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2)
- 2023(5684)
- 2022(4620)
- 2021(4207)
- 2020(3255)
- 2019(7303)
- 2018(6862)
- 2017(12607)
- 2016(6471)
- 2015(7245)
- 2014(7033)
- 2013(6761)
- 2012(6150)
- 2011(5434)
- 2010(5831)
- 2009(5652)
- 2008(4563)
- 2007(3904)
- 2006(3625)
- 2005(3469)
- 学科
- 融(24480)
- 金融(24480)
- 济(23538)
- 经济(23512)
- 银(21575)
- 银行(21571)
- 行(21045)
- 业(17161)
- 管理(16039)
- 中国(15625)
- 企(14483)
- 企业(14483)
- 中国金融(10868)
- 地方(10190)
- 制(9158)
- 财(8330)
- 方法(7827)
- 数学(7076)
- 业经(7028)
- 农(6979)
- 数学方法(6940)
- 务(6156)
- 财务(6142)
- 财务管理(6131)
- 理论(5955)
- 企业财务(5890)
- 农业(5298)
- 体(5285)
- 事业(4799)
- 体制(4565)
- 机构
- 学院(81918)
- 大学(79452)
- 济(33338)
- 经济(32454)
- 中国(29320)
- 研究(27791)
- 管理(27675)
- 理学(22842)
- 理学院(22580)
- 管理学(22119)
- 管理学院(21967)
- 财(17407)
- 京(16145)
- 中心(15773)
- 银(15670)
- 科学(15395)
- 银行(15132)
- 融(14258)
- 行(14189)
- 金融(13976)
- 江(13417)
- 财经(13245)
- 所(13129)
- 农(12426)
- 州(12407)
- 人民(12246)
- 经(11966)
- 研究所(11802)
- 经济学(11210)
- 国人(11008)
- 基金
- 项目(53559)
- 研究(42231)
- 科学(41192)
- 基金(36536)
- 家(31051)
- 国家(30732)
- 科学基金(26493)
- 社会(26013)
- 社会科(24764)
- 社会科学(24758)
- 省(22920)
- 教育(19803)
- 基金项目(18785)
- 划(18205)
- 编号(17536)
- 自然(15323)
- 自然科(14962)
- 自然科学(14960)
- 资助(14882)
- 自然科学基金(14670)
- 成果(14545)
- 课题(13316)
- 重点(12713)
- 发(12593)
- 创(12270)
- 年(11530)
- 创新(11470)
- 性(11181)
- 部(11107)
- 国家社会(10830)
共检索到139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贾瑛瑛
主持人的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具有代表性。以东莞为例,该市把重点放在了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上。而广东省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探索一条深具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服务了珠三角区域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本期一线话题着重关注广东省近年来的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做法,约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思敏、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副行长鲍杰汉以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所所长任志宏研究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能否有效融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培养效果。运用基于杂合理论的第三空间理念,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校和社区的边界,创新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职前教师教育第三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从把理论知识视为教学知识的权威来源,转换为把中小学和社区中的实践知识均纳入教师教育体系中,其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享有同等地位,且这些不同来源的知识相互作用创造新的协同效应。这种新的教师教育认知论范式将拓展职前教师学习机会,增强他们有效处理复杂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晖
作为乡村治理方式,自治、法治、德治方式是历史地形成的,有其各自之论理依据。在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目标导向下,“三治融合”正逐步生成,并将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层“三治融合”治理格局,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善治目标未来可期。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善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安平 张海燕 肖旭 张亮 戴小红 刘一展 王琼 王婧 范越龙 唐春宇 朱慧芬 蔡桂英
该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POCIB的"三融合"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较好地破解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规格模糊、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工学结合难以深入、高职外贸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可明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宁波工程学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对接汽车产业,积极探索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
“三园融合” 汽车产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波
“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治理,以数字技术为治理方式,搭建线上数字平台与数字空间,赋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可以增强乡村“三治”的治理能力。数字技术是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重要动力,数字技术通过发挥数字平台的治理优势和治理功能,强化村民参与的数字形式,增强平台设备的数字管理,实现社会关系的数字建构,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将数字技术与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促使乡村“三治”具有数字协商、数字规则、数字联结的数字化特征。具体而言,一是提升主体性,强化村民数字参与;二是培育法治性,增强村民法治思维;三是生产公共性,提高村民公共道德意识,进而优化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道顺
本文认为食品雕刻是烹饪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三法融合"的教学方法,对于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品雕刻 教学改革 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家奇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高等职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优势,从学校与行业融合出发,延伸到专业与企业(产业群)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是决定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从办学实践出发,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蔺俊
在分析高职"校地"文化融合内涵、意义的基础上,本文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融入"四色文化",打造办学特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高职 校地 文化融合 研究实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佛山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李灿宇
本文创新性地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区域金融、科技和产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运行过程及其发展机理,从而有效地揭示系统要素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基于佛山的现实案例,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的动力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和产业主体要素的协同能力是融合发展的关键,政府与市场力量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则主导作用不同,投入产出效率亦不相同。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产业金融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车明朝
2016年10月27日,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材料以及交流研讨,一致认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把实施现代学徒制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支撑,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出台系列政策及配套文件、安排专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坤建 周红莉 李作为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和以产业为纽带以及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建立产业学院已成为四川、广东等地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重大战略举措。借鉴成功经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轻工行业,面向生活产业,确立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成立与建设了轻化工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并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下设多个产业学院,有效下放人财事权,促进跨界深度融合,增强了办学活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友林 曹文华
"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保障。"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课内与课外三融合"育人模式是"三化""三制"的目标。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同时,我国踏上了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征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流本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响应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飞霞 孔啸
智能制造时代,如何培养具有知识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刚过去的十年,荷兰成功开展了一项推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国家创新计划——创建"融合式学习环境",将校本学习与工作场所的经验更加紧密联系起来,突破"学习"与"工作"的边界,实现教育与职场之间的无缝对接。文章探索了"融合式学习环境"构建体系和内涵意义,明晰了其实践的理论依据和关键要素。合作机构形成‘融合’机制,基于职场的工作任务与学习过程交织形成"融合式学习任务"。结合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在实践中验证"融合式学习环境"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探索了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学习环境 融合 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林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不同经济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联系和带动人力资源开发等作用。从技术、业务和微观组织基础等角度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业层面融合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化 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