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9)
- 2023(5108)
- 2022(4434)
- 2021(4297)
- 2020(3423)
- 2019(7838)
- 2018(7629)
- 2017(14790)
- 2016(8346)
- 2015(9037)
- 2014(9063)
- 2013(8873)
- 2012(8616)
- 2011(7853)
- 2010(8205)
- 2009(7480)
- 2008(7486)
- 2007(6627)
- 2006(6330)
- 2005(5663)
- 学科
- 济(31971)
- 经济(31938)
- 管理(22523)
- 业(21530)
- 企(15576)
- 企业(15576)
- 农(12335)
- 地方(11972)
- 方法(9996)
- 中国(9306)
- 数学(9008)
- 财(8815)
- 数学方法(8780)
- 农业(8322)
- 策(8108)
- 学(7668)
- 业经(6801)
- 制(6718)
- 及其(6506)
- 贸(6389)
- 贸易(6384)
- 地方经济(6246)
- 易(6171)
- 政策(5794)
- 环境(5573)
- 税(5214)
- 方针(5086)
- 税收(5070)
- 收(5039)
- 银(5014)
- 机构
- 学院(115309)
- 大学(112469)
- 济(46926)
- 经济(45738)
- 研究(45224)
- 管理(41711)
- 理学(34953)
- 理学院(34458)
- 中国(34333)
- 管理学(33758)
- 管理学院(33531)
- 科学(28234)
- 京(24857)
- 所(23616)
- 财(22833)
- 农(22605)
- 研究所(21271)
- 中心(20599)
- 江(19305)
- 业大(17846)
- 农业(17581)
- 院(16971)
- 范(16608)
- 财经(16595)
- 师范(16473)
- 北京(16095)
- 省(15770)
- 州(15318)
- 经(14916)
- 经济学(13610)
- 基金
- 项目(75267)
- 科学(58528)
- 研究(55150)
- 基金(53007)
- 家(46989)
- 国家(46584)
- 科学基金(38893)
- 社会(33221)
- 社会科(31404)
- 社会科学(31400)
- 省(29553)
- 基金项目(27402)
- 自然(25657)
- 划(25637)
- 自然科(24996)
- 自然科学(24988)
- 教育(24814)
- 自然科学基金(24522)
- 编号(22895)
- 资助(22357)
- 成果(19330)
- 发(17745)
- 重点(17443)
- 课题(16999)
- 部(16217)
- 创(14874)
- 性(14243)
- 发展(14184)
- 科研(13990)
- 展(13953)
共检索到186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建忠 邰源临 卢顺光
中国“三北”地区不同生态气候地带,需要布设不同适宜性的沙棘品种,并严格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方能达到预期的生态经济效果。“三北”沙棘种植地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黄土高原中部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黄土高原北部干旱荒漠草原气候生态型沙棘种植地带、冀北辽西半干旱半湿润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东北北部冷湿草原气候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简称“五带”)。每一地带基本上都有各自适宜的自然种源区及良种繁育中心(基地、站、点)。沙棘“五带”种植地带划分方案的实质,是防止引种工作中的一窝蜂现象,实现科学规划,精心种植。在保证沙棘引种区域化的...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沙棘 种植地带划分 对策 三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汉章 朱长进 徐永昶 高成德 李鸿启 曹满 刘英 徐爱文 王忠
本文对4个试验点的5年生沙棘种源试验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沙棘不同种源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生化成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中纬度、高海拔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中西部种源,其早期营养生长表现出明显优势。地处高纬度、低海拔的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华北种源,果实较大,成熟较早,总糖含量较高,但V_c、总酸含量较低。这为生产上种源选择、引种、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沙棘 种源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红 支玲 刘勇
三北地区林业产业具有一种弱质性的特点,这种弱质性主要是受制于资源、环境、制度、组织的约束,本文通过对其林业产业弱质性的分析,试图寻找适应于三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旨在通过特色资源培育,科学技术开发,有效的制度创新,以及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社会中间组织等方式,促进三北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三北地区 林业产业 弱质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玮 李晓燕 李连国 赵灵芝
为探讨沙棘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更好的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抗旱性,利用美国拉哥公司(LI-COR)生产的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影响其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光合速率的月均值为9.46μmol/(m2.s),蒸腾速率的月均值为6.66 mmol/(m2.s);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沙棘 光合特性 蒸腾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函宁 刘明国 刘青柏 丁瑞军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关键词:
沙棘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单金友
‘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关键词:
沙棘 良种 黑棘6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章义 尹伟伦 梁华军 于京民 张庆
近些年来,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作者调查发现,沟底、水库边及河滩沙棘林有极强的抗灾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研究这种现象及其机理,从2001年起,作者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及辽宁省建平县的虫灾区,进行了为期6年的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沙棘抗沙棘木蠹蛾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壤肥力,而是土壤水分;水肥充足,使沙棘光合作用增强,蛋白质、贮藏营养物质增加,糖等有机化合物减少,碳氮比值下降,Na+、K+含量比率失调,树体体温下降;河滩沙棘林的抗虫机理,是由土壤含水量诱发的一系列抗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木蠹蛾 抗虫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润志 陈孝达 党心德
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害虫——沙棘象,隶属于象虫科(Curculionidae)象虫属(Curculio Linnaeus)为一新种。分布于陕北、渭北、关山等地,严重影响沙棘种子产量和果实利用价值。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象虫科 新种 沙棘象 沙棘种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亚红1 孙存举3 朱铭强4 孙权1 5 李兴财2
摘 要:河北杨 Populus hopeiensis 和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为黄土丘陵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对生态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比较两种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别以吴起县人工栽培林内的河北杨和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两树种的叶片光响应曲线、蒸腾速率 Tr、水分利用效率 RWUE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 5 月下旬外,沙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在不同生育期均显著高于河北杨(P < 0.05);沙棘在 5 月下旬、8 月上旬和 9 月中旬的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II均显著高于河北杨(P < 0.05);且不同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巩垠熙 巩文 奚存娃 罗玉恒 巩金萍
大樱桃因果期早,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成为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果树品种之一。由于大樱桃对气候环境较为敏感,引种栽培又缺乏与气候适宜性相关的研究,以致大樱桃区域性盲目引种栽培现象严重,存在种植不成功、且分散独立、栽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差、上市集中、市场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等现象。为了研究大樱桃引种栽培的气候适宜性,文章选择甘肃省东南部大樱桃引种栽培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以天水市秦城区气候条件为参照,对比大樱桃欧洲原产地气候条件,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10℃的有效积温及无霜期5项典型气候因子,用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将甘肃省大樱桃引种栽培区依次划分为优势区、适...
关键词:
大樱桃 种植布局 划分 甘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夏新莉 刘翠琼 尹伟伦
以中国沙棘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在1/4 MS基本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胎进行诱导,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中国沙棘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T 1.0 mg/L+NAA 0.3 mg/L的最佳组合中,暗培养20 d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90.10%;暗培养30 d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77.67%;将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新鲜诱导培养基上,光培养20 d,平均体细胞胚发生数达到15.48。为了得到完整的再生小植株,将胚状体转移到不含任何生长激素的体细胞胚发育及植株再生培养基上,分析了KT和白砂糖不同浓度的组合对小植株再生的影响。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斌 李根前 李周岐 李秀寨 韦宇 倪金碧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来适应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水分异质性,这种调节最终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物量及个体生长量增大,种群发育进程和个体大小分化加速,而克隆子株密度以及种群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可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其不同高度级的个体数量分布符合直线模型。据此,木本植物克隆可塑性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种群数和结构改变的假设得以验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素华 郭建平
本文首先对估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方法”和“作物生长动力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气候生产潜力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在此基础上用线性规划方法给出了不同年型下获得高产、高效的作物种植最优方案。最后提出了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达到高产稳产的对策
关键词:
三北地区 气候 生产潜力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