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5)
- 2023(8747)
- 2022(7285)
- 2021(6636)
- 2020(5249)
- 2019(12040)
- 2018(11698)
- 2017(21231)
- 2016(11638)
- 2015(13268)
- 2014(13510)
- 2013(12891)
- 2012(11881)
- 2011(10577)
- 2010(11180)
- 2009(10239)
- 2008(9350)
- 2007(8521)
- 2006(7671)
- 2005(7084)
- 学科
- 济(43057)
- 经济(43014)
- 业(29958)
- 管理(29091)
- 企(25183)
- 企业(25183)
- 融(25110)
- 金融(25109)
- 银(22815)
- 银行(22800)
- 行(22162)
- 中国(20607)
- 地方(15076)
- 方法(13643)
- 业经(13245)
- 农(13188)
- 制(12744)
- 财(11953)
- 理论(11801)
- 数学(11231)
- 数学方法(11008)
- 中国金融(10940)
- 产业(10873)
- 教学(9164)
- 农业(9155)
- 务(8435)
- 财务(8408)
- 教育(8389)
- 财务管理(8386)
- 体(8104)
- 机构
- 学院(155041)
- 大学(149232)
- 济(59657)
- 经济(57986)
- 管理(52764)
- 研究(50863)
- 中国(45264)
- 理学(43405)
- 理学院(42902)
- 管理学(42017)
- 管理学院(41728)
- 京(31789)
- 科学(29537)
- 财(29534)
- 江(27065)
- 中心(26107)
- 所(25108)
- 农(23143)
- 州(22689)
- 财经(22439)
- 研究所(22276)
- 范(21883)
- 师范(21629)
- 技术(21168)
- 北京(20396)
- 经(20032)
- 业大(19960)
- 经济学(18867)
- 银(18862)
- 院(18765)
- 基金
- 项目(96062)
- 研究(77701)
- 科学(73450)
- 基金(62957)
- 家(53104)
- 国家(52542)
- 社会(45781)
- 科学基金(44792)
- 社会科(43420)
- 社会科学(43410)
- 省(42164)
- 教育(37506)
- 编号(34348)
- 划(33348)
- 基金项目(32716)
- 成果(28572)
- 课题(25844)
- 资助(25754)
- 自然(25683)
- 自然科(25048)
- 自然科学(25044)
- 自然科学基金(24582)
- 发(23283)
- 重点(22578)
- 年(22121)
- 创(21858)
- 项目编号(20720)
- 性(20435)
- 创新(20218)
- 部(19655)
共检索到257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可明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宁波工程学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对接汽车产业,积极探索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
“三园融合” 汽车产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玉光 张葵葵
2011年中国教育部与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及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推出了中德汽车职业教育项目(SGAVE),本文中以实践总结与描述为同行展示了该项目的教学风貌以及对其教学模式的一些思索。
关键词:
能力导向 实践导向 客户委托 学习情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秋丽 程勇
"双创"人才是以素质为根本,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双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产学研融合是高校提升实力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动力源泉,是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双创”人才 产学研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田锋社
本文简要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具体做法,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试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春明
针对我国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汽车产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专业建设个性化、培养目标个性化、合作机制个性化、培养模式个性化、课程改革个性化、育人环境个性化等人才培养策略,为有效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问题,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贺 李晓明 冯辉 齐红岩 李天来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依托学科优势,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核心,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从凝练培养目标和特色、将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院系设置紧密联系科研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园艺 一流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海涛 王艳丽
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等方式实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旅游类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的"1346"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然后介绍其在旅游类专业中的实施路径,为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武
目前,"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和就业衔接的一些问题,但也存在"课""证"分离、学校课程体系及配套教师对"课证融合"的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课证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课证融合中资格考证功利性强而忽略技能水平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财经类高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骨架清晰、体制健全、师生认知透彻、学生的能力和证书相匹配等方面做好设计。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课证融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姣娣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模式。文章在分析这一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践行的五大亮点:确定了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了"院企"合作、"院村"合作两类工学结合平台,实施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了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凯 刘正华
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都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旅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从高职院校旅游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与困境分析入手,剖析困境成因,提出新型"校企贯通、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丘聪 许志良 李春霞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是人才。针对高职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行企优质育人资源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不足,学生真项目技能训练不足”等问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索并创新实践了产教科“深融互助”体制机制,建设了混合所有制特色产业学院;以卓越“双师”培养为关键途径,通过构建“多模块分层级”课程体系,实施“联产承包”教学模式改革,有效破解了难题,取得显著育人成效,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华林 刘良华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模拟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 王文琴 费贤举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双优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多维空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内外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全过程一体化"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戴飞 姚水洪 邱惠萍
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护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培训效能不高等问题凸显,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带来严峻挑战。为破解难题,文章提出构建政校联动、行校联动、校校联动、校企联动的“四联动”协同机制,建立团队融合、课程融合、基地融合、技术融合的“四融合”产教融合机制,实施招生招工一体、中高职衔接一体、培养培训一体的“三个一体”育人综合改革,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荆宇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双元"培养为互动平台,把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贯通起来,系统构建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新的实现路径。"二元三体系"紧密衔接,逻辑递进,交互融通,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使农业高职教育供给能力、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