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1)
2023(16587)
2022(14310)
2021(13420)
2020(11421)
2019(26343)
2018(25845)
2017(49589)
2016(26200)
2015(29108)
2014(28711)
2013(28449)
2012(25718)
2011(22756)
2010(22460)
2009(20722)
2008(20515)
2007(17683)
2006(15360)
2005(13489)
作者
(73578)
(61118)
(60628)
(57824)
(38960)
(29266)
(27618)
(23916)
(23282)
(21700)
(20927)
(20524)
(19333)
(19315)
(18897)
(18698)
(18195)
(17896)
(17557)
(17538)
(15029)
(14762)
(14731)
(14064)
(13625)
(13535)
(13514)
(13427)
(12094)
(11872)
学科
(106889)
经济(106762)
(95830)
管理(92008)
(91561)
企业(91561)
方法(52279)
数学(42517)
数学方法(41908)
(34831)
业经(29961)
(25611)
财务(25529)
财务管理(25490)
(25067)
中国(24957)
企业财务(24255)
理论(20719)
(20324)
技术(20282)
(20086)
(19758)
地方(19251)
(18444)
(18102)
贸易(18089)
(17574)
农业(17098)
(16593)
环境(15790)
机构
大学(366785)
学院(366478)
管理(153979)
(146323)
经济(143295)
理学(133496)
理学院(132119)
管理学(129836)
管理学院(129156)
研究(113450)
中国(86547)
(77043)
(69746)
科学(69300)
财经(55942)
(54544)
(53640)
中心(52713)
业大(52493)
(51894)
(50950)
研究所(49525)
北京(48122)
(45865)
师范(45370)
经济学(43475)
(42999)
(42250)
财经大学(41910)
商学(41347)
基金
项目(253923)
科学(201736)
基金(186661)
研究(186093)
(161594)
国家(160217)
科学基金(140504)
社会(117944)
社会科(111893)
社会科学(111862)
基金项目(99247)
(98537)
自然(92704)
自然科(90568)
自然科学(90541)
自然科学基金(88945)
教育(86226)
(82394)
资助(76339)
编号(75082)
成果(59152)
(56106)
重点(56071)
(53997)
(52399)
课题(50686)
创新(50233)
教育部(48960)
科研(48779)
国家社会(48607)
期刊
(157035)
经济(157035)
研究(104596)
中国(66189)
管理(62759)
(58528)
学报(54233)
科学(51364)
(44768)
大学(42386)
学学(39854)
教育(38664)
技术(36314)
农业(30929)
(28464)
金融(28464)
财经(27715)
业经(26145)
经济研究(24644)
(23774)
问题(19815)
技术经济(19450)
财会(18290)
(18146)
图书(17752)
科技(17289)
理论(17085)
现代(16887)
(16578)
会计(16428)
共检索到530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万利  徐细雄  同小歌  
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三重一大"制度意见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政策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与不受该意见影响的非国有企业相比,"三重一大"意见实施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提高。渠道分析表明,"三重一大"意见主要通过改善国企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国企投资效率及并购绩效等渠道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党组织治理的嵌入程度越深,"三重一大"意见对国企绩效的提升效果越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客观评估"三重一大"意见的实际执行效果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万利  徐细雄  
不同于传统"产权论"和"竞争论"观点,从决策理论视角考察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0]17号)为切入点,研究此项不涉及民营企业的决策制度变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且相较于缓解投资不足,集体决策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抑制过度投资;党组织治理的嵌入程度越深,集体决策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效果越明显;与地方国企相比,集体决策制度对中央国企投资效率的改善效果更突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其安  唐书香  
党委党组对“三重一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资金使用)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将党组织深度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在不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社会绩效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了国有企业绩效的帕累托改进。(2)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是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3)相较于地方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健全地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中央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落后地区国有企业的帕累托改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明确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其安  唐书香  
党委党组对“三重一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资金使用)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将党组织深度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在不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社会绩效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了国有企业绩效的帕累托改进。(2)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是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3)相较于地方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健全地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中央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落后地区国有企业的帕累托改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明确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建东  
"三重一大"事项,是指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其中,重大决策,是指涉及企业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规划、资产处置、企业退出、职工利益等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任免,是指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职务任免和调整;重大项目安排,是指对企业重大项目投资、重大筹资等重要影响的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是指涉及企业领导人员在授权限额以上资金的调动和使用。近年来,"三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淳  崔怀谷  
以国有企业分离“三供一业”社会职能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分离“三供一业”社会职能,国有企业的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机制分析发现,分离“三供一业”社会职能通过更多的研发资金投入和更多的研发创新人员以及更高的薪酬契约有效性和更低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分离“三供一业”社会职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较大、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欠发达地区更强;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分离“三供一业”社会职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曹畅  田诗仪  
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的方法对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分析,实证检验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效果。研究发现:《意见》的实施对国有企业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真实盈余却表现为促进效果。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处于竞争行业的情况下《意见》的作用效果会得到加强。进一步分析《意见》的影响机制发现,其可以通过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以抑制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俊容  李事傧  郭人荣  陈晟  翟昌福  
一、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一)"三重一大"概念"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对于"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必须实行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简称"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针对在重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建勋  
加强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监督管理是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防范重大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三重一大"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深入有效开展"三重一大"审计监督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欢  王之扬  夏凡  张娱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国内的“先试先行”,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通过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745家上市公司8195个观测样本为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显著提升试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即财务、生产和环境绩效,其结果为验证“波特假说”提供了中国证据,在考虑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试点地区碳市场的建设同样能够显著提升控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而从发电行业来看,全国碳市场启动提升了其环境绩效却降低了其生产绩效和财务绩效,该影响具体在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规模、环境执法力度和履约率不同的地区,企业的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和生产绩效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升民   李沛伦   杨彩婷  
税收征管数字化是税收征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事件,已有文献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在企业层面的治理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有成果分析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税收征管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在进行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部分样本、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原因,税收征管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促进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享受比例,从而提高了企业慈善捐赠规模。拓展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在2014年之后的年份,税收征管数字化促进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更为显著。建议深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注重发挥税收大数据“以数治税”优势,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精准地匹配到每一户适用企业,助力企业更好实施慈善捐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萍  姚子婷  李创  
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为此构建了双重差分(DID)模型,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上市的A股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效果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环保法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绩效,且这种影响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说、企业绩效变量替换等检验,这为解决环境与绩效双重红利问题提供了方向。通过虚假政策时间点的安慰剂检验、剔除产能过剩行业的干扰、剔除法规实施第一年数据等三种证伪检验,再次证明新环保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分析了新环保法实施后企业绩效的动态边际效用,发现从影响时间看,存在两年的滞后期,并且影响逐渐增强。最后,从企业内部特征(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和外部特征(所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两方面展开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认为,对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以及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新环保法的影响作用更显著,这一实施效果与新环保法"补短板、强弱项"的设计理念非常吻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家慧   宋顺林   赵玲   王彦超  
分行业信息披露是注册制下高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分批次颁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行业信息披露义务是否改变了公司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且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度、法制环境、业绩预告属性和经营风险在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是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行业为属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完善我国业绩预告制度也有一定的启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不明显。进一步探究限薪对高管与职工努力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减少了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对高管和职工分别起到正向的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薪酬管制约束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在职消费可能成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隐性薪酬的替代性选择。因此,进行国有企业分类化管理、拓宽高管激励方式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治理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