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7)
2023(15261)
2022(13365)
2021(12506)
2020(10602)
2019(23758)
2018(23713)
2017(45480)
2016(24789)
2015(27768)
2014(27502)
2013(26644)
2012(24365)
2011(21871)
2010(21930)
2009(20734)
2008(19973)
2007(17494)
2006(15333)
2005(13810)
作者
(69630)
(57614)
(57359)
(54508)
(36798)
(27723)
(26069)
(22546)
(22030)
(20698)
(19758)
(19539)
(18198)
(18042)
(17930)
(17794)
(17205)
(17089)
(16543)
(16504)
(14233)
(14133)
(13836)
(13159)
(12898)
(12823)
(12812)
(12779)
(11605)
(11214)
学科
(90491)
经济(90354)
管理(76224)
(71122)
(59395)
企业(59395)
方法(40923)
数学(35000)
数学方法(34574)
(28035)
中国(25973)
(24841)
(23522)
业经(21687)
(19959)
(18276)
财务(18204)
财务管理(18161)
地方(17812)
(17355)
银行(17316)
企业财务(17221)
理论(16613)
(16538)
贸易(16526)
(16398)
农业(16170)
(16065)
(15698)
金融(15694)
机构
大学(343795)
学院(342551)
管理(136088)
(131917)
经济(128775)
理学(116765)
理学院(115477)
管理学(113446)
管理学院(112822)
研究(110982)
中国(86582)
(73002)
科学(68296)
(66539)
(54994)
(52522)
财经(52159)
中心(51099)
(50960)
业大(49906)
研究所(49663)
(47265)
北京(46059)
(44842)
师范(44448)
(41132)
农业(40898)
(40587)
经济学(39212)
财经大学(38880)
基金
项目(232708)
科学(182705)
研究(172349)
基金(168481)
(145711)
国家(144527)
科学基金(124657)
社会(108043)
社会科(102224)
社会科学(102200)
(90521)
基金项目(89367)
自然(80841)
教育(79138)
自然科(78857)
自然科学(78834)
自然科学基金(77398)
(76177)
编号(71463)
资助(69026)
成果(58358)
重点(51637)
(51215)
课题(48745)
(48290)
(48139)
(45810)
创新(45051)
项目编号(44400)
教育部(44295)
期刊
(146968)
经济(146968)
研究(103762)
中国(68529)
学报(53002)
(52112)
管理(50047)
科学(48401)
(48147)
大学(40464)
教育(39281)
学学(37996)
(34405)
金融(34405)
农业(32984)
技术(28817)
财经(25305)
业经(24582)
经济研究(22590)
(21427)
问题(18651)
图书(17800)
理论(17476)
(16526)
科技(16394)
实践(16079)
(16079)
(16034)
现代(15494)
技术经济(15240)
共检索到50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荣宝  郑雪  陈美招  唐晓莲  李爽  
随着"三权分置"制度试点的推行,耕地保护从"二权"向"三权"的转变过程中,权利主体的增加增大了耕地保护的矛盾与冲突。明确各主体的权能范围,分析"三权分置"下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对等机制成为必要,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万春  
我国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由于制度缺陷、人为行为、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带来耕地生态安全风险日趋加剧、粮食安全风险凸现、农民利益损失风险比较突出等问题。建立协同高效的制度体系,是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绩效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必须从战略性、动态性、城乡一体性入手,形成市场化主导下充分发挥政府有效调控作用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风险防范机制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杨莲芳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创新,旨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农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除退出和互换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等流转仅限于承包地的经营权,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随着流转的全面展开,法律滞后将导致诸如非农化、非粮化与确权不确地、合同违约、农地过度集中等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风险。由此应当对农地三权分置政策予以法律规范化的三权分设,健全经营权主体准入制度,建立流入方农业生产经营资质审查制度,配套农地经营权主体经营内容监管制度,构建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并对具体法律条文的修改作出立法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制度性轮子。作为一项重大创新性制度安排,在稳慎推进改革中尤其要加强宅基地流转风险防范。本文通过揭示现行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农户权益保护不足的显性风险,以及"三权分置"后可能潜存的集体所有权主体权利失范、宅基地使用权永久丧失、农户资格权保障等隐性风险。为使宅基地流转风险降至最低,研究提出物权视角下宅基地流转的风险规避原则,同时,还应建立起风险防范的国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和集体内部监督机制,由此形成多元主体联动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彤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这次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延伸,为有效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保护耕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彤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这次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延伸,为有效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保护耕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志红  
中央已经定调农业用地经营制度"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改革举措正式实施之前,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防范风险、扬利去弊。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地方政府的"为"与"不为"处理好引导适度规模经营与确保耕者有其田的关系,是防范改革风险的关键;在改革实施上通过授权并规范"试点"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是改革稳步有序推进的根本保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国平  
基于农户有限理性和幸福最大化目标,利用国家统计局微观数据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开数据,对"三权分置"下影响农户流转耕地的决策和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引入了迄今实证文献较少或尚未考察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农户劳动力结构、农机投入、农业经营组织、农业保险、交通条件、水源、农产品市场、村干部特征等。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劳动力占比显著正向影响流出耕地;农机数量和参加农业保险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参加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村交通条件对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镇交通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水源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乡镇商品市场个数、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村干部年龄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负向影响,但村干部受教育程度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柳清  王越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合理确定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假设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法,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模型,测算耕地发展权价值大小,进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1)巴彦县耕地总面积约1/5可以满足该区域的自身粮食需求,其余约4/5为耕地盈余面积,耕地发展权总价值最高为303.72亿元;(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限制区域耕地转为他用,国家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3)对无法完成耕地"占一补一",委托区域代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购买区域耕地发展权;(4)对确需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区域耕地,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探索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首先必须明确该机制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才能准确把握机制建设的方向,指导建设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胡海波   唐敏   唐洋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为此很有必要开展耕地保护审计。本文通过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审计情况,并引入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三大审计主体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同机理,最后提出进行制度保障机制、国家审计主导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成果共享机制以及信息技术支撑机制五大机制建设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臧俊梅  张文方  李景刚  
耕地保护问题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耕地异地代保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在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省区,"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何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又保证区域间公平高效地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农地发展权的视角,以农地发展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载体,构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下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图以农地发展权的产权手段来解决"异地指标调剂"的跨区域耕地保护问题,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绪平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钟太洋  张兴榆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格  盛业旭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一种激励机制,是对长期以来耕地保护制度侧重约束机制的弥补。健全的制度环境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应从界定明晰的农地产权边界、建立科学的耕地价值体系以及耕地保护补偿立法等营造其运行的内部制度环境;从树立正确的耕地保护责任观、改革财税体系、完善政绩考核以及改革征地制度等营造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