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9)
2023(6709)
2022(5715)
2021(5309)
2020(4266)
2019(8926)
2018(8792)
2017(15690)
2016(8590)
2015(9263)
2014(8918)
2013(8419)
2012(7489)
2011(6733)
2010(6672)
2009(6170)
2008(5699)
2007(4900)
2006(4154)
2005(3856)
作者
(22359)
(18351)
(18286)
(17467)
(11668)
(8920)
(8442)
(7083)
(6882)
(6395)
(6333)
(6274)
(5912)
(5760)
(5635)
(5599)
(5567)
(5560)
(5429)
(5214)
(4565)
(4452)
(4325)
(4243)
(4079)
(4073)
(4071)
(3949)
(3676)
(3642)
学科
(31725)
经济(31692)
管理(21068)
(16087)
(13928)
企业(13928)
地方(12568)
方法(10693)
中国(9792)
(8547)
业经(8417)
数学(8130)
数学方法(7937)
地方经济(7634)
理论(7002)
(6924)
教育(6869)
(6096)
农业(5808)
(5654)
教学(5573)
环境(5538)
(5210)
贸易(5199)
(5168)
产业(5062)
(4952)
(4437)
(4279)
金融(4277)
机构
学院(108445)
大学(105651)
管理(38398)
(37690)
研究(36801)
经济(36661)
理学(32891)
理学院(32349)
管理学(31556)
管理学院(31339)
中国(27262)
科学(24136)
(22584)
(19113)
师范(18967)
(18223)
(17806)
中心(17310)
(17045)
研究所(16669)
师范大学(15205)
(14931)
(14643)
业大(14168)
(14137)
技术(13941)
北京(13764)
财经(13015)
教育(12506)
(11850)
基金
项目(76012)
科学(60606)
研究(58845)
基金(52786)
(46044)
国家(45642)
科学基金(39167)
社会(36634)
社会科(34572)
社会科学(34569)
(31687)
教育(28020)
基金项目(27764)
(26881)
编号(25639)
自然(24166)
自然科(23619)
自然科学(23614)
自然科学基金(23121)
成果(20459)
资助(20128)
课题(18640)
(18271)
重点(18213)
(16367)
(16234)
(15572)
项目编号(15439)
创新(15150)
规划(15118)
期刊
(45928)
经济(45928)
研究(31584)
中国(27651)
教育(22245)
学报(15845)
科学(15386)
管理(14903)
(13790)
(12593)
大学(12014)
学学(10930)
技术(10028)
农业(9624)
业经(9246)
(8369)
金融(8369)
图书(7703)
经济研究(7429)
职业(6309)
资源(6280)
财经(5896)
(5880)
论坛(5880)
书馆(5708)
图书馆(5708)
(5587)
商业(5587)
科技(5525)
问题(5295)
共检索到16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贝  董雁  
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三喻文化”,包含正向学习、同辈学习与反向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前进,基于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工作场所学习应综合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尤其要重视传统上易于被忽略的反向学习。深入探讨基于“三喻文化”的成人工作场所学习的理论重构与有效策略,能够切实推进工作场所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潮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薇、杨现民等人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梳理了工作场所学习内涵的演化与转变,阐释了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并构建了基于学习元平台的虚实结合工作场所学习环境,最后通过实证案例研究验证了学习效果。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到注重个体之间的交互,再到强调组织中的学习过程,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学瑶  吴俊杰  
工作场所学习是低技能工人促进其职业技能提升及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一种适应活动,是主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正式的制度化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类。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对低技能工人技能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基于与同事交流形式的学习、工作场所的自主学习、质量圈三种学习形式对低技能工人技能提升作用明显。促进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应重构对低技能工人和工作场所学习的认识,厘清不同学习形态与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提升的关系,采用适切的学习形态提高低技能工人职业技能,依照系统分层、分阶段的思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书涵  
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研究领域,工作场所学习日益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工作场所学习:有效实践的策略》系统探讨了工作场所学习概念、工作场所学习策略、工作场所学习课程模式和工作场所学习的管理,有利于成人教育和学习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拓宽了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范畴和学术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凤巧  
同喻文化是指同辈群体之间相互传授与学习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同喻文化的同辈传递机制对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更具适切性。基于同喻文化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特点,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学习能力和提升合作能力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切实可行的有效学习策略,对提高农民工整体素养和实现终身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艳超  杜友坚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出台,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方兴未艾。但是基于国内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研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还处于国外相关理论的引入与介绍阶段,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主创新,相关学术研究团队偏少,成员单一,缺乏企业人员的有效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滨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敏  崔铭香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艺萌  
工作场所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革新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Illeris的"工作生活中的学习"整体模型,结合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构建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模型,解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四个关键要素,重点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即实践、交流、规划与反思的融合过程,以期为学校有效支持教师的工作场所学习提供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涛  
工作场所学习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并正确的指导实践领域的工作。应该在整个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工作场所内涵的变化,在动态中对其进行理解,把握工作场所的时代特点。对于工作场所学习这一概念的研究,目前成果较为丰富,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却也都有不足之处。只有在正确理解工作场所学习各种要素、概念之后,才能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把握,并能够清晰廓清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项研究领域的基本边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胡国庆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绩效提升、人才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研究主要围绕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学习策略、类型划分、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回顾、梳理、整合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显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从制度设立、情境创设、团队互动、契约管理、绩效导向、文化互融等六个方面探讨建立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工作场所学习的机制,在此机制下,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教师实践水平获得提升,企业师傅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高职生更加适应职场世界并促进自我发展,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锁平  
工作场所学习与在线课程的特征决定了二者有很高的契合性。文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开发理念与模式落后,未能满足工作场所课程需求,课程开发主体单一,缺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课程开发脱离具体问题,组织与呈现形式单一等困境。对此,文章基于工作场所学习视角,提出了转变课程开发理念与模式,适应工作场所课程需求,多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建设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围绕具体问题开发课程、灵活选择组织与呈现形式等建设出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在信息技术普及化、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人类已逐渐远离机器的轰鸣声,昂首步入以"知识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背景下,"工作活动"方式、意义及价值的实质性变革不断地重构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的关系。以"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为代表,凸显后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反传统、反制度化、重过程、重情境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学习范式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试图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透过工作场所学习梳理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从而揭示当下职业教育回归工作世界的历史诉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