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0)
2023(13668)
2022(12093)
2021(11453)
2020(9560)
2019(21637)
2018(21762)
2017(42025)
2016(22820)
2015(25543)
2014(25139)
2013(24700)
2012(22415)
2011(20212)
2010(20231)
2009(18870)
2008(17897)
2007(15667)
2006(13871)
2005(11873)
作者
(64156)
(53710)
(53075)
(50289)
(33703)
(25702)
(23855)
(21134)
(20254)
(18817)
(18134)
(17946)
(16619)
(16562)
(16307)
(16254)
(16070)
(15670)
(15268)
(15109)
(13363)
(13047)
(12884)
(12326)
(11949)
(11917)
(11875)
(11734)
(10810)
(10601)
学科
(88937)
经济(88833)
(69372)
管理(62545)
(48340)
(48259)
企业(48259)
方法(38277)
数学(33130)
数学方法(32746)
农业(32208)
业经(23830)
中国(22192)
(21405)
(19269)
地方(18907)
(17788)
(15425)
贸易(15414)
(14977)
理论(14150)
技术(13858)
环境(13627)
(13589)
财务(13523)
财务管理(13493)
(13110)
(12947)
(12943)
银行(12912)
机构
学院(316700)
大学(312939)
管理(129141)
(122835)
经济(120120)
理学(112714)
理学院(111552)
管理学(109642)
管理学院(109099)
研究(102312)
中国(77597)
(68665)
(65664)
科学(65305)
业大(54384)
(53068)
农业(52810)
(51143)
中心(48008)
研究所(46709)
(46056)
财经(43030)
(41885)
师范(41547)
北京(40592)
(39260)
(37380)
(36430)
经济管理(35407)
经济学(34244)
基金
项目(221417)
科学(173966)
研究(164129)
基金(160090)
(139062)
国家(137828)
科学基金(118620)
社会(102198)
社会科(96294)
社会科学(96269)
(87445)
基金项目(86288)
自然(77539)
自然科(75684)
自然科学(75669)
自然科学基金(74308)
教育(74184)
(72809)
编号(69866)
资助(64432)
成果(55265)
重点(48725)
(48664)
(47367)
课题(45933)
(45931)
创新(42683)
科研(42107)
教育部(41324)
人文(41126)
期刊
(138004)
经济(138004)
研究(87834)
(69534)
中国(60332)
学报(50715)
科学(47453)
农业(47377)
管理(42474)
大学(38763)
(38454)
学学(36724)
教育(34082)
业经(29113)
(27921)
金融(27921)
技术(26395)
(22705)
财经(19567)
经济研究(19360)
问题(18881)
图书(16867)
(16685)
(16552)
科技(15668)
资源(15320)
理论(15250)
技术经济(14733)
农业经济(14710)
农村(14579)
共检索到454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国平  
基于农户有限理性和幸福最大化目标,利用国家统计局微观数据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开数据,对"三权分置"下影响农户流转耕地的决策和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引入了迄今实证文献较少或尚未考察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农户劳动力结构、农机投入、农业经营组织、农业保险、交通条件、水源、农产品市场、村干部特征等。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劳动力占比显著正向影响流出耕地;农机数量和参加农业保险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参加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村交通条件对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镇交通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正向影响流入耕地;水源条件显著负向影响流出耕地;乡镇商品市场个数、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村干部年龄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负向影响,但村干部受教育程度对村民流出与流入耕地都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彤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这次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延伸,为有效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保护耕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彤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这次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延伸,为有效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保护耕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王荣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结构、生成逻辑与原创性贡献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理论。新时代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理论因循“往哪改、改什么、谁来改、怎么改”的思维逻辑,构建了以“道路方向论、中心任务论、主体作用论、策略方式论”为内涵的农村土地制度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情与农情”的现实情境、“人地分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矛盾演化”的客观规律、“国家、集体与农民利益协调与联动发展”的价值目标综合集成的结果。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理论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特色小农与农业现代化衔接、土地经营权有序资本化、构筑国家集体个人联动发展的“真实共同体”等方面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以雷州半岛为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75%的农户存在耕地转入或耕地转出行为;(2)影响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农业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耕地破碎度、耕地质量、对耕地抛荒的处理、耕地产权认知和惠农政策;针对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耕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农户耕地转入的数量和价格、农户耕地转入的方式和来源、转入耕地的原因、意愿和主要用途等,可得出如下结论:当前,一些地方农户转入耕地的"非粮化"现象比较突出,应客观看待耕地流转租金收入的"双刃剑作用";审慎权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支持兼业农户的关系,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放到社区亲和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进一步引导农户利用耕地流转合同保护耕地流转的合法权益,发挥农场类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朱奎  
在"三权分置"背景下,研究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及流转价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地流转中承包户和经营户的价格博弈,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Hurwicz准则求得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然后以农地流转较为成熟的江苏省典型区域为例进行价格测算和验证,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情况,说明本文关于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农地流转市场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龙颖  吴萍  
通过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对于调动农户耕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对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及驱动力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之中,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将是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主流研究方法,时间序列的跟踪调研会应得到重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农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剖析该政策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形成机理,优化中国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流转决策3个潜变量、情景因素等19个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分析,最后对不同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机制和不同试点区域的农户进行多群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流转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能反映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流转决策的因子分别是"认为该政策能够稳定土地产权""对政策内涵的了解程度"和"采取主动措施准备土地流转"。②村级土地产权安全性、农户流转经历和主观规范等情景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流转决策有间接影响。③"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形成机理在不同类型农户间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别化的激励措施,以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并通过积极探索"三权"分置的多种实现形式,激励农户进一步做出帕累托改进的流转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涛   杨盛梅   张鹏  
中国宅基地的流转正经历快速的发展。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探索宅基地流转前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运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发现,在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了解农民诉求、考虑各地经济发展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荣宝  郑雪  陈美招  唐晓莲  李爽  
随着"三权分置"制度试点的推行,耕地保护从"二权"向"三权"的转变过程中,权利主体的增加增大了耕地保护的矛盾与冲突。明确各主体的权能范围,分析"三权分置"下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对等机制成为必要,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