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8)
- 2023(17229)
- 2022(14696)
- 2021(13717)
- 2020(11677)
- 2019(26340)
- 2018(26445)
- 2017(50274)
- 2016(27741)
- 2015(31397)
- 2014(31468)
- 2013(30865)
- 2012(28858)
- 2011(26254)
- 2010(26797)
- 2009(25333)
- 2008(25493)
- 2007(23660)
- 2006(21112)
- 2005(19088)
- 学科
- 济(112369)
- 经济(112226)
- 业(86762)
- 管理(84067)
- 企(64619)
- 企业(64619)
- 农(52198)
- 方法(43381)
- 数学(37390)
- 数学方法(36970)
- 农业(34409)
- 中国(32737)
- 财(31833)
- 业经(29947)
- 制(29143)
- 学(23430)
- 地方(22735)
- 技术(22455)
- 银(20909)
- 银行(20863)
- 贸(20393)
- 贸易(20379)
- 体(20127)
- 行(19956)
- 易(19829)
- 务(18701)
- 财务(18646)
- 财务管理(18586)
- 融(18411)
- 金融(18403)
- 机构
- 学院(398703)
- 大学(395024)
- 济(161611)
- 经济(157882)
- 管理(150070)
- 研究(134246)
- 理学(127132)
- 理学院(125746)
- 管理学(123594)
- 管理学院(122870)
- 中国(106815)
- 京(84361)
- 科学(81126)
- 农(80154)
- 财(79833)
- 所(68916)
- 江(65052)
- 中心(63783)
- 业大(62107)
- 农业(61975)
- 研究所(61467)
- 财经(61316)
- 经(55242)
- 北京(53153)
- 范(51738)
- 州(51203)
- 师范(51198)
- 经济学(48460)
- 院(48020)
- 省(44841)
- 基金
- 项目(252717)
- 科学(197704)
- 研究(189297)
- 基金(179778)
- 家(156093)
- 国家(154637)
- 科学基金(131421)
- 社会(118697)
- 社会科(112071)
- 社会科学(112038)
- 省(101775)
- 基金项目(95304)
- 教育(87259)
- 划(84183)
- 自然(82416)
- 自然科(80405)
- 自然科学(80382)
- 编号(79391)
- 自然科学基金(78990)
- 资助(71910)
- 成果(65709)
- 重点(56985)
- 部(56150)
- 创(56010)
- 课题(55654)
- 发(55129)
- 创新(51776)
- 制(50229)
- 性(48435)
- 国家社会(48391)
- 期刊
- 济(191412)
- 经济(191412)
- 研究(120080)
- 中国(92280)
- 农(79393)
- 财(64382)
- 学报(62531)
- 科学(57582)
- 管理(55318)
- 农业(53193)
- 大学(48048)
- 教育(47755)
- 学学(45169)
- 融(43281)
- 金融(43281)
- 技术(36275)
- 业经(35666)
- 财经(30661)
- 经济研究(28192)
- 业(27224)
- 经(26420)
- 问题(26154)
- 版(21458)
- 技术经济(20262)
- 科技(19440)
- 贸(19260)
- 理论(18834)
- 图书(18752)
- 商业(18088)
- 世界(18078)
共检索到622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体系,既创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又避免了农地改革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级分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因此得以"再次创新"。这种新型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既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促进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更活化了我国农地经营权,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需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春荣 王冰
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 ,两种不同用途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 :激而不活的农地流转与禁而不止的建设用地流转。集体所有制是农地和建设用地共同的产权基础 ,其固有缺陷 ,如“内公外私”、产权主体不明、权利束残缺等造成土地使用权交易成本高昂 ,构成了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共同障碍 ;其产权制度的显著差异产生对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不同激励 ,从而形成土地流转状况的强烈反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建设用地流转 产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贾生华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多数地区相继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奔小康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进一步改革农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村基层的实践探索也丰富多彩。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来看,单纯研究解决农地制度改革问题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玉波
研究目的:以制度创新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切入点、路径、动力所在及关键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应该重点放在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和完善上;以土地承包制度的改善为基本切入点;以增强集体土地的要素作用、促进集体土地产权流动为基本目的;其关键点在于区分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集体土地 产权 制度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士俊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诱致性 强制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何超群
近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原因在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有效途径,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全宝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演变:第一次是解放初期的土改时期,实行的是均田私有制;第二次是合作化时期,实行的仍然是土地私有制,但两权分离,所有权属农户,使用权归合作社;第三次是公社化时期,实行集体所有制,即土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产权 物权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贾生华(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原则谈到农村集体土地,人们自然会想到耕地等农业用地,这是不全面的。就面积而言,以各类“四荒”土地为主的后备土地资源比农地还要大。从资产价值来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离 改革构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市场化配置杨继瑞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深层基础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创新目标模式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因此,有必要根据现代土地产权理论的运作机理,促进农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唯希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农场化经营趋势,家庭农场适应规模经济要求,代表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服务于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然要求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根据山东省潍坊及德州地区家庭农场的调研情况,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难题,农民土地产权效力弱的状况急需改善。"三权分置"政策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依照产权细分和促进土地产权交易的路径进行制度完善,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禹宏 杨凯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从土地所有权中的分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权分离模式下的农地政策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既定政策的"三权分置"将是农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但在现实实践之中,作为"三权分置"政策基础的权能分离理论,是源于西方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概念,无法对我国"农地三权"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无法有效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推进。为此,应当在坚持农地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对承包权及经营权进行清晰的权利界定,强化承包权为成员权,并创设经营权为物权,从而实现在稳定承包权的同时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兰世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的重要性高于全社会的任何制度。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设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土地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高效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流转机制完善 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建功
作者分析了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认为改革现行集体土地制度的思路是: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规范集体土地产权界区,界定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扩大农民耕作自主权,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变土地承包制为租赁制。
关键词:
集体土地 主权 租赁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