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8)
- 2023(15408)
- 2022(13128)
- 2021(12091)
- 2020(10420)
- 2019(23508)
- 2018(23455)
- 2017(45547)
- 2016(24835)
- 2015(27959)
- 2014(27658)
- 2013(27250)
- 2012(24776)
- 2011(22249)
- 2010(22818)
- 2009(21935)
- 2008(21894)
- 2007(20016)
- 2006(17551)
- 2005(15793)
- 学科
- 济(108692)
- 经济(108571)
- 业(100332)
- 企(82179)
- 企业(82179)
- 管理(80718)
- 方法(49610)
- 农(48606)
- 数学(40740)
- 数学方法(40078)
- 业经(32877)
- 农业(32132)
- 财(32020)
- 中国(25314)
- 务(22981)
- 财务(22923)
- 财务管理(22883)
- 制(22653)
- 企业财务(21643)
- 贸(19407)
- 贸易(19397)
- 技术(19394)
- 学(19161)
- 地方(18960)
- 理论(18906)
- 易(18835)
- 策(18115)
- 和(17805)
- 划(16699)
- 体(16371)
- 机构
- 学院(360825)
- 大学(351283)
- 济(148274)
- 经济(145227)
- 管理(144407)
- 理学(124000)
- 理学院(122794)
- 管理学(120570)
- 管理学院(119937)
- 研究(112120)
- 中国(90324)
- 京(73358)
- 农(72005)
- 科学(68898)
- 财(67959)
- 江(57000)
- 所(56995)
- 业大(56930)
- 农业(55658)
- 财经(53956)
- 中心(53912)
- 研究所(51272)
- 经(48734)
- 北京(45272)
- 州(44590)
- 经济学(43681)
- 范(43663)
- 师范(43272)
- 经济管理(40135)
- 院(39920)
- 基金
- 项目(233727)
- 科学(184775)
- 研究(171985)
- 基金(169349)
- 家(146189)
- 国家(144866)
- 科学基金(125890)
- 社会(109502)
- 社会科(103534)
- 社会科学(103502)
- 省(94409)
- 基金项目(89338)
- 自然(81600)
- 自然科(79725)
- 自然科学(79704)
- 教育(78969)
- 自然科学基金(78274)
- 划(77018)
- 编号(72016)
- 资助(69369)
- 成果(56517)
- 重点(52057)
- 部(51405)
- 创(50777)
- 发(50502)
- 课题(48272)
- 创新(46811)
- 业(46362)
- 科研(44837)
- 国家社会(44471)
- 期刊
- 济(171921)
- 经济(171921)
- 研究(98696)
- 农(71300)
- 中国(70855)
- 财(55992)
- 管理(54271)
- 学报(52184)
- 科学(51255)
- 农业(47811)
- 大学(40331)
- 学学(38635)
- 业经(34903)
- 融(34766)
- 金融(34766)
- 技术(33892)
- 教育(33133)
- 财经(26533)
- 业(26099)
- 经济研究(25448)
- 问题(23144)
- 经(22854)
- 技术经济(20398)
- 统计(18677)
- 版(18458)
- 商业(17870)
- 策(17599)
- 世界(17234)
- 现代(17111)
- 财会(16685)
共检索到53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禄峰 吴倩 魏明
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持乡村秩序稳定为目的,从政策维度、速度维度、面积维度和模式维度探讨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契合了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领乡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实现"内卷化"的小农经营向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利于充分就业、社会安定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地 李梓旗
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权制度安排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本文旨在讨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具体来看,以土地规模经营带动服务规模经营和以服务规模经营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但土地规模经营下的土地、劳动要素与服务规模经营下资本、技术要素处于非协调状态,进而应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和规律,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协调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汉成 关江华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所引发的土地流转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分别从土地制度、农户分化、产业结构、土地价格以及城镇化五个维度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尊重农户意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灿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流转绩效提升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农地规模流转绩效产生原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规模经营净收益与流转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性成本、固定性成本5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可以此模型来确定流转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和最适度点,从而发现农地规模流转绩效的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李晓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王荣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关键词:
土地制度,规模经营,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关键词:
土地制度,规模经营,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晶洁
“三权分置”是顺应农村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政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强化以及集约化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小农户经营形成排斥,对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构成影响。当前而言,为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应平衡好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建构起相对完善的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振方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略,来源于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农业长期改革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已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缘由回顾、国内实践、理论争论等的梳理,试图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拓展概念场域、建构实现机制、优化实现路径、窥探发展前景,以利于其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