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9)
2023(15553)
2022(13066)
2021(12189)
2020(10038)
2019(22390)
2018(22191)
2017(41379)
2016(22974)
2015(25448)
2014(25152)
2013(24867)
2012(23335)
2011(21039)
2010(21390)
2009(19953)
2008(19855)
2007(17687)
2006(16031)
2005(14772)
作者
(66615)
(55924)
(55268)
(52764)
(35197)
(26959)
(24825)
(21431)
(21158)
(20125)
(19244)
(18648)
(17931)
(17921)
(17855)
(16931)
(16444)
(16315)
(16087)
(16013)
(14109)
(14096)
(13588)
(12965)
(12611)
(12538)
(12486)
(12438)
(11564)
(11167)
学科
(94180)
经济(94064)
(67880)
管理(60161)
(48821)
(45251)
企业(45251)
(35032)
农业(32524)
中国(31192)
方法(30566)
地方(26407)
数学(26201)
数学方法(25877)
业经(24863)
(24320)
(19532)
(18223)
银行(18182)
(17499)
(17193)
金融(17191)
(17147)
(16223)
财务(16189)
财务管理(16124)
(16035)
贸易(16022)
(15997)
(15493)
机构
学院(318552)
大学(312866)
(132029)
经济(129206)
研究(120320)
管理(113163)
理学(95581)
理学院(94459)
中国(93019)
管理学(92727)
管理学院(92167)
(74312)
科学(73555)
(68294)
(67708)
(63735)
农业(57302)
研究所(56890)
中心(54451)
业大(52679)
(52054)
财经(49203)
(44563)
(43537)
师范(43021)
北京(43001)
(42635)
(41898)
(40802)
经济学(39376)
基金
项目(204565)
科学(159426)
研究(151157)
基金(145310)
(128461)
国家(127260)
科学基金(106626)
社会(95279)
社会科(89867)
社会科学(89841)
(82485)
基金项目(75652)
教育(68687)
(68665)
自然(67152)
自然科(65555)
自然科学(65534)
自然科学基金(64349)
编号(62142)
资助(59185)
成果(51938)
(49578)
重点(47113)
(45040)
课题(44650)
(42689)
(40916)
创新(39925)
发展(39469)
国家社会(39302)
期刊
(162630)
经济(162630)
研究(102278)
中国(78602)
(75769)
(55696)
学报(54614)
农业(50929)
科学(48982)
管理(41771)
大学(41555)
教育(39981)
学学(39323)
(37570)
金融(37570)
业经(30838)
技术(26510)
(25649)
经济研究(25208)
财经(24750)
问题(21548)
(21409)
(17995)
世界(17097)
农村(15998)
(15998)
农业经济(15310)
(15096)
业大(14882)
经济问题(14672)
共检索到51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陈晓枫  翁斯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近年来我国农村开展的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财产性收入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追溯了"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演变,剖析了农村土地权利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认为当前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多样化,土地流转收益、房租和集体资产股份分红等收入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崔佳慧  
我国农民在“三权”分置过程中实现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农民的转型趋势和面临的困境是:转型中阶层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社会公平受到挑战;由“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已成必然,但面临的制度瓶颈难以打破;农民市民化是大部分农民转型的最终归宿,但土地规模经营“触顶”对农民转型形成挑战;新型知识化农民正逐步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但农村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民转型的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坦  
现代教育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王坦8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间政治经济竞争的加剧,世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又一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与前几次改革相比,这次改革其牵动面之广,涉及内容之宽,讨论问题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员之...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广辉  张建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破解"两权分离"产权制度下的权能困境,提高宅基地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其财产权能实现,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在厘清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宅基地"三权"分别通过所有权虚位权能实现、资格权潜在价值显化、使用权多元化流转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面临着所有权虚位权能实现"难"、资格权潜在价值显化过程"杂"、使用权多元化流转遇"阻"等现实困境。为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激发所有权实现动能,激活资格权潜在价值,畅通使用权流转通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兰屏  唐秀元  
切实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是解决"隐性贫困"的有效途径。党和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三权分置"政策和文件,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提供了可能,为提高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创造了途径。基于现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三权分置"下农地使用现状及问题,以及"三权分置"下现有模式、运行效果和应用困境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产权链+供应链"的角度,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农户"多方合作的财产性收入扶贫模式,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实现"精确帮扶"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可  刘鸿渊  赵彬茹  
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川开展了包括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等改革试点。各试点单位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农民参与改革的热情高,确权颁证进展顺利,产权交易体系初步建立,已经可以总结提炼出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业共营制、引进旅游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具有普遍意义、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但由于存在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财产权转化为财产性收入仍然困难、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仍然单一、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应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工作是非得失的评判标准,营造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的良好氛围;破除制度性障碍,为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宁  夏锋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江  李成东  张新春  
新型城镇化、内需、收入分配等诸多社会问题最终可归为一点就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当前,农民经营性收入不确定,工资性收入空间缩小,农民转移性收入不足等各种挑战使得农民持续增收进入困境。结合城镇化、内需等问题,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但可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而且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激发内需潜力。本文结合30多年来农村改革的轨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当前增加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性。结合当前财产性收入在我国农村的表现,论述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中国正面临乡村衰败、城镇化滞后、二元经济显著等问题,均田制已不再是财富公平分配的尺度。以推动城市繁荣和乡村振兴为目的,采用质性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构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分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并提出推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权分置"土地制度创新,化解土地所承载的经济职能和保障职能之间的冲突,致力于终止"内卷化"的小农经济,实现价值创造及增值方式的转变,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符合产权激励和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富全  赵序海  
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且在不断地发展。从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随着社会经济在发展、为了适应外部投资者的需要而发展,它以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发展为主,属于传统的需求端引导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供给侧改革思路也必将对未来会计发展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会计本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津孚  
一、研产集团及其特点 研产集团是指以研究开发机构为依托的多法人联合体。研产集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研究开发机构与生产企业一般是分开的,前者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后者专门从事生产。这种体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很低;另一方面研究开发得不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之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后,大大缓解了土地资源压力。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在具体操作中产生了很多难以确保农民基本权利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我国土地政策推行,也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增长的路径,以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红亮  张正华  
基于云南、贵州、山东和上海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分析,研究了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特别是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将直接影响到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租金收入渠道;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置换和开发模式也明显影响到边缘区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其他股息和红利三个方面的收入渠道。城市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处于城市化中期的边缘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实现有效置换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翔  陈斌  陈光贵  朱明  朱巍  
本文以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结合成都市崇州市、大邑县、青白江区的改革试点情况探索财政投入形成资产转化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模式。通过此模式赋予入社农民对财政投资形成资产的持股权和收益权,可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绩效,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带动产业发展。下一步,建议在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上加大探索力度、消除监管盲区、理顺资产权责关系,切实做好农业实验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