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8)
2023(10909)
2022(9624)
2021(8834)
2020(7430)
2019(16726)
2018(16659)
2017(31741)
2016(17550)
2015(19878)
2014(19989)
2013(19427)
2012(17943)
2011(16414)
2010(16670)
2009(15704)
2008(15436)
2007(14220)
2006(12267)
2005(11055)
作者
(50653)
(42415)
(42160)
(40502)
(26720)
(20548)
(19499)
(16413)
(15856)
(15241)
(14379)
(14342)
(13487)
(13327)
(13237)
(13157)
(13104)
(12467)
(12461)
(12185)
(10593)
(10464)
(10210)
(9701)
(9699)
(9512)
(9505)
(9379)
(8547)
(8430)
学科
(73044)
经济(72974)
管理(48770)
(44669)
(35794)
企业(35794)
方法(31368)
数学(27486)
数学方法(27173)
(20996)
地方(18868)
(18846)
中国(18538)
(15305)
业经(15129)
(14071)
农业(13989)
(13370)
贸易(13364)
(12906)
(12029)
财务(11992)
财务管理(11951)
理论(11620)
企业财务(11217)
(11213)
环境(11102)
地方经济(10800)
(10796)
银行(10770)
机构
学院(250146)
大学(246186)
(97221)
经济(94867)
管理(91940)
研究(81724)
理学(78242)
理学院(77282)
管理学(75770)
管理学院(75290)
中国(62788)
科学(52012)
(51879)
(45697)
(43250)
(42347)
(40245)
中心(39015)
研究所(38182)
业大(37364)
财经(35975)
(34273)
农业(34082)
师范(33923)
(32338)
北京(32271)
(32208)
经济学(29644)
(29412)
技术(28489)
基金
项目(161739)
科学(125564)
研究(120317)
基金(113659)
(98730)
国家(97906)
科学基金(82846)
社会(73692)
社会科(69647)
社会科学(69623)
(65710)
基金项目(60179)
教育(56292)
(54652)
自然(52801)
编号(52033)
自然科(51489)
自然科学(51471)
自然科学基金(50505)
资助(46144)
成果(42334)
重点(37071)
(35975)
课题(35935)
(34989)
(33431)
创新(31264)
科研(31088)
项目编号(30736)
(30385)
期刊
(111721)
经济(111721)
研究(70319)
中国(51104)
(39561)
学报(38829)
(37557)
科学(34744)
管理(31574)
教育(30776)
大学(28517)
学学(26635)
农业(26437)
技术(23551)
(22000)
金融(22000)
业经(20401)
经济研究(17493)
财经(17363)
(15007)
问题(14747)
(14033)
图书(13990)
(12693)
商业(12470)
技术经济(12279)
资源(11902)
统计(11690)
(11592)
理论(11570)
共检索到37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光磊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在“三权分置”顶层设计引领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法律政策逻辑依据。新时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至少将会出现明确的法治化价值取向、鲜明的时代特征、健全的法制体系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场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俊  付宗平  
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是在制度变迁理论指导下破解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扩张困境、凸显使用权财产价值功能、突破使用权封闭性流转限制的必然要求,但是必须厘清在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下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提出准确把握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条件限定性、阶段性、差异性、动态性、平衡性要求,并从赋予宅基地产权主体完整处分权和收益权、适度突破使用权流转范围和方式、拓展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经营性用途等方面探寻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现途径,同时要在落实集体所有权、明确农民宅基地资格权、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适时修改相关法律等方面为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吕晓  张全景  
研究目的: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典型案件,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法制化改造路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司法理论上,现行《物权法》、2004版《土地管理法》以保障农户生存发展权为立法原意,虽将宅基地使用权认定为用益物权,却限制了宅基地收益权能的实现。2019版《土地管理法》虽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但框定受让范围与主体也扼制其收益权能的变现;司法实务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裁判结果趋于一致,而农民渴求土地变现并自发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往往会跨出司法审判严格框定的允许范围。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彰显宅基地私益财产属性的可行路径,在立法技术上亟待将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言语转换为法律语言,进而在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及社会主体间形成三权兼顾的清晰配置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晴  
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内部转让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受让人不应受"一户一宅"原则限制,应改采法定面积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转让应被许可,受让人应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使用费,依宅基地用途确定受让人使用宅基地的年限。现阶段,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有其必要性,仍应继续沿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江海  钱泓澎  
本文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后发现,其主要遵循三条逻辑主线:是否允许非农户购买宅基地经历一个允许到禁止的过程;要求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率;逐步放开宅基地及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允许其有偿使用。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在原先村集体内部流转这个唯一合法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隐形市场公开化、合法化,农民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市场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制度变迁中各级政府应明晰自身定位,谨慎推广试点地区的改革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志红  
研究目的:将中央文件、经济学界和实践探索中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学表达转换为法学表达,为此项改革的立法"落实"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是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在产权配置上意欲通过"半流转、权利强"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实现,在经济学阐释和实践探索中以"转让一定年限宅基地使用权"为表达方式,经法学解构后应表达为"次级用益物权创设";在法学表达上应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界定为农户在不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创设并让渡宅基地"子权利"的流转方式,具体包括农户出租宅基地和以权利派生方式让渡"次级宅基地使用权"两种途径;农户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形式完整性和名称在"三权分置"后仍维持不变,不适宜也不需要以"宅基地资格权"来命名"三权分置"后农户享有的剩余权利。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在立法上的权利结构和名称应表达为"农民集体享有宅基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社会主体享有宅基地租赁权或宅基地经营权(次级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晓  谭和平  
宅基地使用权是与农民生息相关的土地权利。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是限制流转的。文章对哪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光宇  欧阳晨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定模糊,且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发生了误读。我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既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暴露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在渐进式地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中,政府既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一个务必准确定位的角色。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目标也是多重而复杂的,其中农民的利益是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归宿,所以改革应以保证农民意思自治为核心,以实现公平交易为准绳,伴随而生的是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与城市化的推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卫民  彭逸飞  
[目的]通过对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中宅基地资格权实现困境的分析,提出合理完善建议,实现对资格权实现的法治保障,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发展。[方法]实证分析法、政策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结果]我国的现行立法尚未对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以及制度构造做出明确规定,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目前还存在关于“分配请求权说”“用益物权说”“剩余权说”“成员权说”的争议,宅基地资格权的主要权能也并不清晰。同时,现阶段宅基地资格权在实现上存在主体认定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健全、行使制度不具体、救济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结论]基于对宅基地资格权来源和宅基地改革政策目标的分析,应将其界定为成员权。通过对试点地区实践经验的总结,建议将宅基地资格权主体认定为“集体成员”,采用“三权三证”模式进行确权登记,明确资格权的分配请求权、成员获益权、管理参与权、退出补偿权四种主要权能,探究资格权多元化的救济途径,切实保障农民的宅基地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鄂施璇  王兆林  
三权分置政策为宅基地发展权的实现提供了制度空间,在法律层面设定宅基地发展权,探索构建其权利结构与实现形式,对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及法理分析,系统阐释三权分置下宅基地发展权的权利设置必要性、内涵及法律属性,构建其权利结构与实现形式。结果表明:(1)三权分置下宅基地发展权指宅基地向新产业新业态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途扩展时,产生了超越其居住保障功能的宅基地发展性权利。宅基地发展权是动态财产权利,衍生于宅基地所有权及其使用权,其母体是宅基地所有权,法律属性上是民事权利(私权),它是一种新型用益物权;(2)宅基地发展权主体为混合主体,其中农民集体享有所有权派生的一级宅基地发展权、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派生的二级宅基地发展权、社会主体享有宅基地经营权派生的三级宅基地发展权。实体形态的宅基地及其发展潜能应被作为一个整体而称为宅基地发展权的权利客体。宅基地发展权的权利内容是其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总和;(3)实现形式上应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为宅基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其完整权能;立法上将资格权纳入农民集体成员权,建立统计台帐制度;创新宅基地发展权转移的"经营性流转"及"共享共建"模式,对其发展权转移过程中的增值收益需兼顾农民集体、农户及社会主体。本文的结果对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及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勇  
准确解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是评析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宅基地立法意旨是国家意志的反映,蕴涵在宅基地制度演进的逻辑中。集体化下的宅基地立法原旨,意在完成农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保障农民安居和均平占有宅基地的利益。城市化进程中,为配合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宅基地的收益和转让权能被禁止。冻结宅基地财产属性、放活城市住宅商品流通的城乡二元住宅用地管理法,意在由地方政府支配土地增值,优先建设城市。乡村振兴阶段,宅基地财产功能被释放、宅基地增值收益归属于农户。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是促进和保障农户获取宅基地的增值利益,其制度功能是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陶钟太朗  杨环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寻求在现有社会背景、制度条件下的解决之道。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继承被继承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身份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既能保障继承人的继承利益,也尊重了人们的私权,同时义能够防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并且,通过这一手段还可以逐步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全面的平权立法。研究结论: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应建立身份关系继承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喻文莉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使用权的私权属性为出发点,农民理性的嬗变为研究视角,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经济社会发生转型时,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安排引发的宅基地扩张与闲置、社会保障属性与资产属性等诸多矛盾,亟需改革。就宅基地使用权本质而言,应是带有公权色彩的私权。现行的制度设计是以农民理性的欠缺为逻辑起点的。事实上,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经受了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冲击和考验的农民已经开始由生存理性向发展理性嬗变,赋予农民处分宅基地的充分自主权乃是物权立法的使命。研究结论:在不损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扩张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空间,赋予其流转的自由。实现权利自由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华  
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合法流转造成产权的交易费用高涨,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制度变迁的压力,这表现在:一方面,市场对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制度之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角度分析,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是合乎经济理性的。国家应不失时机地通过立法或其他制度途径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各项实体及程序性规定,重点需要厘清宅基地的财产属性、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