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888)
2022(3386)
2021(3488)
2020(3018)
2019(7161)
2018(7459)
2017(13915)
2016(8025)
2015(8776)
2014(9080)
2013(8640)
2012(8289)
2011(7475)
2010(7761)
2009(7449)
2008(7690)
2007(6739)
2006(6409)
2005(6243)
2004(5529)
作者
(22357)
(18889)
(18532)
(18191)
(12183)
(9176)
(8473)
(7439)
(7166)
(7053)
(6630)
(6609)
(6329)
(6203)
(6130)
(5898)
(5781)
(5491)
(5376)
(5370)
(4952)
(4623)
(4566)
(4441)
(4217)
(4208)
(4166)
(3977)
(3976)
(3815)
学科
(28260)
经济(28203)
管理(19949)
(19273)
(15260)
企业(15260)
(11435)
(11037)
(9587)
地方(9271)
中国(9158)
(8037)
方法(7866)
(7238)
农业(7083)
业经(6977)
体制(6694)
数学(6671)
数学方法(6457)
(5962)
银行(5957)
(5731)
(5717)
(5494)
金融(5493)
税收(5347)
(5286)
(5204)
制度(5193)
(5157)
机构
大学(104112)
学院(103632)
研究(41652)
(39959)
经济(38902)
管理(36711)
中国(34301)
理学(29236)
理学院(28825)
管理学(28232)
管理学院(28016)
(25516)
科学(25062)
(22557)
(22256)
(19752)
中心(19622)
(19600)
研究所(19475)
北京(17564)
(16362)
(16348)
师范(16259)
业大(15846)
(15752)
财经(15692)
(15478)
农业(14219)
(14013)
师范大学(13212)
基金
项目(61548)
研究(47608)
科学(46939)
基金(41790)
(36831)
国家(36439)
科学基金(29703)
社会(27808)
社会科(26017)
社会科学(26005)
(23899)
教育(22360)
基金项目(21836)
(21049)
编号(20619)
自然(18819)
成果(18571)
自然科(18252)
自然科学(18247)
自然科学基金(17895)
资助(17591)
课题(15582)
重点(14410)
(13522)
(13473)
(12904)
(12416)
(12134)
(11984)
大学(11583)
期刊
(56687)
经济(56687)
研究(39047)
中国(29519)
(18707)
教育(18450)
(18439)
学报(16097)
(15617)
金融(15617)
科学(15333)
管理(14211)
大学(12816)
学学(11687)
农业(11035)
业经(9878)
技术(8986)
财经(8130)
问题(8062)
林业(7107)
(7084)
经济研究(7050)
农村(5618)
(5618)
资源(5611)
图书(5522)
理论(5401)
(5356)
(5324)
(5315)
共检索到188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侯强  李晶  
本文以国家级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和林权改革"双试点单位"伊春市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林工生计困难为特征的"三林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林权改革与天保工程、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以林权改革为突破口解决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三林问题"方向正确,措施可行,但仍有需加以完善之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世佳  华景伟  
通过调查,分析了伊春林区的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认为改革已初见成效,迎来了"人喜、林兴、企业活"的发展态势。通过改革开辟了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改革启示:敢于突破禁区,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寻求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力的统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李道刚  张晓梅  
本文提出政府应建立和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整体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显义  
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通过一年的实践,全局第一批试点的15659.5hm~2林地成功流转了13436.6hm~2,占区划面积的85.8%,参与承包的职工为974户,改革的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鉴于林业改革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环节。要强化组织领导、规范运作程序、坚持生态优先、保障参与主体权益、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强化监督工作,保证改革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桂香  
国有林区是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在生态保障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调研时提出"生态就是生产力"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生态文明包含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深刻含义。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实施两年来,仍有很多林区面临融资困难。本文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就开展权抵押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信贷供给方式的改变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黑龙江省科学顾问委员会农业生态专家调研组  胡湘韩  
伊春国有林权改革虽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已显示出对林区改革的强大推动作用。改革激活了经营机制,盘活了现有资源,提高了森林经营管理水平,解决森林资源培育投入乏力问题。针对改革中尚存在的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不及时、缺乏以短养长的有效措施、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陈建成  陈丽荣  
本文在对伊春国有林权改革试点局(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量化分析了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利益主体行为与发放林权证政策之间的博弈状况。研究表明,当林改户(林场职工)急需生活资金时,若政府发放林权证则林改户会采取抵押贷款和活立木转让方式筹集资金,若政府不发放林权证则林改户会采取砍伐未成熟林筹集资金;当林改户不缺乏生活资金时,无论政府是否发放林权证,林改户都会采取林木成熟后砍伐以收到最大经济利益。双方博弈结果表明,无论林改户是否急需生活资金,发放林权证都可以使国家和林改户的利益最大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海萍  吴必虎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相利  臧淑英  
森林生态旅游是国际上持续的热点旅游形式,对于林区而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也是其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伊春市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林业专业化资源型城市,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经济基础条件良好、旅游行业发展也初具规模,又恰逢城市产业的转型时期,旅游业被列为城市发展的五大支柱性接续产业来重点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重要举措的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任,推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采取“一个主题与二个基点、三个结合与四个原则、五个系列”的发展战略以全面实现伊春森林旅游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蕾  戴广翠  陈学群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职工家庭以承包有林地为主,用于发展用材林,但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而且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急需资金扶持和采伐指标。改革实施以来,职工对现有各项政策基本满意,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是林权凭证的发放和资金短缺。为彻底解决国有林区面临的问题,建议尽快出台自主经营、森林采伐和林地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井月  朱洪革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尔彬  柏晓东  徐凤菊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佟光霁  耿晓雪  
近年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伊春市作为典型的国有林区,本着对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把"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先后实施了天保工程、严管资源、停伐红松、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就伊春市民关于城市经济转型的认知、态度及未来发展期望进行了统计描述与灰色关联分析,厘清了伊春市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壮  赵红艳  
文章以伊春市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战略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伊春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强力推进,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健康养生福地和夏季最佳避暑胜地。但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作为伊春市的龙头产业,还存在对外宣传力度弱、准度差,各景区垄断性优势不明显、与文化艺术耦合联动不足等问题。未来伊春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在大力开展多角度精准营销、深度开拓目标客源市场、打造强势节庆品牌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