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2526)
2022(10224)
2021(9483)
2020(7293)
2019(16450)
2018(15780)
2017(29850)
2016(15936)
2015(17566)
2014(17630)
2013(17378)
2012(16428)
2011(15172)
2010(15641)
2009(14742)
2008(13598)
2007(12453)
2006(11559)
2005(10732)
作者
(45789)
(38696)
(38030)
(35964)
(24023)
(18539)
(17013)
(14811)
(14773)
(13667)
(13102)
(12936)
(12330)
(12202)
(11992)
(11762)
(11370)
(10980)
(10975)
(10900)
(9654)
(9517)
(9370)
(8960)
(8875)
(8716)
(8632)
(8428)
(7907)
(7679)
学科
(72753)
经济(72688)
(49454)
(47968)
管理(35389)
农业(32619)
中国(29596)
地方(26490)
(26255)
金融(26253)
(26168)
企业(26168)
(24540)
银行(24530)
(23973)
业经(21508)
方法(18591)
(17296)
数学(15013)
(14888)
数学方法(14866)
(14367)
(12920)
贸易(12900)
(12464)
地方经济(12094)
(11906)
农业经济(11871)
发展(11832)
(11795)
机构
学院(226581)
大学(216314)
(96002)
经济(93863)
研究(84668)
管理(81811)
中国(71070)
理学(68558)
理学院(67737)
管理学(66717)
管理学院(66305)
(56078)
科学(50074)
(46588)
(42981)
(42823)
农业(42276)
中心(40730)
研究所(38403)
业大(37514)
(37366)
(32849)
师范(32565)
财经(32343)
(30516)
(29870)
北京(29781)
(29230)
(28789)
经济学(27885)
基金
项目(145120)
科学(114060)
研究(112657)
基金(101619)
(87841)
国家(86919)
科学基金(73587)
社会(72050)
社会科(67945)
社会科学(67933)
(60873)
基金项目(54139)
(48958)
教育(48843)
编号(48084)
自然(43442)
自然科(42262)
自然科学(42254)
自然科学基金(41450)
资助(39895)
(39753)
成果(38184)
课题(34128)
重点(32862)
发展(32671)
(32110)
(31653)
(30847)
(30741)
国家社会(29416)
期刊
(123174)
经济(123174)
研究(70006)
(60760)
中国(56860)
农业(40689)
(39768)
金融(39768)
科学(32915)
学报(32745)
(29554)
管理(27219)
业经(26753)
教育(26628)
大学(25914)
学学(24798)
技术(19541)
(19484)
问题(17043)
经济研究(16983)
农村(15333)
(15333)
农业经济(15004)
财经(14976)
(12919)
世界(12845)
经济问题(12425)
资源(12182)
(12112)
商业(10734)
共检索到37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怿昕  李启宇  
"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机理,进而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型社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及配套政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许安明  
文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产生的大量内容数据和行为数据,为大数据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大数据以数据和技术要素融入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大数据技术创新。一方面,大数据以数据要素投入到文化产业,降低生产成本,产生乘数效应。另一方面,大数据以技术要素投入到文化产业链的创新、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然而,大数据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面临数据流通不畅、企业应用动力不足、行业垄断等现实困境,亟需推进文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培育融合主体和复合人才,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攻克关键技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春  胡乃元  马鹏超  苏丫秋  
推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目标之一。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生产要素流动失序、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空间格局分布失调等问题,本文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实现城乡经济共生、居民福祉均等、发展耦合联动,而县域作为联结城镇与乡村的关键环节和相对独立的经济综合体,是新时期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本文统筹考虑“要素—资源—空间”三个维度,从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资源普惠共享、空间格局协调优化三个方面构建了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畅倩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弘  陈胜棋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格局,依托数字技术进行的跨界融合在创新产品、创造就业机会、降低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分析认为数字技术是零售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桥梁,二者可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数据共享中心、研发个性化定制系统、加快以需求为导向的柔性化生产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尝试,通过传统零售商向制造型零售商转型、传统制造商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型的形式完成跨界融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阳   李斯   张錡棋  
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面,更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难点。文章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明确“宜融区域”,结合相关理论揭示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阐释融合发展的阶段和实践指向。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已经历了以“设施出圈、空间嵌入”为主要特征的探索期,和“机构融合、服务叠加”的突破期,将进入“以人为本、主客共享”的深化期。在新的融合发展阶段,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引领下,从理念融合、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和标准融合5个方面统筹推进,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协同并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尚勤  何予平  王茂林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尚勤  何予平  王茂林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虹  宋丹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指示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优玄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了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不断衍生出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数字技术赋能大大助推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中还需突破融合不充分、数字泛化、法律法规真空以及发展诉求和属性差异等诸多制约因素,才能构建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从文旅产业的供给侧、需求端、法律政策面三个层面改革创新,不断开拓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换  章牧  
现实背景下,特色小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旅融合为基调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兴未艾。本文以甘坑客家小镇为例,结合消费者感知从文化符号、开发模式和路径依赖三个层次进行理论梳理,尝试提出特色小镇以文促旅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文旅融合重在以地方文化为中心;第二,文化视觉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第三,塑造IP文化形象改善旅游体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峰  郭炳南  
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在文化、旅游和商业间实现以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产业链共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文章在相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从三大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可以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商贸、旅游三类资源,构建文化集聚区、旅游集聚区、商业集聚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四种融合发展的路径或平台。具体到某一特定的城市,以无锡为例,提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三大具体对策:深挖运河文明,打造滨河线性文旅商集聚区;激活商埠文化,打造基于城市空间优化的面状文旅商集聚区;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湖湾型生态旅游城郊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超  
伴随着消费升级和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融合加速推进,智慧旅游带来更强的产业黏性,与商贸流通业的融合度不断加大,二者融合形成同一生态系统下的产业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进二者融合的重要支撑,消费需求升级是融合的动力源。从融合度分析,技术渗透越深和功能互补越强,资源优化利用和市场共拓效果越突出,融合度越大。设计理念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和营销升级架构起商贸流通业与智慧旅游融合的核心业务能力,筑就产业系统化和运营模式创新。文章指出,推动商贸流通业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消费新领域、强化运营管理和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力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今年以来,桃源街道提出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区融合"为目标,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服务建设等,探索社区党建、园区党建新路径,发挥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资源优势,推动主体共建、融合共治、服务共享,探索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
关键词: 桃源街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决定》同时使用了“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概念。大家知道,最早在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2017年又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这三个概念是从不同视角对城乡关系的不同表述。当中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之后,一些地方甚至有学者把它片面理解为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替代,显然这是一种误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