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2)
- 2023(15642)
- 2022(13523)
- 2021(12855)
- 2020(10578)
- 2019(24158)
- 2018(24038)
- 2017(46159)
- 2016(25277)
- 2015(28406)
- 2014(28550)
- 2013(27769)
- 2012(25410)
- 2011(22800)
- 2010(22644)
- 2009(21012)
- 2008(20580)
- 2007(17872)
- 2006(15930)
- 2005(14253)
- 学科
- 济(95983)
- 经济(95846)
- 管理(78149)
- 业(71506)
- 企(60977)
- 企业(60977)
- 方法(40888)
- 数学(34610)
- 数学方法(34150)
- 财(28745)
- 农(27427)
- 中国(25316)
- 业经(23946)
- 制(23203)
- 学(22586)
- 地方(20482)
- 务(18575)
- 财务(18498)
- 财务管理(18460)
- 农业(18101)
- 企业财务(17528)
- 理论(17061)
- 和(15913)
- 体(15818)
- 贸(15700)
- 银(15699)
- 贸易(15690)
- 银行(15660)
- 环境(15618)
- 技术(15267)
- 机构
- 大学(352570)
- 学院(350837)
- 管理(140043)
- 济(133086)
- 经济(129897)
- 理学(120340)
- 理学院(118945)
- 管理学(116942)
- 管理学院(116275)
- 研究(114393)
- 中国(87187)
- 京(76026)
- 科学(71161)
- 财(65697)
- 所(56454)
- 农(54645)
- 中心(53209)
- 江(52877)
- 业大(52011)
- 财经(51652)
- 研究所(51058)
- 北京(47850)
- 范(47354)
- 师范(46959)
- 经(46685)
- 州(42853)
- 农业(42489)
- 院(42374)
- 经济学(38981)
- 财经大学(38249)
- 基金
- 项目(239468)
- 科学(188110)
- 研究(178115)
- 基金(172674)
- 家(149621)
- 国家(148352)
- 科学基金(127719)
- 社会(110808)
- 社会科(104784)
- 社会科学(104755)
- 省(93631)
- 基金项目(92464)
- 自然(82831)
- 教育(81597)
- 自然科(80831)
- 自然科学(80813)
- 自然科学基金(79338)
- 划(78714)
- 编号(74580)
- 资助(69487)
- 成果(61370)
- 重点(53177)
- 部(52334)
- 课题(50848)
- 发(50172)
- 创(49635)
- 制(46755)
- 创新(46273)
- 项目编号(46110)
- 科研(45208)
共检索到522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构建于特殊国情之上,"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而设立,并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其权能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的消灭与设立,亦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与分离,是农地权利的基本存在形式。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是公示农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应当予以充分重视。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以户为单位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呈现小农性、封闭性,与市场机制相背离。"三权分置"的提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提供了契机,得以对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功能解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构建于特殊国情之上,"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而设立,并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其权能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的消灭与设立,亦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与分离,是农地权利的基本存在形式。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是公示农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应当予以充分重视。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以户为单位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呈现小农性、封闭性,与市场机制相背离。"三权分置"的提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提供了契机,得以对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功能解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禺涵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三权分置"改革下的土地经营权登记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应当具备物权性质,应当进行不动产权利登记;(2)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决定其不动产登记该如何进行,对土地经营权做怎样的不动产登记,又能直接反映出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性质。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土地的他项权利。为保证"三权分置"改革目标实现,亦当将土地经营权视作土地使用权性质,并进行不动产首次登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禺涵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三权分置"改革下的土地经营权登记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权应当具备物权性质,应当进行不动产权利登记;(2)土地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决定其不动产登记该如何进行,对土地经营权做怎样的不动产登记,又能直接反映出它的法律地位和权利性质。研究结论:在中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土地的他项权利。为保证"三权分置"改革目标实现,亦当将土地经营权视作土地使用权性质,并进行不动产首次登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旭 田梦婕 沈传河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对土地经营权抵押养老保险进行制度框架和结构上的创新设计。研究方法是建立以保险公司为实施主体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养老保险制度,并提出制度运行的框架和结构。同时,保险公司将受让土地经营权的农业公司缴纳保费的现金流收入进行证券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抵押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巩固,同时保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有所提高,风险得到了有效转移。研究结论:以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实施主体,可以实现对土地经营权抵押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上的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和权益证券方法可以实现对该保险结构上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虹 许玲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农地权属争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登记效力,明确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制定《集体土地登记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权利化和市场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朝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提出将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制度。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法律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对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制度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根成 蒋院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土地承包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退出制度 完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运来 尹晓荔
商事设立登记 ,是当事人为取得商主体资格 ,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登记申请 ,登记主管机关予以核准并登记注册的行为过程。我国商事设立登记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条件和程序两个方面。完善措施包括 :一方面 ,完善条件的规定 ,包括完善对投资人资格、商号、资本、行业和经营范围的规定 ;另一方面 ,完善程序的规定 ,包括统一整体程序设置和完善对审批、申请、审查、登记、公告等具体程序的规定
关键词:
商事设立登记 缺陷 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关良 陆春明 蒋青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实行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为效力原则的二元体系。现行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制度,其弊大于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登记制度的可供选择方案有三种,本文研究赞同其中的第三种方案。同时,提出了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采用登记要件主义的转让制度配套改革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
家庭承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 转让 登记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对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性质存在"物权说"和"债权说"等不同观点。从法律规定背后的经济关系分析,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一种土地租赁关系,土地经营权本质上是一种土地租赁权,属于债权性质的权利。对土地经营权进行登记是对土地租赁权的一种物权化保护方法,这种登记加强了特殊情形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保护效力,但是,这种登记并没有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债权属性。完善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可以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土地经营权登记方式;区分土地经营权转让和转租,对通过转让取得的符合条件的土地经营权予以登记;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把土地经营权登记纳入城乡不动产统一登记。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权利性质 登记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