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6)
- 2023(12171)
- 2022(10668)
- 2021(10325)
- 2020(8505)
- 2019(19640)
- 2018(19482)
- 2017(37292)
- 2016(20282)
- 2015(22790)
- 2014(22847)
- 2013(22620)
- 2012(20500)
- 2011(17683)
- 2010(17942)
- 2009(16361)
- 2008(15685)
- 2007(13057)
- 2006(11141)
- 2005(9623)
- 学科
- 济(73409)
- 经济(73319)
- 管理(62449)
- 业(58000)
- 企(48855)
- 企业(48855)
- 方法(35415)
- 财(32689)
- 数学(29934)
- 数学方法(29575)
- 中国(21315)
- 农(20772)
- 地方(17431)
- 务(17273)
- 财务(17203)
- 财务管理(17118)
- 业经(16943)
- 学(16597)
- 企业财务(16254)
- 制(15964)
- 农业(14036)
- 财政(13897)
- 理论(13290)
- 贸(12612)
- 贸易(12599)
- 技术(12422)
- 和(12421)
- 审计(12227)
- 易(12215)
- 环境(11701)
- 机构
- 大学(272958)
- 学院(271598)
- 管理(111463)
- 济(103422)
- 经济(101038)
- 理学(97370)
- 理学院(96346)
- 管理学(94821)
- 管理学院(94342)
- 研究(85846)
- 中国(64981)
- 京(58059)
- 财(56632)
- 科学(54106)
- 所(42389)
- 财经(42092)
- 农(39852)
- 中心(39702)
- 业大(39416)
- 江(39156)
- 经(38293)
- 研究所(38082)
- 北京(35849)
- 范(35181)
- 师范(34895)
- 州(31746)
- 院(31599)
- 财经大学(31388)
- 农业(30990)
- 经济学(30312)
- 基金
- 项目(190891)
- 科学(149888)
- 研究(141861)
- 基金(138280)
- 家(119457)
- 国家(118446)
- 科学基金(102550)
- 社会(88279)
- 社会科(83611)
- 社会科学(83586)
- 基金项目(74529)
- 省(74437)
- 自然(66998)
- 自然科(65386)
- 自然科学(65374)
- 教育(64784)
- 自然科学基金(64153)
- 划(62193)
- 编号(58743)
- 资助(56179)
- 成果(47717)
- 重点(42233)
- 部(42089)
- 创(39890)
- 课题(39590)
- 发(39390)
- 创新(37106)
- 项目编号(37098)
- 科研(36684)
- 教育部(36546)
- 期刊
- 济(110599)
- 经济(110599)
- 研究(82685)
- 中国(54685)
- 财(48369)
- 学报(41714)
- 管理(38964)
- 科学(37736)
- 农(35459)
- 大学(31868)
- 学学(29964)
- 教育(29919)
- 农业(24717)
- 技术(22142)
- 融(21261)
- 金融(21261)
- 财经(19950)
- 经济研究(18222)
- 业经(18172)
- 经(16874)
- 图书(14528)
- 财会(14402)
- 问题(14203)
- 会计(14137)
- 理论(13652)
- 科技(13048)
- 实践(12723)
- 践(12723)
- 版(12708)
- 技术经济(12253)
共检索到39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姜竹 王美玲 王清玥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办理特定事项,引导地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实现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和激励地方政府层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偏离、政策悬浮和效能弱化等问题,且尚未形成完善的审计实务框架,亟待通过改进治理考核机制,形成治理效能合力。本文以合规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为视角展开专题化审计研究,借助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的“三维”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审计框架,探索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政策制定、规范实施和效益提升的治理路径,以期为今后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文艳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对规范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与效果,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探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绩效评价的实施工作,并提出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赵光 吕旺实 李豫平 郭晓风 高玮 张晓云 李欣 景婉博 陈世杰 谭明达 周利光 豆晓荣 沈东明 郑阳 缑小平 朱起进 侯嘉丽 袁海龙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中存在项目设立程序不够规范、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效。本课题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做法,并从健全监管制度、注重绩效评价等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专项转移支付 清理整合规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贸易审计局课题组 虞伟萍 汪春贵 张玉竹
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种类多、规模大。商务部参与其中内贸发展专项资金的分配工作。审计署贸易审计局对商务部参与分配的201 1年度内贸发展专项资金进行了探索性审计,采用"突出政策落实,关注分配程序,延伸审计‘四查四看',上下贯通扎实取证"的审计方式,取得成效,也遇到依法审计难等挑战。深化专项资金审计,要努力实践科学审计理念,以资金分配为龙头,贯通资金使用和管理流程,促进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合规合理、公开透明、廉洁有效,切实用于落实国家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要不断总结完善在审计中摸索的好经验好做法,审学研结合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实现审计目标。
关键词:
专项转移支付 分配 审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谭君 文超
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中,体现中央政策意图的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而最具均等化效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过低,这要归因于财政分权所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差异。现有体制无法消除这种激励结构的差异,中央政府对专项转移支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所采取的还是等级制的办法,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是消除地区间财力不平衡的发展方向,这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数额的增加,也暴露出了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项目缺乏严格限制、资金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双重压力,客观上也要求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一是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整合。加强一般性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两者同时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应该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少强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在刺激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但随着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资金分散、效率偏低、地方配套压力大、监督成本高,甚至催生腐败等。对此,有意见认为:应取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或是转化为一般性转移;还有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刘书文 陈斯瀚 潘书兰
分税制改革实施的20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分配方式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政府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环境不断变化,制度异化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特点,主要阐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制度异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推我国财税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国强 童仕欢
财政转移支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援助、对外提供商品劳务、向跨国组织缴纳会费以及国家内部的政府向家庭转移支付、政府向企业提供补贴、各级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等。狭义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间在既定的职能、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的框架下的财政资金转移。广义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与财政审计更为密切的是狭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即各级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小宁 佟健
笔者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来分析地方官员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研究发现:地区之间的高度异质性增加了中央和地方之间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央政府难以准确评估转移支付的使用绩效,从而给地方政府滥用转移支付资金提供了条件。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对上负责"的体制下,要严格将转移支付资金纳入预算,使地方新闻媒体和人大能够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对其监督。此外,应增加主体税种的地方分享比例,减少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地区异型性 绩效评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星
"十二五"期间,中央决定大力推进以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为关键和重点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相应的绩效审计工作也应配套展开。文章重点从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和框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绩效审计 国际比较 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振宇
转移支付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运行,形成了体制性、财力性、专项性三大类转移支付形式,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纵观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况,凸显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较浓重的过渡性色彩。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存在着"包干制"的痕迹,如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留存的"地方上解"、"两税"增长返还,2002年新增的所得税基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逢明 程红亮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 ,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显得很重要。为此 ,我国应近快完善转移支付体制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均等化 税收返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提出机会平等导向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设计思路,即转移支付应补偿处于不利环境的地方政府,但不应补偿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不足的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运用Roemer和Moreno-Ternero的机会平等分析框架,以及中国2000—2006年地级市的数据,评估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机会平等效应,并对实现最优机会平等目标的转移支付配置方案进行测算。实证结果显示:(1)现有总转移支付有效降低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但与最优配置方案相比,总转移支付过度向东部地区倾斜,其政策效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专项补助的机会平等效应最高,税收返还的机会平等效应最弱,一般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