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0)
- 2023(6776)
- 2022(6059)
- 2021(5769)
- 2020(5232)
- 2019(12145)
- 2018(11857)
- 2017(23228)
- 2016(12973)
- 2015(14743)
- 2014(15168)
- 2013(15203)
- 2012(14417)
- 2011(12752)
- 2010(12993)
- 2009(12215)
- 2008(12558)
- 2007(11419)
- 2006(9587)
- 2005(8556)
- 学科
- 济(53354)
- 经济(53284)
- 管理(43010)
- 业(37646)
- 企(30958)
- 企业(30958)
- 财(29168)
- 方法(27073)
- 数学(24189)
- 数学方法(23993)
- 农(15354)
- 财政(14420)
- 中国(14009)
- 务(13490)
- 财务(13473)
- 财务管理(13411)
- 地方(12768)
- 企业财务(12741)
- 制(12162)
- 政(11811)
- 学(11035)
- 业经(10105)
- 农业(9745)
- 贸(9552)
- 贸易(9549)
- 易(9245)
- 银(8230)
- 银行(8209)
- 出(8033)
- 和(8012)
- 机构
- 大学(187060)
- 学院(185300)
- 济(77385)
- 经济(75778)
- 管理(72457)
- 理学(62563)
- 理学院(61874)
- 研究(61179)
- 管理学(60965)
- 管理学院(60604)
- 中国(46890)
- 财(45691)
- 京(38761)
- 科学(37758)
- 农(32529)
- 财经(32074)
- 所(31967)
- 经(28978)
- 江(28903)
- 中心(28702)
- 研究所(28603)
- 业大(27529)
- 农业(25676)
- 经济学(24265)
- 北京(24070)
- 财经大学(23471)
- 范(23100)
- 师范(22867)
- 经济学院(22146)
- 州(22087)
- 基金
- 项目(119587)
- 科学(93431)
- 基金(87191)
- 研究(86676)
- 家(75486)
- 国家(74879)
- 科学基金(63733)
- 社会(54816)
- 社会科(51914)
- 社会科学(51896)
- 基金项目(46838)
- 省(46319)
- 自然(41132)
- 自然科(40187)
- 自然科学(40173)
- 教育(40099)
- 自然科学基金(39472)
- 划(38957)
- 资助(35838)
- 编号(35628)
- 成果(29875)
- 部(27484)
- 重点(26801)
- 发(24974)
- 创(24364)
- 课题(23983)
- 教育部(23568)
- 科研(23511)
- 创新(22843)
- 人文(22753)
共检索到27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希
“三财之道”是一个财政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系统地研究过“生财”、“聚财”、“用财”各自的涵义与三者之间的关联。但如何结合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与中国国情来“老话新说”,是本文分析的着力点。“三财之道”是观察政府行为的一个中国式视角。
关键词:
生财 聚财 用财 公共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关键词:
政府财政行为 金融风险 定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英 田发 廖楚晖
一、政府体制变迁下的三级政府财政架构中国政府体制层级经过一系列演变,形成目前的五级政府体制。可以发现,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从中央一直到乡,政权向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地笼罩下去,这便于中央政府政令畅通,减少协调成本,增加对全社会的控制力。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现行政府体制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管理层次偏多,行政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投资过度。我国的产能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主要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以"政府价格信号"为核心概念,分析指出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在GDP、税收、就业等导向下,通过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强力干预市场、大幅度拉低各项要素价格,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当刺激所致。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引出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结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
关键词:
政府价格信号 产能过剩 要素市场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燕萍 李恒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融资难,技术市场化程度不高,外资投入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等困难。本文认为在一个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国家里,其解决途径是:政府特别是财政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为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财政行为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利锬 李延均 李霞
文章研究了政府官员在我国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理性行为及其效应。以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作为政府官员理性行为的代理变量,利用2003、2008、2013年我国25省第9、10和11届人大代表和民生性财政预算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我国政府官员理性行为对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影响,发现政府官员兼任人大代表比重越高,政府官员的理性行为越明显,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例越低。同时,还发现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呈正相关。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也得到相同结果。据此,文章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设立具有普遍民意基础的专职人大代表;其次,公开人大会议预算信息和审查制度;最后,实现民营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孝兵
X效率理论与政府行为分析陈孝兵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改变政府职能,确立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和行为规范,一直都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以X效率理论作为分析政府行为的逻辑前提,探讨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管理职能与管理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夏杰长
医疗服务价格偏低与医护人员供给医疗服务的成本极不相称,是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政府角度出发,通过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分析,得出制度因素是造成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现状的主要原因。文末指出政府应当在财政支持、价格政策等方面来矫正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偏低的问题,以及应为价格的规范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制度因素 成本核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凌波
本文从管理科学和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政府行为的特点、每一政策的出台到最终实施的过程,往往是多方博弈的过程。市场、政府、社会并非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张力平衡关系。市场和政府都不是完美的,理解和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不断完善政府行为、提高政策的理性和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特别是对刚刚加入WTO正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如何加快政府改革,确立和完善博弈规则,进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 政府行为 约束机制 理性和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开
公共产品是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成员而生产的,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由此决定了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一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三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关键词:
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卫霞 汪雷
政府信息故意失真是我国政府信息管理中的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从行为科学看,一方面,政府官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造成了他进行政府信息故意失真的引力和压力,进而形成政府信息故意失真的动机;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制度和政府环境也为之提供了进行政府信息故意失真的客观条件,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政府信息的民主化管理。
关键词:
政府信息 信息管理 故意失真 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福军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将改变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势力,提高政府采购商品的质量,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方"、专家、政府采购中心及"需求方"这四个参与人都是理性人,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采购中心官员拥有强大的讨价还价势力,但因为没有对财政资金拥有剩余索取权以及"以足投票"的缺乏,而会选择自己的行为来补偿其预期收益损失。"供应方"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会积极主动与专家、采购中心官员、"需求方"及其他"供应方"结盟。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委托代理网络 联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平 贾秀兰
环境保护是具有强外部性的投资,需要政府伸出“有形之手”来承担起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任。本文首先指出了政府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体制中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行为不一致的现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和模型分析,得出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失灵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提出了在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引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的一个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府行为 政府失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枚杰 陈亮
“公共利益”概念的模糊性,是导致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取得巨大收益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政府在取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适当地对农民进行补偿,使得农民各种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文章认为,现行的官员考核提拔制度的失效是导致地方政府官员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的重要原因。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规范“公共利益”的范畴和完善地方官员的考核方式的构想。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政府收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得让 陈金贤
一、“理性政府”的内涵 “经济人”的理性观是指,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Rational)或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本能的或感性用事的。也就是说,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人在作出一项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地对各种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