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3)
- 2023(16975)
- 2022(14679)
- 2021(13867)
- 2020(11604)
- 2019(26174)
- 2018(26156)
- 2017(49686)
- 2016(27476)
- 2015(31124)
- 2014(31003)
- 2013(29986)
- 2012(27344)
- 2011(24763)
- 2010(24937)
- 2009(23237)
- 2008(22551)
- 2007(20053)
- 2006(17880)
- 2005(15709)
- 学科
- 济(105423)
- 经济(105235)
- 业(80842)
- 管理(78159)
- 企(59247)
- 企业(59247)
- 农(51845)
- 方法(42699)
- 数学(36764)
- 数学方法(36266)
- 农业(34430)
- 中国(28800)
- 业经(28792)
- 财(28783)
- 制(24953)
- 学(22845)
- 地方(21642)
- 贸(17905)
- 贸易(17894)
- 理论(17816)
- 体(17666)
- 务(17595)
- 财务(17501)
- 财务管理(17457)
- 易(17412)
- 教育(16826)
- 企业财务(16560)
- 银(16411)
- 银行(16371)
- 技术(16269)
- 机构
- 大学(381368)
- 学院(380678)
- 管理(149081)
- 济(147610)
- 经济(144166)
- 理学(128872)
- 理学院(127415)
- 研究(126041)
- 管理学(125037)
- 管理学院(124355)
- 中国(95130)
- 京(81171)
- 科学(78038)
- 农(75786)
- 财(69077)
- 所(62793)
- 业大(61542)
- 中心(58557)
- 农业(58132)
- 江(57843)
- 研究所(56730)
- 财经(54259)
- 范(52625)
- 师范(52198)
- 北京(50793)
- 经(49273)
- 州(46143)
- 院(45394)
- 经济学(42500)
- 师范大学(41764)
- 基金
- 项目(258303)
- 科学(203146)
- 研究(193872)
- 基金(185521)
- 家(160444)
- 国家(159008)
- 科学基金(136720)
- 社会(121322)
- 社会科(114460)
- 社会科学(114428)
- 省(102270)
- 基金项目(98768)
- 教育(89737)
- 自然(87396)
- 划(85291)
- 自然科(85287)
- 自然科学(85269)
- 自然科学基金(83708)
- 编号(81835)
- 资助(74755)
- 成果(67269)
- 重点(57568)
- 部(57283)
- 课题(56186)
- 发(54944)
- 创(53606)
- 制(50578)
- 创新(49786)
- 大学(49460)
- 教育部(49011)
- 期刊
- 济(169895)
- 经济(169895)
- 研究(113920)
- 中国(83724)
- 农(76187)
- 学报(60553)
- 科学(55742)
- 财(53234)
- 教育(52572)
- 管理(51862)
- 农业(51771)
- 大学(47756)
- 学学(43944)
- 融(34786)
- 金融(34786)
- 业经(32766)
- 技术(32707)
- 财经(26113)
- 业(24912)
- 经济研究(24060)
- 问题(22951)
- 经(22237)
- 版(20279)
- 图书(20073)
- 科技(18453)
- 理论(17684)
- 技术经济(17466)
- 现代(17167)
- 资源(17049)
- 业大(16454)
共检索到570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灵辉 王科宇
因户口、职业、经常居住地非农化以及集体义务难以履行等原因,农村大学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受到质疑甚至否定,导致其土地权益易被侵害。调查结果表明,在"两权分离"制度下,农村女大学生上大学前未分得承包地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农村男大学生上大学后土地权益受侵害与户口迁移正相关,农村女大学生上大学后土地权益受侵害与年龄正相关,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学生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较高。在"三权分置"制度下,应明确在校农村大学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农户家庭成员"身份,即在校农村大学生应与其他村民平等地享有分得承包地的权利、平等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种收益,并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地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在承包期内(包括延长期),无论农村大学生的身份怎样变化,只要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发包方都不能强制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确地到人、确权到人",切实保障农村大学生流转土地经营权后获得应有收益,并充分保障上大学前未分得承包地的农村大学生的合法土地权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灵辉 王科宇
因户口、职业、经常居住地非农化以及集体义务难以履行等原因,农村大学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受到质疑甚至否定,导致其土地权益易被侵害。调查结果表明,在"两权分离"制度下,农村女大学生上大学前未分得承包地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农村男大学生上大学后土地权益受侵害与户口迁移正相关,农村女大学生上大学后土地权益受侵害与年龄正相关,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学生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较高。在"三权分置"制度下,应明确在校农村大学生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农户家庭成员"身份,即在校农村大学生应与其他村民平等地享有分得承包地的权利、平等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种收益,并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地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在承包期内(包括延长期),无论农村大学生的身份怎样变化,只要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发包方都不能强制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确地到人、确权到人",切实保障农村大学生流转土地经营权后获得应有收益,并充分保障上大学前未分得承包地的农村大学生的合法土地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强 齐志国
土地征收是实现由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的途径。征地补偿是在征地所引起的剩余农业人口的安置和补偿的基础上为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采取的一种措施。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升学等方面的原因将农业户口转为了城镇户口,农村集体组织在进行征地补偿分配时,由于户籍或集体身份认定等原因对农村籍大学生的权益认识不足,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在征地补偿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损害了其在征地补偿中的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毓富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规制 土地流转 保障 土地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青贵 王祎
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事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权和发展权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惯性等因素引致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缺失。重振互助合作文化,健全公平配置的法律保障机制、损害救助与转移机制以及实现配置行为的可归责性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的制度矫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张笑寒
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能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民的土地权益长期受到侵犯,农民损失土地经济的权益主要流向了各级政府的财政。从宪法到部门法难以形成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体系;执法不严、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违法行为的低风险、官员的价值取向、法律滞后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因而,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立法需要着眼于现有法律的完善,以及新法律的制定,并完备法律体系,加大违法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
农民土地权益 保障 法律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在分析现有国内外农村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土地取得方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移民法律政策及移民安置实践经验,为农村水库移民安置解决承包地问题提供新途径。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根据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和水库移民安置两者的各自特点及相结合的需要,设计出"移民-农村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国家-移民"两种土地流转模式。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和水库移民安置相结合,能够实现国家、业主、移民、农村大学生四方利益共赢;同时该模式可以避免我国现有土地调整、土地开发等方式解决移民土地问题的弊端,实现大学生承包地与移民之间的有效配置,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敏智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农民土地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农村土地权利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及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制度设计,不仅对农村土地权利产生影响,也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创新中寻找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办法。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制度创新 农民工社会保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政策背景下,外嫁女在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主要体现为承包地流转收益、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决策权、承包地流转收益继承权等受到损害。其主要诱因是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的统一法律依据缺失、农村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收益继承的相关规定不明晰、土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因此,未来加强外嫁女的土地权益保护应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明确其承包地的各项权利、维护外嫁女参与娘家承包地抵押的决策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日趋紧迫,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业已成为危及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诱因。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既面临着"保发展"与"保权益"的政策权衡、农村土地所有权虚化导致农民土地权能残缺等制度困境,也面临着个体农民维权能力弱化和无序化的现实困境。现有制度存续状态下,建立农地流转的民主决策机制、构建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农地流转的增值利益分享机制、完善农民土地权益协调与诉求机制是创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适宜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翠英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 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 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 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 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 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 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安
伴随着取消农业税乃至直补农业、以及承包期长久稳定化政策,农村土地从"不值钱"到财产属性得到彰显。但有着"随夫居"传统的农村女土地权益问题反而更加突出。为此,必须构建具体到个人(包括妇女在内)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形成农村妇女的自我组织,以及畅通农地市场化流转渠道,从而形成农村女土地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确权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建勋
计划经济时代沿用至今的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土地一级市场征地与二级市场供地之间形成巨大利差,诱导地方政府乐此不彼地过度行使征地权。在国家作为土地权形式上的管理者缺位,农民又无权维护自身土地权益的制度安排下,造成了耕地资源流失的难以遏制。对此,及时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让农民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成为从源头上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的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 权益维护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兰
土地是农村妇女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作者对非成文制度文化视野下的妇女土地权益缺失现象做了剖析,并从中国乡村实际出发,就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非成文制度文化 土地权益 妇女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