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2908)
2022(10794)
2021(10345)
2020(8568)
2019(19183)
2018(19435)
2017(35591)
2016(20284)
2015(23008)
2014(23080)
2013(21297)
2012(19083)
2011(17277)
2010(17753)
2009(16138)
2008(15693)
2007(14276)
2006(12290)
2005(11110)
作者
(56005)
(46245)
(46211)
(44396)
(29614)
(22449)
(21281)
(18024)
(17613)
(17009)
(15825)
(15686)
(15236)
(14669)
(14567)
(14255)
(14170)
(13744)
(13740)
(13170)
(11653)
(11635)
(11305)
(10776)
(10656)
(10590)
(10272)
(10217)
(9719)
(9365)
学科
(65534)
经济(65440)
管理(53703)
(47696)
(40329)
企业(40329)
方法(29617)
数学(25540)
数学方法(24846)
中国(20794)
(19810)
(18213)
理论(17129)
(16663)
(16413)
业经(15437)
教育(15333)
地方(13203)
教学(12957)
农业(12249)
(12109)
(12035)
银行(12002)
(11780)
(11764)
贸易(11756)
财务(11717)
财务管理(11677)
(11465)
(11394)
机构
学院(267473)
大学(266112)
管理(94320)
(92080)
经济(89464)
研究(89164)
理学(80457)
理学院(79430)
管理学(77228)
管理学院(76745)
中国(65225)
科学(57441)
(57179)
(46797)
(45977)
(45547)
(43386)
研究所(41299)
业大(40934)
中心(40851)
(39577)
师范(39090)
农业(36726)
北京(35791)
财经(35703)
技术(35520)
(35154)
(33178)
(32247)
师范大学(30644)
基金
项目(176959)
科学(136997)
研究(131737)
基金(122062)
(107189)
国家(106232)
科学基金(89776)
社会(78137)
社会科(73624)
社会科学(73605)
(73272)
教育(66040)
基金项目(62805)
(61867)
自然(58581)
自然科(57250)
自然科学(57232)
编号(56655)
自然科学基金(56136)
资助(51294)
成果(47863)
课题(42250)
重点(41052)
(37761)
(37322)
(37274)
(35122)
大学(34778)
创新(34560)
项目编号(34518)
期刊
(106104)
经济(106104)
研究(79572)
中国(64402)
教育(53733)
学报(46677)
(43664)
科学(39420)
(37965)
管理(36450)
大学(35920)
学学(32362)
农业(29581)
技术(26892)
(22673)
金融(22673)
业经(19507)
财经(17283)
经济研究(17268)
职业(16138)
(15585)
图书(15546)
(14967)
(14718)
统计(13111)
问题(12742)
科技(12620)
(12376)
论坛(12376)
(12302)
共检索到40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燕  蔡汇民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阵地,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培育,不仅能够提升校园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提高高校大学生工作成效,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高校应当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构建主体性培育的有效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淼  
文章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视角入手,分析认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性培育面临正反两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即主体性定位视野的全方位拓展、主体性形成的多角度认知和主体能力培养的多视角切入的时代际遇,价值迷惘、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合理以及自我教育不力的成长现实。在厘清事实,反思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有效路径。通过运用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反映出媒体素养、价值观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活动过程中的新媒体开发等突出问题。研究得出主体地位认知、主体形象塑造以及主体责任承担等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汇民  李坚  
高校学生社区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应以主体性为理论研究视角,创新学生社区管理理念,探索学生社区"三自"治理模式创新。基于学生主体性培养目标、社区建设平台和"三自"治理模式的命题内涵解析,审视发挥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存在的自我教育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服务效果不佳等现实挑战,提出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中教育主体、管理主体、服务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平台,探索大学生主体性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三自"治理的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丽萍  
以培育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为突破口,以"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在对广西贫困大学生"三自"培育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的"三自"培育模式,以期为贫困大学生资助研究开拓出新的视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尤洋  
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技术技能领域、提升学历层次,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尊重学生健身需求,优化项目设置、完善教学手段,确立"1+1+X"职后培养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自主选项、自主选时间、自主选教师的"三自主"教学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芷婧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同存、隐蔽性和分散性兼备,而行政干预对农村环境治理效用微弱,同时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又相对缺位。因此,应根据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而为农村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顺利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斯文  
互联网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现实的物质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生存"这一新的生存方式。在高校校园,大学生的虚拟生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虚拟生存是其自身主体性不断发挥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大学生,消解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从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育管理工作,重塑大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张华峰是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经指导过的博士生。他即将出版的《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与转型》一书是他撰写的博士论文《超越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的修改版。细读这一书稿时,华峰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时的情境不时在我脑中闪现。这可能是曾经的学生写书请自己的导师作序时通常会遇到的情况:知根知底的导师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前身,包括已经被枪毙或自杀过几回的题目;没准还会揭你的老底,让崇拜你的学生觉得原来你读博时的处境和他们差不多: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也曾倍受焦虑和困惑的摧残。另外,对学生期待甚高的导师还会由此书联想到其后世:不仅希望是学术新秀之作,还要求有学术大家的定位,所以总会鸡蛋里挑骨头地苛求。当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雯  周宏仓  张慧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厌学或逃课令管理者十分头疼,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从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对,而忽略了学习动力不足这一个主体性问题。厘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体性影响因素,是有效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炳昌  
异化的规训教学模式及有限的权利和权力束缚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了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养成,评教指标体系内容的话语制造和知识能力应匹配于学生的知识程度、应反映话语权自由的教育理念,在评教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要充分维护和保障学生的话语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晓冰  
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基于交互主体性建构高校英语师资培训模式是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对英语教师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在职业发展生涯中自身专业发展的诉求,是社会对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语言哲学观、正确认识交互主体性的内涵、选择合适的师资培训模式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东东  李文勤  
应用型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型载体,面临着迫切的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难题,这种改革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必由之路,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开展人本主义的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倾向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状况,加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文章在阐述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论证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工作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一条主线、双向对接、三个融合、四项服务、五重保障"的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   吕一雷   陈蕊  
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