期偏弱,中小企业生产运营压力较大。新发展阶段,江苏工业要突破“三重压力”,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破除瓶颈制约,重点围绕需求提升、供给扩大、预期提振,全力促消费扩张、全力促工业结构调整、全力促营商环境升级,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词:
三重压力 工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瓶颈制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乐 林蒙艳
数字经济为浙江省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技术、环境等基础,以普惠性、高渗透性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日趋成为实现对外贸易产业变革和外贸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日前,浙江省数字经济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存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程度不高且与外贸需求脱节、数字经济和对外贸易高素质人才稀缺且育人效率较低等瓶颈,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字金融与数字人才角度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浙江省数字经济赋能对外贸易高质量机制和高效实现路径,以此助力浙江省数字经济与对外贸易耦合,协同推进浙江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艳萍 岳强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三大形态之一。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正在促成传统产业的样态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变革浪潮的典型代表。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文化化、工业化三大基本特征,数字化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更好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并促使文化服务产业跳出“停滞部门”行列。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提升文化生产的数字化水平,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以平台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断提高平台建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张馨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2年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三重压力”持续演化,需求收缩是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国际主要经济体比较,我国经济增长-通胀指标组合相对偏冷,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有所提高。供给冲击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调整。消费信心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PMI)仍处于弱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预期改善。2023年我国将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改善融资环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美联储加息路径可能趋向缓和,这些冲减“三重压力”的因素将缓解需求收缩压力,推动经济转向强势增长。长期的经济低增长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元年,应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量与速度协调并进的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蕾
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培育的载体,全面依法治国精神通过法治教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当前如何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质量开展法治教育,同时又融合高职院校育人特色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法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大思政课”教学理念,从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软件与硬件多个维度利用好“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着手实施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职院校 法治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艳 符家庆 沈小燕 沈竹雅
公共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特高高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教育为一流人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为"特高高职"建设实现社会赋能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抓手。为适应"特高高职"建设需要,公共体育教育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营造院校体育文化氛围、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提高公共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頔 曾绍伦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頔 曾绍伦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基于新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全面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并以贵州为例,对工业经济高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兆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敏 杨胜刚 周建军 雷雨亮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多元化集聚与专业化集聚经济效应此消彼长,产业结构—集聚的协调效应显著;(2)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差异明显,目前大城市能从产业多元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中小城市能从产业专业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3)2003-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总体经济效应显著为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还应以专业化产业集聚为主,鼓励企业竞争创新,大城市则需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国春 马 俊
2001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经多方努力,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增长12%的既定目标;展望2002年,江苏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趋利避害、迎接挑战是实现今年江苏省工业经济新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
江苏 工业经济 回顾 展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建琼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重组全球生产资源,通过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赋能。苏州具有发展跨境电商的良好产业基础和经济优势,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各类跨境电商模式,当前跨境电商增长迅速,但仍有不少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依托数字技术做好顶层规划设计,通过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传统产业国际贸易上下游产业环节的深度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促进跨境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构筑与跨境电商新业态相适应的新型物流配套支撑体系,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率。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提高跨境电商监管和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跨境电商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慰 吴婷莉
为抢抓新工业革命机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鼓励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那么这一转型是否有助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理论分析智能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利用248个地级市智能化指数和中国工业2006—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增强技术扩散、提升人力资本积累这三个机制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要素市场的发展能够增强智能化对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本文研究明确了智能化发展水平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视角,为推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智能化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素市场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张明 费兆奇 曹婧 王喆 张冲
2021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金融发展,国内货币金融环境从极度宽松回归相对中性,宏观杠杆率降幅明显,货币政策空间明显拓宽。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快速去杠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弱化并存,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趋升。国际方面,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需警惕美联储加速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造成的外部冲击。应对三重压力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着力提振最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市场信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郭磊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根据高质量发展目标及时调整,以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质量发展的特征,确定高质量发展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进而重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其运用于江苏省各地级市领导干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通过评价其领导干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情况,对比宏观经济背景,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