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8)
- 2023(13304)
- 2022(11104)
- 2021(10215)
- 2020(8028)
- 2019(17961)
- 2018(17482)
- 2017(32013)
- 2016(16820)
- 2015(18298)
- 2014(17754)
- 2013(17304)
- 2012(16141)
- 2011(14689)
- 2010(14921)
- 2009(13776)
- 2008(13133)
- 2007(11938)
- 2006(10862)
- 2005(9870)
- 学科
- 济(70551)
- 经济(70390)
- 管理(49708)
- 业(49079)
- 企(40213)
- 企业(40213)
- 中国(25779)
- 地方(23875)
- 农(23455)
- 业经(21028)
- 方法(20393)
- 技术(18970)
- 农业(16149)
- 数学(14875)
- 数学方法(14666)
- 财(13988)
- 制(13833)
- 理论(13175)
- 技术管理(13169)
- 地方经济(12961)
- 银(12906)
- 银行(12895)
- 学(12688)
- 行(12614)
- 和(12609)
- 融(12464)
- 金融(12459)
- 发(12450)
- 贸(11710)
- 贸易(11689)
- 机构
- 学院(230133)
- 大学(223858)
- 济(92211)
- 经济(90114)
- 管理(86312)
- 研究(81444)
- 理学(72996)
- 理学院(72053)
- 管理学(70871)
- 管理学院(70400)
- 中国(62924)
- 科学(48618)
- 京(48015)
- 财(42657)
- 所(40189)
- 江(37901)
- 中心(37722)
- 农(36284)
- 研究所(35928)
- 范(34136)
- 师范(33847)
- 财经(32144)
- 州(31025)
- 北京(30557)
- 业大(30431)
- 院(29765)
- 经(28864)
- 农业(27315)
- 经济学(26997)
- 师范大学(26662)
- 基金
- 项目(151140)
- 科学(120583)
- 研究(118262)
- 基金(105744)
- 家(91041)
- 国家(90136)
- 科学基金(77863)
- 社会(76931)
- 社会科(71805)
- 社会科学(71790)
- 省(62788)
- 基金项目(55876)
- 教育(54308)
- 划(51736)
- 编号(49733)
- 自然(46145)
- 自然科(45130)
- 自然科学(45124)
- 自然科学基金(44326)
- 成果(40777)
- 资助(39854)
- 发(39245)
- 创(37416)
- 课题(35903)
- 重点(34471)
- 创新(33904)
- 发展(32116)
- 部(31847)
- 展(31543)
- 国家社会(30774)
- 期刊
- 济(117433)
- 经济(117433)
- 研究(74307)
- 中国(59727)
- 教育(37537)
- 农(36576)
- 管理(36377)
- 财(31871)
- 科学(31704)
- 学报(30986)
- 融(25313)
- 金融(25313)
- 农业(24796)
- 大学(24352)
- 业经(22513)
- 技术(22445)
- 学学(22301)
- 经济研究(18016)
- 财经(15443)
- 问题(14183)
- 科技(13730)
- 经(13553)
- 业(13043)
- 图书(12763)
- 坛(12475)
- 论坛(12475)
- 技术经济(11636)
- 商业(11530)
- 职业(11384)
- 发(10869)
共检索到37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有发 鲁雪峰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都可以表征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征。西北民族地区生计方式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按照“三社联动”的思路,强化政府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培育扶持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分类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之间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伟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民族和谐为核心,加强民族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树立本土意识、发展意识、战略意识、国际意识,构建一套有效的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发钦 刘莉莉 刘源渊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同、完善制度机制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三个维度优化乡村文化治理。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民族地区 乡村文化治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成鑫 曾庆华 李丽华
公安情报工作是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高效、准确的情报工作是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强大"引擎"和"倍增器"。文章首先详细阐述了公安情报工作现状和面临挑战、创新发展的背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安情报工作的创新发展视角:向"数据"要"战斗力",运用系统论、整体论思想,有效整合当前人员、系统、数据等内容。公安情报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包括:树立大数据理念,构建公安大情报平台,优化公安情报工作全流程,充分发挥情报预警预测预防、辅助决策功能,为公安决策做好情报支撑。
关键词:
大数据 公安情报工作 工作流程 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胜春 张天宇 高睿
依据经济增长及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基于2003—2018年民族地区相关数据,运用Lasso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内贸水平、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很显著。基于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并结合新发展理念,进而提出民族地区未来高质量增长的路径:大力推进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民族地区技术创新;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嵌入全国产业链,实现高级化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内外双循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现代化 动力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剑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将信息网络应用于教育势在必行。信息化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新手段、新方式。在思政教育领域,如果把信息化教育运用到具体的"基础课"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将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途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基础课 信息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詹国辉
探索可持续的创新路径是建立健全原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机制的必然要求。嵌入地方性知识生产的自适应创新,在巩固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回应共同富裕创新诉求并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方面具有显著实践优势。结合原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新实践发现,基于先赋性资源培育差异化发展优势、依托制度性设计构建在地化益贫机制、增强主体性自觉并打造复合化治理体系是其自适应创新的实践逻辑。长效推进原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兼顾创新导向、创新过程和创新主体的地方性知识再生产诉求,通过共谋发展规划、共推结构优化、共享发展成果、共创区域特色,以引导外援资源的在地化发展、构建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同盟关系、提升驻村主体自主适应乡村环境的活力并提升本地差异化发展的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汤尚颖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总结中国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空间形态创新 分层发展 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吴建平
"互联网+"凭借着诸多优势,在解决"三农"领域一系列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推动"三农"创新发展。论文在剖析现阶段中国"三农"领域痛点的基础上,分析各种"互联网+"业态成为"三农"创新发展动能的原理所在,同时研究了"互联网+"促进"三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最后对"互联网+"推动"三农"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吴建平
"互联网+"凭借着诸多优势,在解决"三农"领域一系列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推动"三农"创新发展。论文在剖析现阶段中国"三农"领域痛点的基础上,分析各种"互联网+"业态成为"三农"创新发展动能的原理所在,同时研究了"互联网+"促进"三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最后对"互联网+"推动"三农"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玉邦 眭海霞 徐云峰
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为核心,以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驱动为两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旅游优势产业、利用新的区域规划机遇、深化市场改革、改革考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路径,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四川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声策 杜梅 陈强
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优化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越发重要。以新发展格局内涵和实现路径分析为基础,通过经济双循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逻辑,刻画其理论模型,总结新发展格局下经济体系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面临的关键变化,进而在经济双循环与科技创新体系之间建立适配模型,将经济双循环中的关键变化与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整合,探究经济双循环中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体系潜在风险和机会,提出以创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渠道、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结构等若干优化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璇
智慧零售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连接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线上、线下和物流等环节有机融合,精准匹配产销信息,颠覆零售行业现有商业模式,是新零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智慧零售在各环节的智能化匹配和新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对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现阶段兼顾绿色理念的智慧零售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指出兼顾绿色理念的智慧零售发展困境主要是:消费理念薄弱、绿色理念商品种类少成本高、法律法规缺乏和政策支持不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智慧零售行业通过立法、政策支持和技术引导方式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