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7)
2023(6978)
2022(5804)
2021(5400)
2020(4669)
2019(10503)
2018(10396)
2017(19067)
2016(10702)
2015(11571)
2014(11828)
2013(11237)
2012(10438)
2011(9513)
2010(9513)
2009(8442)
2008(8422)
2007(7607)
2006(6632)
2005(6123)
作者
(30892)
(25856)
(25205)
(24431)
(16343)
(12347)
(11631)
(9842)
(9829)
(9457)
(8811)
(8671)
(8641)
(8289)
(8231)
(7970)
(7661)
(7593)
(7395)
(7312)
(6541)
(6412)
(6342)
(6059)
(5948)
(5675)
(5657)
(5643)
(5396)
(5295)
学科
(35633)
经济(35576)
管理(25637)
(23328)
(18955)
企业(18955)
方法(13258)
中国(11838)
数学(11196)
数学方法(10953)
(10774)
(10226)
(10047)
(9728)
地方(8365)
理论(7986)
(7847)
(7844)
金融(7840)
(7768)
银行(7742)
(7504)
业经(7444)
教育(6490)
农业(6297)
技术(6109)
(5769)
财务(5738)
财务管理(5719)
(5615)
机构
大学(140759)
学院(140445)
研究(54367)
(50051)
经济(48690)
管理(46124)
中国(39226)
理学(39142)
理学院(38544)
管理学(37474)
管理学院(37182)
科学(35111)
(31299)
(28651)
(28615)
研究所(26238)
(25821)
中心(24449)
(23350)
(22972)
师范(22672)
业大(22593)
农业(22581)
(20026)
北京(19682)
财经(19572)
技术(19378)
(18470)
师范大学(18198)
(17831)
基金
项目(95186)
科学(74195)
研究(69522)
基金(66775)
(60254)
国家(59719)
科学基金(49274)
社会(41602)
社会科(39263)
社会科学(39253)
(38390)
教育(34783)
基金项目(34185)
(33546)
自然(32104)
自然科(31427)
自然科学(31410)
自然科学基金(30835)
编号(28229)
资助(27594)
成果(25038)
重点(22740)
课题(22253)
(21109)
(20712)
(19729)
(19728)
创新(18453)
科研(18328)
计划(18289)
期刊
(56701)
经济(56701)
研究(44259)
中国(37121)
教育(29087)
学报(28519)
(26203)
科学(23414)
(21003)
大学(20889)
学学(19440)
管理(18397)
农业(17158)
(14600)
金融(14600)
技术(13352)
财经(10001)
经济研究(9832)
(9487)
业经(8874)
职业(8722)
(8678)
(8069)
业大(7775)
问题(7083)
(6806)
论坛(6806)
科技(6722)
农业大学(6490)
图书(6446)
共检索到223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玉成  
有着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合一"鲜明特性的职教师资,一直是现代职教发展的关键。大量专业教师的在职校本研修,更是新时期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关注点。"以专业育专才"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职教教师必须进行持续的在职研修,必须结合企业的生产服务,立足教学岗位,在下企实践和在校施教间不断流转,自觉演绎好教育者和生产实践者的双重角色。这种"三性合一"指向的跨界校本研修,急需培训者资源建设、研修课程开发和研修制度设计等相应的支持,从而以研修的教育性和生产实践性,来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的岗位胜任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玉成  
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承担专业教学、企业实践和社会培训的三种职责,切实履行好教师、技能大师和培训师的"三师合一"角色,做到"以专业育专才"。在明晰教师、企业和学校等三方面问题成因的前提下,构建"三师合一"指向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四有"模式,开创"三个结合"的研修通道,形成"师企校"的研修"三元合力",最终实现校本研修"回归教师本位、回归职业教育主场、回归教师工作世界"的"三个回归",不断发挥"三师合一"指向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孵化器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山艳  
职教师资问题关乎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足够数量、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是今后着力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了对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经费保障以及政策支持体系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晓琼  唐林伟  
乡村"一专多能"职教师资不仅要具有职业教育的"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持续学习等"多项"能力和素质,同时拥有"善乡愁、会乡技、懂乡知"的浓乡教育情怀和责任。培育"一专多能"教师对于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政府、企业、社会、高校与乡村职业学校的彼此相互合作,各子系统协调运行,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空间,从而促进乡村职业学校教师在原有专业能力基础上,以潜在能力为拓展点,将新知识、文化和技能不断融合,产生和提升新的"多种"能力,进而实现"一专多能"乡村职教师资培育系统的有效运行。而保障培育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以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指标动态化、评价方法灵活化为基本原则,通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伟宏  马建松  
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深层转变,职业学校应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训练与生产的"零距离",课堂与车间的"零距离",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适应现代技术工人培养的新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莉琴  王萌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发布了《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这一框架详细描述了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阶段与焦点领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操作参考。文章结合职教师资的职教性、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特点,借鉴ICT-CFT框架从五个层次能力需求与培养角度进行完整的职教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设计,以期提高我国职教师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灿国  刘琳  赵晓雨  
职教师资培养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教师+技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其基本框架包括以"学校+企业"模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标准+任务"模式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任务"模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产学研"模式为核心的科研体系,强调师能与技能培养并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卉  司治国  
教师网络研修的蓬勃发展对研修支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整体提升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水平,提出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理论框架,并对支持服务体系的五个核心功能子系统(需求分析子系统、活动支持子系统、资源与知识管理子系统、服务团队管理子系统、服务管理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案例进行分析,直观阐释了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教师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支持面向教师研修活动的服务;2支持教师网络研修知识服务;3以研修需求为导向,支持服务的动态调节,确保教师网络研修和研修服务的可持续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奇  赵铭  李宝梁  
通过调查分析,对职业院校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进行了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有效性验证。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得到职教师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键行动集合。根据职教师资的关键行动集合构建了其师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10项一级指标和31项二级指标,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广泛应用于指导职教师资培养和绩效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发现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还存在个体失衡、群体失衡与环境失衡等问题。为此,需要超越工业文明思维,遵循生态文明原则,以建构和谐共生立交桥为前提,坚持生命自主,消除生态位重叠,强化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培养,基于"互联网+"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从个体、群体、环境等层面积极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国良  徐珍珍  刘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培训类型和培训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应从完善符合职教师资特点的培训体系、构建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和完善培训激励相关机制入手,这些也是积极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晓燕  
关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来总结其特点,以期对我们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相匹配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有一点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为满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提高职教师资培训质量,本文探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职教师资培训领域,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组成的职教师资培训全面质量保障体系。以学员为中心开展培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培训质量,以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颖  成洁  刘彦文  
本文探析了职教师资能力的构建要素,结合开放性职教师资能力培养道路,提出并介绍了打造国内外师资能力建设合作平台,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构建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的理念与可行性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