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
2023(1225)
2022(1022)
2021(906)
2020(702)
2019(1469)
2018(1395)
2017(2123)
2016(1204)
2015(1263)
2014(1363)
2013(1371)
2012(1303)
2011(1245)
2010(1197)
2009(1099)
2008(1054)
2007(854)
2006(812)
2005(759)
作者
(3746)
(3203)
(3141)
(3050)
(2125)
(1580)
(1432)
(1239)
(1161)
(1155)
(1144)
(1144)
(1106)
(1077)
(1031)
(1017)
(957)
(913)
(892)
(868)
(777)
(766)
(752)
(741)
(741)
(703)
(688)
(687)
(630)
(628)
学科
(6499)
经济(6491)
(3885)
(3359)
地方(2969)
农业(2880)
管理(2752)
业经(2287)
中国(1904)
(1875)
企业(1875)
方法(1647)
地方经济(1514)
农业经济(1509)
数学(1484)
(1464)
数学方法(1445)
(1275)
发展(1227)
(1223)
(1154)
(1091)
(1069)
建设(1054)
及其(1015)
(869)
经济建设(868)
贸易(866)
环境(849)
政策(843)
机构
学院(17952)
大学(17379)
研究(7164)
(6809)
经济(6642)
管理(6171)
中国(5260)
理学(5212)
理学院(5123)
管理学(5016)
管理学院(4980)
科学(4634)
(3875)
(3746)
(3650)
研究所(3379)
(3262)
中心(3167)
农业(2912)
(2878)
(2864)
师范(2844)
业大(2763)
(2631)
(2505)
(2414)
师范大学(2351)
科学院(2175)
北京(2131)
技术(2121)
基金
项目(12640)
科学(9850)
研究(9378)
基金(8812)
(7770)
国家(7703)
科学基金(6461)
社会(6035)
社会科(5672)
社会科学(5671)
(5178)
基金项目(4634)
(4314)
教育(4092)
自然(3927)
编号(3895)
自然科(3841)
自然科学(3840)
自然科学基金(3761)
资助(3223)
(3045)
重点(3042)
成果(2977)
课题(2922)
(2776)
(2636)
(2595)
创新(2548)
发展(2454)
国家社会(2429)
期刊
(9257)
经济(9257)
研究(5160)
中国(4691)
(4496)
农业(3081)
学报(3072)
科学(2897)
管理(2519)
大学(2275)
教育(2218)
学学(2170)
业经(2111)
(2088)
(1757)
金融(1757)
技术(1715)
资源(1446)
(1443)
农业经济(1355)
经济研究(1217)
问题(1195)
(1112)
农村(1069)
(1069)
财经(964)
业大(900)
社会(895)
(884)
现代(872)
共检索到2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锋  
本文介绍了武安市职教中心通过开展"送戏下乡"、"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服务基层农民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在这些活动中,武安职教中心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功能、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功能和繁荣农村文化功能,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建平  
时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正随着党风的加强和改进,成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然而,下乡、下基层容不得大轰大翁凑热闹,容不得稀里糊涂四处转,容不得仓促上阵无准备。下乡之前,应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是思民。过去,一些地方干部下基层,多是“以我为主”,从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不多,甚至为了获取“为我所用”的素材不惜耽误基层干部、群众宝贵时光。看来,下基层、搞调研也有一个转变作风问题,有一个为民着想、从“以我为主”向“以民为主”转变问题。百姓正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有何呼声?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形象到底有些什么要求?民众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存在什么特殊困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德刚  
干部下乡,农民三盼周德刚(江苏省射阳县委统战部)到乡下去,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我党优良的传统。如今,对于干部下乡,农民有“三盼”:一盼下乡干部能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祥云  赵晓峰  
从推进农村社会良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资本下乡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机制,资本下乡存在政策推力、农村拉力和内生动力三重生成机制。政府层面对工商资本的角色期待是促进农村发展,但研究发现遭遇资本下乡的村庄却出现阶层再造、农业质变、村庄虚化以及"三农"发展"内卷化"的意外后果。资本下乡的实践运作逻辑背离政策文本愿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商资本作为一种外来的组织方式侵入村庄,排斥了结构松散的农民,消解了村庄内生力量,因此要摆脱"三农"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必须建立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工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社会发展全局,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技术人才和能够自主创新的新型农民,需要一个具备良好的培养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来支撑,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和河北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校教学实习设施完备,有兽医院、组培室、分析化学实验室,1200多平方米数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高进兰  孟庆军  瞿艳江  张学兰  
"农广校教育真出奇,知识雨露润天地,它令农民受教育,有了知识的农民如今也牛气;过去种田靠力气,现在科技来带头,过去挑担卖产品,现在网上谈需求,绿色食品声誉好,价高好卖货难求,各种机械都会用,再不是满脚泥巴臭汗流;知识让咱致了富,农广校教育让咱农民有奔头,职教开办文艺班,农民时髦登舞台,表达心声展才艺,幸福歌儿唱起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琳  董雨静  
~~
关键词: “三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宁  
作为根植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始终不忘服务三农初心,充分发挥票据在支付结算、融资流转等环节的特有优势和积极作用,通过顶层设计、组织推动、防控风险、创新驱动、流程优化等手段,持续提升票据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积极探索票据服务三农新思路,有效发挥了新时代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守定位,收服务三农之效近年来,江苏省农商行系统聚焦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重点任务,发挥票据"承兑、贴现、转贴、再贴"等一揽子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江林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江山中专与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天蓬班"的实践,以其紧密型校企合作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校企共赢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琳  董雨静  
~~
关键词: “三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玉华  王明照  金四海  
重庆市黔江区根据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从2007年起,对支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思路进行整合,建立起了支农资金整合的协调、投入、管理、评价"四项机制",活用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搞活了农业产业,推动生猪、蚕桑、烤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卫卫  于水  杜焱强  
作为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主流范式,福克斯和米勒提出的"公共能量场"对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在对其概念及内涵解读的基础上认为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是村社善治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极具创新性的学术命题。借助赋权理论,尝试建构"话语+技术+法律"的逻辑分析框架。其中,话语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主体变量",旨在打破基层政府"话语霸权"和草根农民"政治冷漠"的结构性困境,强调农户的话语权回归;技术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工具变量",亦是理解基层社会治理中政社关系的新视角,强调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法律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制度变量",作为弥补行政赋权失灵的有效策略,强调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振华  
本文根据全国20省(区、市)68村194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家电、汽摩、农机"三下乡"政策的反响、实施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各项"下乡"政策评价很高,反响比较积极;各类产品的购买率较高,需求比较旺盛,产品价格、质量评价总体较好;各项"下乡"政策的内需拉动效应较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其中,"家电下乡"政策的受益面最广,影响最大;"汽摩下乡"政策的经济贡献最大,拉动效应明显;"农机下乡"政策的实施效果较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乔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农业强国与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农业全链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了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的联动机制。农业强国建设视域下的乡村产业振兴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乡村发展实践表明,乡村产业振兴仍然面临农业基础不稳固、城乡产业融合程度低、乡村产业生态化程度低、小农户与现代化衔接力度不足的现实难题,要积极推进科技强农、组织联农、城市带农、绿色兴农等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