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9)
- 2023(9463)
- 2022(7991)
- 2021(7306)
- 2020(6083)
- 2019(13338)
- 2018(13353)
- 2017(23648)
- 2016(13501)
- 2015(15363)
- 2014(15004)
- 2013(13771)
- 2012(12546)
- 2011(11336)
- 2010(11520)
- 2009(10251)
- 2008(9975)
- 2007(9310)
- 2006(8094)
- 2005(6936)
- 学科
- 济(41077)
- 经济(41026)
- 管理(40268)
- 业(37564)
- 企(32190)
- 企业(32190)
- 技术(16263)
- 方法(15585)
- 中国(14388)
- 农(13444)
- 数学(12808)
- 数学方法(12544)
- 技术管理(11699)
- 理论(11574)
- 教育(11494)
- 业经(11295)
- 学(10940)
- 制(10752)
- 财(10516)
- 地方(9852)
- 教学(9187)
- 农业(8619)
- 银(8462)
- 银行(8415)
- 体(8375)
- 行(8162)
- 划(7853)
- 融(7655)
- 金融(7648)
- 策(7093)
- 机构
- 学院(178010)
- 大学(174850)
- 管理(64905)
- 济(63642)
- 经济(62024)
- 研究(61953)
- 理学(55668)
- 理学院(54911)
- 管理学(53734)
- 管理学院(53379)
- 中国(44179)
- 科学(39865)
- 京(37585)
- 农(34407)
- 所(31436)
- 江(29851)
- 财(29270)
- 业大(29235)
- 研究所(28822)
- 中心(28096)
- 农业(27054)
- 范(26251)
- 师范(25916)
- 技术(25385)
- 州(23334)
- 北京(23179)
- 院(22997)
- 财经(22403)
- 省(20774)
- 经(20267)
- 基金
- 项目(122786)
- 科学(96467)
- 研究(92621)
- 基金(84163)
- 家(74477)
- 国家(73749)
- 科学基金(62698)
- 社会(56150)
- 省(53236)
- 社会科(52991)
- 社会科学(52974)
- 教育(45828)
- 基金项目(44678)
- 划(44078)
- 自然(39678)
- 自然科(38833)
- 自然科学(38816)
- 编号(38597)
- 自然科学基金(38165)
- 资助(32222)
- 成果(32197)
- 创(31822)
- 课题(29629)
- 创新(28651)
- 重点(28552)
- 发(26964)
- 部(25677)
- 年(24051)
- 项目编号(23522)
- 大学(23429)
共检索到27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吴文彬
要充分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有效持久发展,就需要加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价值观(统称为"三核"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粗糙集的方法构建学生素质"三核"素质评价模型建构,并结合三个课堂、校企合作的素质培养实践模式,能够有效开拓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三核”素质 学生评价 实践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素质。除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指标体系外,构建一套培养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认定素质学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将二者有效贯彻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生素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具有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破解中国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模式。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基础理论坚实、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现代农林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郭兆平
本文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理实一体课程、独立实训与技能大赛三个层次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围绕岗位能力培养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实践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鹿晓阳 李莉丽
切实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作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省属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翔云
职业化素质是员工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为着眼点,从构建以职业化素质内容为重点的目标体系、构建以"三元教育"为支撑的培养体系,以及构建涵盖施受双方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讨论了高职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化素质 体系 构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康若祎 夏凯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因素,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教育改革经验,探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霍雄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则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效的创新教育工作体系,既是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常静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结构要求,并从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建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肇夏 屈波 刘拓
笔者在分析构建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动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北方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特点,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创新人才 高素质 培养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厉以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天我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一)第一个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一般的道理就不多讲了,因为一般道理就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要靠技术力量的加强,加强技术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露 陈丽娟 张家明
新时代,为更好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出既拥有专门知识和能力,又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和创新热情的人才。这需要从建构素质教育立体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而提出建构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立体培养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郝慧 王二雷 赵飞
在探讨了食品类专业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项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为更多同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