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2)
- 2023(9104)
- 2022(7419)
- 2021(6811)
- 2020(5717)
- 2019(12682)
- 2018(12381)
- 2017(24184)
- 2016(13020)
- 2015(14313)
- 2014(14214)
- 2013(13916)
- 2012(12707)
- 2011(11130)
- 2010(11555)
- 2009(11017)
- 2008(11303)
- 2007(10195)
- 2006(9302)
- 2005(8706)
- 学科
- 业(75380)
- 企(70832)
- 企业(70832)
- 济(58989)
- 经济(58913)
- 管理(58122)
- 业经(25930)
- 财(23147)
- 农(22613)
- 方法(22592)
- 务(18355)
- 财务(18340)
- 财务管理(18323)
- 企业财务(17328)
- 策(17011)
- 农业(16555)
- 技术(15782)
- 数学(15219)
- 数学方法(15033)
- 中国(13590)
- 制(13571)
- 理论(13247)
- 划(12896)
- 企业经济(11955)
- 和(11803)
- 经营(11348)
- 贸(10515)
- 贸易(10507)
- 体(10487)
- 地方(10423)
- 机构
- 学院(189625)
- 大学(179255)
- 济(83862)
- 经济(82316)
- 管理(80556)
- 理学(68337)
- 理学院(67771)
- 管理学(67106)
- 管理学院(66733)
- 研究(56825)
- 中国(47633)
- 财(41360)
- 京(36724)
- 财经(31563)
- 江(31477)
- 科学(30486)
- 农(28730)
- 经(28502)
- 所(27510)
- 中心(26252)
- 州(24241)
- 研究所(24144)
- 经济学(23905)
- 业大(23660)
- 商学(23523)
- 商学院(23307)
- 北京(22856)
- 财经大学(22721)
- 农业(22265)
- 经济管理(21768)
- 基金
- 项目(115831)
- 科学(94050)
- 研究(91207)
- 基金(84034)
- 家(70124)
- 国家(69364)
- 科学基金(62698)
- 社会(58835)
- 社会科(55864)
- 社会科学(55852)
- 省(47531)
- 基金项目(43734)
- 教育(41394)
- 自然(39037)
- 自然科(38209)
- 自然科学(38201)
- 编号(37849)
- 自然科学基金(37603)
- 划(37533)
- 资助(33978)
- 业(30491)
- 成果(29725)
- 创(28188)
- 课题(26242)
- 发(25937)
- 部(25562)
- 重点(25472)
- 创新(25270)
- 制(24872)
- 性(24028)
- 期刊
- 济(102480)
- 经济(102480)
- 研究(57709)
- 中国(38454)
- 管理(36825)
- 财(36030)
- 农(28218)
- 科学(21318)
- 融(20681)
- 金融(20681)
- 技术(20428)
- 业经(19859)
- 农业(19557)
- 教育(19404)
- 学报(18259)
- 财经(15984)
- 经济研究(15676)
- 大学(15463)
- 学学(14794)
- 经(13929)
- 业(12834)
- 问题(12610)
- 技术经济(12229)
- 财会(11084)
- 现代(11078)
- 贸(10648)
- 商业(10043)
- 世界(10033)
- 经济管理(9712)
- 会计(9101)
共检索到296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琪 张光明 张丹 何健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韬
三线建设是特定时期我国经济空间布局的特有现象。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三线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已转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众多三线企业实施了从山区到城市的战略迁移。目前三线企业初步完成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然而三线企业的迁移只是这类企业由政府主导的调整改造的完成,而由企业自身主导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才刚刚起步。迁移解决的是"空间临近"问题,完成了产业集聚,进一步需要解决的是"组织临近"问题,形成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基于产业集群的集群创新模式。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三线企业 集群创新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杰灵 王冬银 戴珂
20世纪60年代,西南地区是国家部署"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70年代末期国家政策发生调整后,"三线"企事业单位开始陆续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调迁,在原生产、科研、生活区域遗留下大量的闲置建设用地,亟待盘活利用。为此,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市"三线"调迁单位原址土地再利用和闲置废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找出闲置原因及盘活这些土地的办法。土地闲置废弃的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伟
甘肃天水三线企业的选址并没有严格遵照隐蔽、靠山、进洞的要求,反而比较强调科学性,许多企业选址是经过多次论证的。当时多数企业分布在天水市内及辖县的核心区。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甘肃省政府对一些布局非常不合理的企业进行调整。1984年之后,秦安县三厂为促进发展,在天水市内建立分厂,逐渐将总厂也搬迁到天水市,形成目前天水市的企业布局,使其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微电子企业工业基地,这与天水市三线企业当初的布局较为合理密不可分。
关键词:
天水 三线建设 选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聂红萍 方锦波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三线建设时期西北工业布局的主要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发生变化,以及三线建设自身的局限性,三线企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从"六五"时期(1981—1985年)开始,随着三线建设步入调整改造阶段,天水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按"关、停、并、转、迁"的原则和方针,对选址不当、布局过于分散、经营困难的三线企业进行全面调整改造。与此同时,三线企业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系列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天水 调整改造 三线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溶
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同大企业相比,总体竞争能力等方面较弱,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较多困难和障碍,尤其是人才高流失问题。人才流失意味着企业在员工身上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丧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而,在中小企业留住人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本文就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如何留住人才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 人才流失 留人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素珍
核心员工是人力资源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饭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他们的去留对饭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就成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留住核心员工,要采取科学的招聘策略、设计多元化的薪酬福利制度、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培育优秀的饭店企业文化等措施。
关键词:
核心员工 核心竞争力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
本文分析了知识型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通过对其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找出造成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具体对策,重点是建立高层次需求激励机制。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核心员工 流失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素文
企业翻译人才流失不仅损失招聘、培训、业务等显性成本,而且还损失声望、士气、因离职而丧失的机会等隐性成本。若不加以有效控制,最终将会弱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因此,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入手,正确分析企业翻译人才流失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策略留住企业翻译人才,对于有效地管理企业翻译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较强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
翻译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流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胜
改革开放后,小三线进入调整阶段。至1986年前后,安徽省决定将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调迁至城市。随着调迁工作的推进,企业与地方基层政府、当地村民在协商补偿问题中发生分歧,甚至产生情绪与行为的对立。面对双方矛盾,企业所在县级政府既是地方利益代表者,又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安徽省针对小三线调迁工作渐次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指导,在主管部门、接收城市、企业所在地区(市)的协调下,企业与所在县各级政府逐渐达成搬迁协议,厂、地矛盾基本解决。调迁后,小三线企业移交大量资产给原建设地区,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关键词:
小三线企业 调整搬迁 后小三线时代 安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樑 金瑞丰 宋加山
数字经济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尤其对我国三线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41家三线军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路径依赖和技术轨道等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企业产权属性、企业规模和创立年限等因素对我国三线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的复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前中后全产业转型路径中,企业规模是核心条件,企业产权性质为中央企业、良好创新环境以及高技术发展程度为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数字化平台转型路径中,中低技术发展程度的小规模非中央企业若处于良好创新环境中则会选择数字化平台转型;在产品服务转型路径中,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创新环境存在可替代性,中低技术发展程度的三线军工企业倾向于选择产品服务类转型路径。结论可为我国三线军工企业实现数字化战略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三线军工企业 数字化转型路径 fsQCA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毅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三线建设是我国内地开展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三线建设对川渝地区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三线建设中建成投产的企业,极大地增强了川渝地区机械工业的实力,使川渝地区机械工业的门类比较齐全,形成了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石油化工通用、仪器仪表、汽车、电工、通用基础、农机等主要行业。在"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布局方针下,结合川渝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机械工业的行业特性,三线建设中川渝地区的机械企业在四川盆地沿河流成不规则的半圆形分布,集中布点于重庆、成都、自贡、内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城市依托型布局,这种布局兼顾了国防原则与经济原则。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川渝地区 机械企业 分布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为斌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改革不断深入,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才更是议论的焦点.我们不难看到,不少企业不惜用重金招聘人才,是因为感到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显而易见,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企业人才流动却是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外贸系统和饭店行业更为突出.根据调查,流动的方向:老饭店流向新饭店;低星级流向高星级饭店;国有饭店流向“三资”饭店;当然也有流向非饭店的“三资”企业或劳务出国等.人员流动构成:从年龄上看日趋偏低,服务员25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