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32)
2023(21781)
2022(18015)
2021(16779)
2020(13606)
2019(31185)
2018(31065)
2017(58085)
2016(32252)
2015(36174)
2014(36361)
2013(34837)
2012(31971)
2011(28801)
2010(28912)
2009(26018)
2008(25108)
2007(22101)
2006(19663)
2005(17645)
作者
(89343)
(74221)
(73579)
(70298)
(47057)
(35467)
(33706)
(28869)
(28453)
(26470)
(25233)
(25107)
(23640)
(23481)
(23004)
(22812)
(21997)
(21786)
(21268)
(21123)
(18606)
(18198)
(17926)
(17015)
(16632)
(16569)
(16490)
(16473)
(14875)
(14605)
学科
(128199)
经济(128065)
管理(85962)
(81605)
(66359)
企业(66359)
方法(50742)
数学(43480)
数学方法(42846)
中国(41718)
(36980)
业经(32967)
地方(31191)
(30204)
(27351)
(25237)
教育(25112)
农业(24888)
理论(23430)
(21737)
贸易(21720)
技术(21029)
(21013)
(20838)
银行(20794)
(20008)
(19981)
金融(19978)
环境(19636)
(19626)
机构
大学(440271)
学院(439517)
(171778)
经济(167865)
管理(166747)
研究(153617)
理学(143232)
理学院(141552)
管理学(138869)
管理学院(138042)
中国(111555)
(96083)
科学(93626)
(79529)
(76361)
(69637)
研究所(69340)
中心(68897)
(67214)
(67143)
师范(66572)
业大(63166)
财经(62395)
北京(61397)
(56759)
(56489)
(54227)
师范大学(54003)
农业(53740)
经济学(51303)
基金
项目(296998)
科学(234704)
研究(224426)
基金(211318)
(183448)
国家(181754)
科学基金(156050)
社会(139965)
社会科(132435)
社会科学(132402)
(117624)
基金项目(110939)
教育(107908)
(99653)
自然(98587)
自然科(96298)
自然科学(96277)
自然科学基金(94491)
编号(93951)
资助(85644)
成果(77745)
重点(67833)
课题(67196)
(67036)
(65742)
(61866)
创新(57498)
项目编号(57135)
国家社会(57039)
教育部(56942)
期刊
(193796)
经济(193796)
研究(137857)
中国(97267)
教育(77305)
学报(66757)
(64282)
管理(63064)
科学(61852)
(59855)
大学(52287)
学学(47669)
农业(44329)
技术(43458)
(39246)
金融(39246)
业经(33499)
经济研究(30691)
财经(30078)
(25962)
问题(25254)
图书(24857)
(23177)
职业(21223)
科技(20313)
(20041)
论坛(20041)
技术经济(20029)
(19826)
理论(19545)
共检索到668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兰  邓映峰  
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岗位职责由原先单一、局部向全面、复合的趋势变化。“三教”改革作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教师改革为主导,以教材改革为载体,以教法改革为媒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胜任能力的供需契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基本匹配,不断缩减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真正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胡方霞  耿爱文  
"三教"改革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能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路径转变、建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凸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征、激活职业教育的资源禀赋、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信度,做出突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三教"改革的路径:在观念层面,以教育生态系统观,协调"三教"改革的多元要素;在目标层面,以专业契合为标杆,确立"三教"改革的质量目标;在行动层面,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提升"三教"改革的要素禀赋;在结果层面,以技能迁移水平为准绳,评价"三教"改革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海舟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条件的不断完善,以“教师、教材、教法”为代表的“三教”改革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高质量内涵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持续推进职业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着教师信息素养意识不强、教材内容体系陈旧、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等现实困境。数字时代“三教”改革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数字技能培养,提升教师智能教学胜任力;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适应的教材体系;探索特色教法实践,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藉此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满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波  郑永进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丹  王萌萌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字化思维与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产教融合精准对接;普职课程双向融通;参与主体多元开放。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为: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树立横纵融通的“大职业教育观”;打造开放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构建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因此,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数字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未来职业,提供“工作世界”的课程内容体系;立足社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强化数字化院校建设,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青山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进入了数字化阶段。从国家战略、政策要求、经济社会、国际趋势、技术条件等维度梳理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从教育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评价方式、治理理念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按照“硬件建设是基础、数治理念是保障、专业升级是方向、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师素养是关键”的逻辑主线,分析了数字化赋能过程中校园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资源开发、理念提升、投入保障等六个关键控制点,从个性化、社会化、泛在化、网格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表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新百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为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路径,这就是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之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教”协同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的社会变革现象,在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技术赋能的理性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质量与效益两个维度上达到优质状态,并更为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过程。据此,数字化转型锚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建设的内容要素,遵循以数字在场为技术前提、以人的逻辑为技术边界、以区域适配为技术条件的技术原则,通过技术联动与技术强教育的赋能机制,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育人品质、资源聚集、优化治理、跨界服务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未来,要在恪守数字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搭建集成数据平台、强化数字协同治理等数字技术赋能策略,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然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领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本文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和“双效”提升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数字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文化产业有高度的适配性,数字化通过效率提升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文化产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推进文化产业法治化与组织建设三方面,提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俞辰  刘大卫  
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以及高校就业质量的“助推器”。对高校而言,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数字管理赋能为基础,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以数字培训赋能为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以数字资源赋能为内涵,推进教育资源汇聚;以数字评价为保障,优化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全方位发力、全链条推动、全要素重构、全过程服务,推动师生乃至全社会就业观念的重塑和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的共享共建共进,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就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应用,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硕  杜德昌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作为新时代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保障"课堂革命"的顺利推进,对"课堂革命"的内涵进行梳理,从职教类型化、学生主体地位、职教吸引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以现存问题为导向,从课程思政、教学标准、教师队伍、校企合作,以及教师科研五个方面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怡   陈凤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随着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数字经济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农产品产业链经济附加值低、缺乏有效定位、绿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数字化赋能农产品产业链为主旨,探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路径,以助推农产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成达  
数字技术崛起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教育也进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阶段。依托数字技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但是对教育数字化改革做出的必要回应,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政策、价值、发展三个层面理解其内涵,并遵循类型教育的教育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开放化和管理决策清晰化三个显著特征,以数字化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为根据,从推动职业教育业务系统全方位重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行创新改造,提升职业教育供给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海婷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商行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商行应把握好数字金融发展规律,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