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322)
2022(8122)
2021(7500)
2020(6657)
2019(14969)
2018(15062)
2017(28547)
2016(16094)
2015(18254)
2014(18672)
2013(18157)
2012(17205)
2011(15635)
2010(15875)
2009(14948)
2008(14866)
2007(13803)
2006(11815)
2005(10671)
作者
(48858)
(41002)
(40847)
(38986)
(25796)
(19730)
(18868)
(16172)
(15453)
(14698)
(13956)
(13899)
(13150)
(12990)
(12983)
(12886)
(12780)
(11993)
(11975)
(11821)
(10357)
(10313)
(9974)
(9335)
(9298)
(9288)
(9065)
(8956)
(8509)
(8395)
学科
(62213)
经济(62141)
管理(41804)
(39747)
(31072)
企业(31072)
方法(28167)
数学(24867)
数学方法(24593)
(19424)
(17258)
中国(16776)
(16326)
(14419)
地方(14205)
业经(12622)
农业(12500)
(11778)
贸易(11776)
(11376)
(10709)
财务(10674)
财务管理(10640)
(10592)
银行(10558)
(10449)
理论(10445)
(10094)
企业财务(10050)
(10027)
机构
学院(230222)
大学(229144)
(88226)
经济(86025)
管理(82866)
研究(81790)
理学(70056)
理学院(69209)
管理学(67801)
管理学院(67385)
中国(61565)
科学(53250)
(50353)
(47208)
(43840)
(41568)
研究所(39988)
业大(39186)
中心(38016)
农业(37076)
(36948)
财经(32517)
北京(31996)
(31428)
师范(31050)
(30021)
(29350)
(29056)
(27216)
技术(26903)
基金
项目(151479)
科学(115719)
研究(109672)
基金(105242)
(93651)
国家(92855)
科学基金(76454)
社会(65103)
社会科(61377)
社会科学(61353)
(61312)
基金项目(55793)
(51742)
教育(51156)
自然(50052)
自然科(48782)
自然科学(48764)
自然科学基金(47872)
编号(46521)
资助(43715)
成果(38463)
重点(35024)
课题(33176)
(33112)
(32836)
(30499)
科研(29501)
计划(29053)
创新(28592)
(27707)
期刊
(101231)
经济(101231)
研究(64655)
中国(47848)
(42986)
学报(42775)
科学(36356)
(33710)
大学(31498)
学学(29741)
农业(28546)
教育(28054)
管理(27923)
(20756)
金融(20756)
技术(20344)
业经(18337)
财经(15865)
经济研究(15568)
(15288)
问题(14048)
(13661)
(12725)
图书(11656)
林业(11413)
业大(11089)
科技(10986)
技术经济(10725)
(10704)
统计(10685)
共检索到347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翠萍  
文章阐述了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三权分置下集体林地所有权、集体林地承包权、集体林地经营权等3项权利的法学关系及其权能和定位,探讨了山西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现状,为下一步研究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林权流转问题、解决生产实践难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制度性轮子。作为一项重大创新性制度安排,在稳慎推进改革中尤其要加强宅基地流转风险防范。本文通过揭示现行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农户权益保护不足的显性风险,以及"三权分置"后可能潜存的集体所有权主体权利失范、宅基地使用权永久丧失、农户资格权保障等隐性风险。为使宅基地流转风险降至最低,研究提出物权视角下宅基地流转的风险规避原则,同时,还应建立起风险防范的国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和集体内部监督机制,由此形成多元主体联动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蔡伟  吴明励  郭燕茹  
文章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山东省林地流转情况,概括了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山东省林地流转的概况,深入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山东省林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王荣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吕晓  张全景  
研究目的: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典型案件,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法制化改造路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司法理论上,现行《物权法》、2004版《土地管理法》以保障农户生存发展权为立法原意,虽将宅基地使用权认定为用益物权,却限制了宅基地收益权能的实现。2019版《土地管理法》虽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但框定受让范围与主体也扼制其收益权能的变现;司法实务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裁判结果趋于一致,而农民渴求土地变现并自发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往往会跨出司法审判严格框定的允许范围。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彰显宅基地私益财产属性的可行路径,在立法技术上亟待将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言语转换为法律语言,进而在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及社会主体间形成三权兼顾的清晰配置格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省10县的调研数据,通过PSM模型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综合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收入水平来看,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的农户高26.11%;从收入结构来看,转入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转移性收入显著降低;而转出户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经营收入显著降低;转入户和转出户的非农务工收入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收入差距来看,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的差距,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基尼系数较流转前分别提高了49.83%和24.93%。由此说明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一个新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彭魏倬加  
在简单回顾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土地产权制度条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特征、土地权能及其配置情形,提出破解土地细碎化和资金投入不足困境的假说,即地方政府依托政府信用为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平台提供信托,并利用湖南沅江市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案例对假说进行分析验证。研究发现,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土地信托流转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达成土地集中成片规模经营目标的重要创新。一方面,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消除了农民的担心和顾虑,增强了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愿,增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另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工商资本等外部资本投资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土地细碎化及谈判成本、道德风险较大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洁  
“三权分置”是顺应农村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政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强化以及集约化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农户经营形成排斥,对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构成影响。当前而言,为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应平衡好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框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乾  
"三权分置"改革决定了新时期农村地权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村土地流转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对农户的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均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村收入的差距,尤其是土地转出户和转入户、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甚至囿于一些条件限制,土地流转未能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这就需要我们从政策、法规等各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动"三权分置"改革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建海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村养老一直发挥着补充作用。在当前"三权分置"背景之下,如果能创新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可以更大发挥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文章通过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和现有流转方式比较,认为土地信托以其权属清晰和金融属性具有比较优势;而土地信托养老则可以利用其金融属性,以反向抵押的方式,用未来较长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换取当下所需的养老资金,从而发挥土地的资本作用,放大土地资源价值,为农村养老提供更大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林森  
基于丽江市林业工作经验和所掌握的数据,对丽江市集体林权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丽江存在林权流转区域差异大、流转形式单一、林权流转价格偏低、购买林地目的不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丽江市政府以及林业主管单位应采取措施,充分尊重林农意愿,引导林权流转,同时尽快完善配套改革制度建设,建立林权流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加快林权服务体系的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文彩云  李扬  王砚时  张升  
明确集体林权流转是指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流转,不涉及林地用途的变化,也不涉及林地所有权的变化。从流转规模、方式、途径、对象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现状;比较了农民流转林地和耕地行为的不同;阐述了近年来我国林权流转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引影响和鼓励林权有序流转、规范林权流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林权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加强林权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等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风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权是成员权的具体权能,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这与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个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风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权是成员权的具体权能,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这与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个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风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权是成员权的具体权能,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这与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个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承包权而形成的这个新权利将具备包括抵押在内的完全的处分权能,其应当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名称,并应当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模式设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