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9)
2023(6883)
2022(5806)
2021(5438)
2020(4302)
2019(9225)
2018(9074)
2017(17279)
2016(8985)
2015(9587)
2014(8865)
2013(8177)
2012(7180)
2011(6358)
2010(6208)
2009(5969)
2008(5244)
2007(4366)
2006(3681)
2005(3146)
作者
(21543)
(18059)
(17948)
(16975)
(11334)
(8625)
(8143)
(6836)
(6754)
(6265)
(6133)
(6070)
(5629)
(5505)
(5419)
(5350)
(5317)
(5282)
(5247)
(5179)
(4238)
(4231)
(4123)
(4121)
(3994)
(3963)
(3868)
(3823)
(3534)
(3521)
学科
(29615)
经济(29577)
管理(25950)
(23916)
(20376)
企业(20376)
方法(10725)
(9594)
(9495)
数学(8872)
数学方法(8724)
中国(8619)
业经(8098)
(6802)
(6766)
财务(6749)
财务管理(6734)
地方(6567)
企业财务(6390)
农业(6356)
(6312)
贸易(6308)
(6127)
(5979)
理论(5508)
土地(5102)
(5009)
银行(5006)
环境(4878)
(4781)
机构
学院(113604)
大学(109800)
管理(43515)
(43210)
经济(42322)
理学(37650)
理学院(37267)
管理学(36597)
管理学院(36385)
研究(34499)
中国(26394)
(21613)
(20833)
科学(20162)
财经(16832)
中心(16649)
(16528)
(15705)
(15635)
(15444)
(15356)
业大(15319)
师范(15313)
研究所(14132)
(13411)
(13166)
经济学(13131)
北京(12692)
财经大学(12644)
农业(12175)
基金
项目(79326)
科学(63611)
研究(61370)
基金(57545)
(49508)
国家(49091)
科学基金(43063)
社会(39858)
社会科(37765)
社会科学(37755)
(31574)
基金项目(30357)
教育(28581)
自然(26837)
(26291)
自然科(26246)
自然科学(26239)
编号(26198)
自然科学基金(25744)
资助(21770)
成果(20334)
重点(17890)
课题(17508)
(17468)
(17204)
(17189)
(16539)
国家社会(16435)
创新(16198)
项目编号(16013)
期刊
(49318)
经济(49318)
研究(31098)
中国(21061)
(16920)
管理(15938)
(15308)
学报(14912)
科学(14540)
教育(14045)
大学(11797)
学学(11131)
业经(10549)
农业(10517)
(10045)
金融(10045)
技术(9245)
经济研究(8253)
财经(7909)
(6946)
问题(6057)
商业(5538)
财会(5312)
(5268)
现代(5225)
(5042)
图书(5024)
(4990)
职业(4988)
科技(4939)
共检索到161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吕晓  张全景  
研究目的: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典型案件,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法制化改造路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司法理论上,现行《物权法》、2004版《土地管理法》以保障农户生存发展权为立法原意,虽将宅基地使用权认定为用益物权,却限制了宅基地收益权能的实现。2019版《土地管理法》虽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但框定受让范围与主体也扼制其收益权能的变现;司法实务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裁判结果趋于一致,而农民渴求土地变现并自发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往往会跨出司法审判严格框定的允许范围。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彰显宅基地私益财产属性的可行路径,在立法技术上亟待将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言语转换为法律语言,进而在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及社会主体间形成三权兼顾的清晰配置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光磊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在“三权分置”顶层设计引领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法律政策逻辑依据。新时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至少将会出现明确的法治化价值取向、鲜明的时代特征、健全的法制体系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场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制度性轮子。作为一项重大创新性制度安排,在稳慎推进改革中尤其要加强宅基地流转风险防范。本文通过揭示现行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农户权益保护不足的显性风险,以及"三权分置"后可能潜存的集体所有权主体权利失范、宅基地使用权永久丧失、农户资格权保障等隐性风险。为使宅基地流转风险降至最低,研究提出物权视角下宅基地流转的风险规避原则,同时,还应建立起风险防范的国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和集体内部监督机制,由此形成多元主体联动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江海  钱泓澎  
本文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后发现,其主要遵循三条逻辑主线:是否允许非农户购买宅基地经历一个允许到禁止的过程;要求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率;逐步放开宅基地及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允许其有偿使用。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在原先村集体内部流转这个唯一合法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隐形市场公开化、合法化,农民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市场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制度变迁中各级政府应明晰自身定位,谨慎推广试点地区的改革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克俊  付宗平  
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是在制度变迁理论指导下破解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扩张困境、凸显使用权财产价值功能、突破使用权封闭性流转限制的必然要求,但是必须厘清在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下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提出准确把握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条件限定性、阶段性、差异性、动态性、平衡性要求,并从赋予宅基地产权主体完整处分权和收益权、适度突破使用权流转范围和方式、拓展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经营性用途等方面探寻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现途径,同时要在落实集体所有权、明确农民宅基地资格权、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适时修改相关法律等方面为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提供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晴  
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内部转让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受让人不应受"一户一宅"原则限制,应改采法定面积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转让应被许可,受让人应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使用费,依宅基地用途确定受让人使用宅基地的年限。现阶段,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有其必要性,仍应继续沿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亢德芝  黄月恒  李皓晟  
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以来,该项改革已成为土地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一些试点地区在改革实践中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作为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制度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模式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农村宅基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农村宅基地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力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是维护乡村长治久安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新一轮宅基地有偿使用探索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亟需规范层面的支撑。但《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性的规定并未发生变化。试点地区通过有偿费用的形式,突破了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性。主要包括以区位优势推动集中利用、改变用途与商业经营相结合、增减挂钩与统一交易三种有偿模式。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统一规范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对于推进试点的有偿使用是必要且可行的。从现行法律规范来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统一规范的基础权利存在缺失。为此,物权法可创设一项宅基地经营权,从区分物权属性与债权属性的使用权展开立法,从而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无偿分配与宅基地经营权有偿使用的统一规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着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密  
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的土地要素流通更为顺畅,农村居民对于宅基地的财产性需求变得更为强烈,而要想真正地实现宅基地财产性功能和财产价值,要以自由流转为前提。当前国家针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还没有专门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宅基地价值属性的实现,因而需要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进一步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突出其财产性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合运  吕颖洁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方式有出让、转让、出租等。我国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设计倾向其身份性和福利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宅基地存在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严、闲置浪费等问题。在分析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应当加强宅基地立法工作,完善宅基地登记公示程序,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盼晴  
“三权分置”改革加剧了农村宅基地权利结构的复杂性。其中,明晰宅基地户内共有权的结构与性质,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前提和基础。在身份与财产的双重作用下,宅基地户内共有权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即集体成员基于身份对宅基地形成利益期待性合有权,而对于地上房屋形成共同共有的财产关系。随着权能拓展的推进,“地合有-房共有”两个层次之间的张力增大,不仅影响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属性,也阻碍房屋财产性功能的实现。对此,应从“国家-集体-个体”等多个层次寻求化解之道。国家层的制度设计,应创设类型化的退出机制、区分外部主体基于房地一体原则所享有的宅基地占用权与集体成员基于身份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个体”层次要使个人权利突破集体和农户的限制,从而缩小身份依附与权利流转之间的张力,促进期待性利益向现实利益的顺利转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宝丽  马运全  
农地"三权分置"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宅基地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要素,在推进农村融资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三权分置"架构中,理清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从实践来看,宅基地抵押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应从加强立法、科学设计抵押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构建宅基地抵押融资制度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彩璇  许月明  胡建  李晓鹏  张红勋  李晋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构想,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耕地与建设用地约束趋紧,而宅基地超标占用和"一户多宅"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试点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落实所有权、保障资格权并放活使用权是改革总基调,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政府职能和政策合力,探索农民自愿退出机制,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逸飘  廖望科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农村外部环境改善与内部需求变化推动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车轮转动,在此过程中,改革的诱因虽一再更替,但与宅基地改革相关的主体性要素却始终未变。新时期,厘清宅基地相关性主体关系是科学、协调和可持续推进"三权分置"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本文从宅基地的相关主体性要素出发,基于主体性关系变化阐释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内在逻辑与溢出效应,并为制度改革提供了突破方向。研究表明"因人成户,因户需宅"的关系构成了宅基地使用的系统稳态,"人""户""宅"的关系变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宅基地制度改革。因此不同地区实施"三权分置"应当根据"人""户""宅"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问题,因地适宜的施行改革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