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0)
2023(15779)
2022(12693)
2021(11773)
2020(9654)
2019(22023)
2018(22129)
2017(41324)
2016(22333)
2015(24728)
2014(24793)
2013(23407)
2012(20895)
2011(18611)
2010(19460)
2009(18437)
2008(17444)
2007(15615)
2006(14176)
2005(13219)
作者
(59945)
(49878)
(49570)
(47625)
(31736)
(23665)
(22538)
(19043)
(18931)
(17860)
(17144)
(16943)
(16228)
(16013)
(15645)
(15514)
(14752)
(14372)
(14310)
(14248)
(12695)
(12229)
(12022)
(11504)
(11304)
(11303)
(11277)
(11154)
(10105)
(9823)
学科
(82930)
经济(82818)
管理(69638)
(66841)
(58396)
企业(58396)
方法(32734)
中国(32243)
(28505)
金融(28502)
数学(28324)
数学方法(27675)
(27081)
银行(27059)
(26117)
(25141)
(25103)
(23845)
业经(22936)
技术(19421)
地方(18771)
理论(17885)
(17190)
农业(15786)
(15513)
财务(15455)
财务管理(15419)
企业财务(14671)
(14193)
体制(14119)
机构
学院(299402)
大学(297406)
(120964)
经济(118163)
管理(113209)
研究(99146)
理学(96174)
理学院(95178)
管理学(93217)
管理学院(92659)
中国(81866)
(62636)
(61525)
科学(56966)
(48247)
(48237)
中心(47315)
财经(46805)
(43503)
研究所(43101)
(42356)
(39838)
北京(39667)
业大(39534)
师范(39448)
(38648)
经济学(37690)
(36329)
财经大学(34747)
技术(33998)
基金
项目(194995)
科学(154872)
研究(148978)
基金(139009)
(119378)
国家(118329)
科学基金(103075)
社会(94519)
社会科(89650)
社会科学(89630)
(79399)
基金项目(72187)
教育(71589)
(65401)
自然(63704)
自然科(62328)
自然科学(62317)
自然科学基金(61204)
编号(61076)
资助(56142)
成果(51077)
(45966)
重点(44845)
课题(44763)
(42679)
(42353)
创新(42143)
(41074)
国家社会(39096)
(37765)
期刊
(138787)
经济(138787)
研究(95628)
中国(73651)
(49677)
管理(48366)
教育(47298)
(43138)
金融(43138)
(41330)
学报(41052)
科学(39151)
大学(33365)
技术(31191)
学学(30790)
农业(26834)
财经(23772)
业经(22428)
经济研究(22155)
(20501)
问题(17184)
职业(15258)
科技(15252)
(15055)
技术经济(14871)
统计(14349)
(14318)
(13948)
论坛(13948)
理论(13671)
共检索到47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友林  曹文华  
"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保障。"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课内与课外三融合"育人模式是"三化""三制"的目标。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同时,我国踏上了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征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流本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响应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树永  吴臻  胡金焱  陈炎  
为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支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试验计划"),并从2009年开始实施。2010年,山东大学成立"泰山学堂",负责落实《山东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3年来,学校对拔尖学生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管理和运行体制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什么是拔尖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对这些核心问题的追问,离不开对育人的探讨。我们认为,只有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形成了高校少年班、“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层面政策设计,高校层面形成了少年班的贯通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注重本科整体质量的“泛拔尖”培养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也面临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早期选拔愿景与实际培养困难、国家政策目标与高校培养责任、资源投入需求和公众公平质疑等多方挑战和实施困难。在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法性、自主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安平  张海燕  肖旭  张亮  戴小红  刘一展  王琼  王婧  范越龙  唐春宇  朱慧芬  蔡桂英  
该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POCIB的"三融合"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较好地破解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规格模糊、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工学结合难以深入、高职外贸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初升  蒋家平  刘斌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内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面对国家新的战略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李传宗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嬗变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才培养,但也会带来高等教育组织变革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教融合理念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从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实现优质科教资源整合,高校围绕发挥科研专家、组织创新和科研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了大师领衔、书院制培养和科研平台依托三种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发挥科研育人优势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提高科教融合育人成效还需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艳萍  
州长高中是由美国各州政府批准成立并予以财政支持,面向全州跨区域和学区招录拔尖创新学生进行集中培养的学年制公立高中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层面,州长高中设计了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和领导力提升的培养目标,设置了精深的特色学科领域课程,运用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自主探究等教学法,并通过以学业成就为前提的综合评价来选拔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包括各州政府在内的多方力量为州长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政策、财力和智力支持。州长高中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对全州其他高中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伴随卓越的办学成效,州长高中也招致了公平性质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木洲   孙艺源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人才资源中的稀有资源,是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当今世界强国的典型代表,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具有较多先行经验。研究发现,美、德、日三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多元,主要有“先选拔—后培养”的静态型选拔培养模式、“识别—培养—再识别”的动态型选拔培养模式和“识别—培养—深化培养”的衔接型选拔培养模式。分析不同人才选拔培养模式背后的运行机制,其共性经验包括政府主导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多样化的选拔与培养方式、强调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及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等。当前,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健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尚需革新人才培养观念,完善国家特殊人才专门机构体系;优化人才评估手段,打通拔尖创新人才多种涌现通道;调动第三方积极性,建设拔尖创新人才信息共享网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遇春  王国栋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研究型农业大学应该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迫切需要高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探索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呈现以"模式优化"为特征的轴心线。历经以少年班为标志的探索阶段、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持续阶段、面向21世纪的改革阶段以及注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的星火燎原等四个阶段,"拔"—"培"—"育"是体现模式优化成效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悦青   刘继安   章俊良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的中国特色现代书院主要有内嵌型书院、融合型书院、平台型书院三类。以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在高校层面应明确书院定位、内涵和职能,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书院管理制度创新,以学生自主性发展为中心深化书院制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凯  张黎明  
培养高素质的石油行业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需求,也是石油院校担任的重要使命。"P+X"的培养模式强调联合培养,利用多学科、国际知名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各自具备的优势进行大跨度的交叉协作,打破学科、高校及企业间"各自为战"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学术思想、宽阔的国际视野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用以解决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