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8)
2023(5274)
2022(4660)
2021(4308)
2020(3486)
2019(7303)
2018(7263)
2017(13835)
2016(7374)
2015(7831)
2014(7303)
2013(6704)
2012(5776)
2011(5142)
2010(5143)
2009(5128)
2008(4663)
2007(3838)
2006(3409)
2005(3133)
作者
(18253)
(15242)
(15164)
(14478)
(9653)
(7312)
(6766)
(5848)
(5656)
(5357)
(5217)
(5131)
(4795)
(4722)
(4721)
(4535)
(4489)
(4480)
(4437)
(4383)
(3730)
(3655)
(3499)
(3472)
(3397)
(3364)
(3284)
(3282)
(3065)
(3009)
学科
(26179)
经济(26153)
管理(20610)
(19637)
(16750)
企业(16750)
(8867)
方法(8733)
土地(8593)
(7834)
数学(7405)
数学方法(7283)
(6941)
中国(6824)
(6655)
业经(6516)
农业(5706)
地方(5630)
(5449)
财务(5433)
财务管理(5424)
企业财务(5110)
(4542)
贸易(4538)
(4466)
(4414)
银行(4410)
(4388)
经济学(4385)
问题(4376)
机构
学院(92544)
大学(88841)
管理(35290)
(33969)
经济(33167)
理学(29955)
理学院(29629)
管理学(29044)
管理学院(28877)
研究(28392)
中国(23642)
(18654)
科学(17532)
(16489)
(15487)
(14788)
中心(14041)
业大(13709)
(13640)
财经(12981)
(12266)
研究所(12242)
师范(12160)
农业(12096)
(11745)
(11705)
北京(11025)
(10882)
技术(10145)
经济学(9989)
基金
项目(61814)
科学(48850)
研究(46754)
基金(44221)
(38335)
国家(38001)
科学基金(32921)
社会(29685)
社会科(28107)
社会科学(28098)
(25032)
基金项目(23172)
教育(21542)
自然(21000)
(20767)
自然科(20493)
自然科学(20487)
编号(20443)
自然科学基金(20092)
资助(17192)
成果(15642)
重点(13942)
课题(13679)
(13347)
(13306)
(13189)
(12472)
创新(12410)
(12081)
项目编号(12045)
期刊
(41766)
经济(41766)
研究(25008)
中国(21809)
(15176)
(13875)
科学(13315)
管理(13204)
学报(12644)
教育(10555)
农业(10054)
大学(9580)
业经(9435)
(9346)
金融(9346)
学学(9115)
技术(7624)
经济研究(6480)
财经(6121)
(5321)
问题(5166)
国土(5092)
资源(5056)
(4821)
土地(4730)
科技(4644)
商业(4640)
(4564)
财会(4335)
现代(4289)
共检索到14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禺涵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三权分置"改革下的土地经营权登记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应当具备物权性质,应当进行不动产权利登记;(2)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决定其不动产登记该如何进行,对土地经营权做怎样的不动产登记,又能直接反映出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性质。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土地的他项权利。为保证"三权分置"改革目标实现,亦当将土地经营权视作土地使用权性质,并进行不动产首次登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禺涵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三权分置"改革下的土地经营权登记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应当具备物权性质,应当进行不动产权利登记;(2)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决定其不动产登记该如何进行,对土地经营权做怎样的不动产登记,又能直接反映出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性质。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土地的他项权利。为保证"三权分置"改革目标实现,亦当将土地经营权视作土地使用权性质,并进行不动产首次登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构建于特殊国情之上,"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而设立,并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其权能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的消灭与设立,亦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与分离,是农地权利的基本存在形式。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是公示农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应当予以充分重视。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以户为单位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呈现小农性、封闭性,与市场机制相背离。"三权分置"的提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提供了契机,得以对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功能解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构建于特殊国情之上,"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而设立,并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其权能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的消灭与设立,亦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与分离,是农地权利的基本存在形式。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是公示农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应当予以充分重视。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以户为单位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呈现小农性、封闭性,与市场机制相背离。"三权分置"的提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提供了契机,得以对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功能解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从土地登记角度来看,"三权分置"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置。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需要在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基础上全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经营者权益,稳定土地经营关系,防范控制金融风险,可将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负担的土地经营权纳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中的其他土地权利登记范畴予以登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对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性质存在"物权说"和"债权说"等不同观点。从法律规定背后的经济关系分析,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一种土地租赁关系,土地经营权本质上是一种土地租赁权,属于债权性质的权利。对土地经营权进行登记是对土地租赁权的一种物权化保护方法,这种登记加强了特殊情形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保护效力,但是,这种登记并没有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债权属性。完善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可以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土地经营权登记方式;区分土地经营权转让和转租,对通过转让取得的符合条件的土地经营权予以登记;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把土地经营权登记纳入城乡不动产统一登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申惠文  
农村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并对土地经营权进行准确的定位。2014年12月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依照本条例办理登记"。在不动产登记视角下,土地经营权属不属于"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内涵和性质如何?笔者拟对一些相关内容进行探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孟光辉  
抵押登记是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试点中的重要环节,但实践中困难重重。在农户独立行使权利的配套制度缺位、租金债权与抵押物权时常产生冲突并且农作物的物权属性不清晰的现实条件下,合理科学地界定抵押登记机构的公权与私权界限,确立形式审查为主的审查标准,准确把握主债权金额、抵押期限、超范围抵押等实体内容的内涵,厘清相关理论认识模糊之处,是破解当前抵押登记瓶颈,确保试点区域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成功的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书萍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适度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在打破土地对人的束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土地碎片化状况、丰富土地经营主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有偏差、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土地非农化经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困境。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宣传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强化对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娟  张笑寒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引入 ,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 ,农户对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 ,农村土地交易费用越低。因而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的要求 ,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建设 ,以彻底实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攀  
核心提示为适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及其产权保护的要求,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确权登记的方法和路径,通过实践,暴露出一系列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登记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围,通过标注的方式合理区分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增加不动产登记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