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7)
- 2023(15457)
- 2022(12589)
- 2021(11330)
- 2020(9198)
- 2019(20211)
- 2018(20197)
- 2017(38141)
- 2016(20434)
- 2015(22749)
- 2014(22785)
- 2013(22257)
- 2012(20590)
- 2011(19029)
- 2010(19569)
- 2009(18406)
- 2008(17946)
- 2007(16249)
- 2006(15252)
- 2005(14184)
- 学科
- 济(105983)
- 经济(105887)
- 业(61753)
- 管理(52814)
- 农(48224)
- 企(39419)
- 企业(39419)
- 农业(32415)
- 中国(31615)
- 地方(30229)
- 方法(29080)
- 业经(26735)
- 数学(24617)
- 数学方法(24373)
- 制(19269)
- 学(18456)
- 发(17767)
- 财(17224)
- 地方经济(16788)
- 贸(16759)
- 贸易(16743)
- 银(16687)
- 银行(16671)
- 行(16289)
- 融(16255)
- 金融(16254)
- 易(16134)
- 策(14895)
- 环境(14496)
- 发展(13907)
- 机构
- 学院(297496)
- 大学(290105)
- 济(133829)
- 经济(131123)
- 管理(109723)
- 研究(109412)
- 理学(92707)
- 理学院(91703)
- 管理学(90260)
- 管理学院(89711)
- 中国(85408)
- 科学(63322)
- 农(62110)
- 京(61515)
- 财(57324)
- 所(55552)
- 研究所(49730)
- 中心(49622)
- 江(48294)
- 农业(47147)
- 业大(44887)
- 财经(44198)
- 范(40715)
- 师范(40365)
- 经济学(40269)
- 经(39820)
- 北京(38844)
- 院(38327)
- 州(38117)
- 经济学院(35785)
- 基金
- 项目(187190)
- 科学(147699)
- 研究(143132)
- 基金(133219)
- 家(114843)
- 国家(113753)
- 科学基金(97184)
- 社会(93185)
- 社会科(87998)
- 社会科学(87978)
- 省(75576)
- 基金项目(69305)
- 教育(64034)
- 划(61489)
- 编号(60144)
- 自然(57920)
- 自然科(56542)
- 自然科学(56532)
- 自然科学基金(55507)
- 资助(52923)
- 成果(48900)
- 发(47428)
- 重点(42288)
- 课题(42279)
- 部(40806)
- 创(39195)
- 发展(39162)
- 国家社会(38546)
- 展(38528)
- 创新(36609)
- 期刊
- 济(169857)
- 经济(169857)
- 研究(94779)
- 中国(69974)
- 农(65014)
- 农业(43540)
- 管理(42328)
- 学报(41933)
- 财(41728)
- 科学(41708)
- 融(34753)
- 金融(34753)
- 教育(34490)
- 大学(33057)
- 业经(31732)
- 学学(31229)
- 技术(27875)
- 经济研究(26061)
- 问题(22677)
- 财经(22174)
- 业(21953)
- 经(19316)
- 世界(17788)
- 技术经济(16252)
- 贸(15904)
- 农村(15781)
- 村(15781)
- 经济问题(15331)
- 农业经济(15306)
- 商业(14761)
共检索到48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翔
无论是工业化发展,还是城镇化发展,均立足于农业现代化这一基础,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基于"三化"协调发展视阈讨论了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介绍了陕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重点讨论了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其中主要包括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立足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立足产业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以期为陕北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三化 陕北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莉 外力·依米提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包含了经济持续、生态持续以及社会持续,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便要求实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持续增长。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也是挖掘生态经济价值的必然要求。为促进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劳动力素质,强化居民生态意识,发挥地区政府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向,受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为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资源的支持力度,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同时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峰忠
区域协同方针的提出,有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阐释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最后提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域协同 欠发达地区 农业经济 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峰忠
区域协同方针的提出,有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阐释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最后提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域协同 欠发达地区 农业经济 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元发
进入"十三五"时期,地方农业经济需要抢抓先机,需要进行战略布局,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调整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健全各项促进政策。全文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地方农业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认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将发挥巨大的功能,因此应该坚定原则,选择合适的策略。
关键词:
“十三五” 地方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树纯 苗华
深入思考和调整唐山市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对进一步加快唐山、河北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唐山农业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机遇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重新进行了农业类型分区,并明确了各区农业发展重点,提出了不同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唐山市 区域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刚
对山西省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气候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市场需求、资源配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认真研究,从而提出了发展山西农业的新对策。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山西农业生产,振兴山西经济,以努力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区域化 SPSS 聚类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元发
进入"十三五"时期,地方农业经济需要抢抓先机,需要进行战略布局,需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调整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健全各项促进政策。全文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地方农业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认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将发挥巨大的功能,因此应该坚定原则,选择合适的策略。
关键词:
“十三五” 地方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向明
人口发展战略是指导人口再生产和人口活动全局的根本方针,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国民经济活动全局的根本方针,两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从人口方面看,全体人口和劳动人口的生活、生产需求,包括幼儿抚育,青少年教育,青壮年就业,婚育、老年人的退休、赡养等等与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过程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农业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有效分析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市场信息,有利于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十九大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大数据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探讨两者结合发展的策略,提升乡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经济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建秧
农产品物流和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以对方的发展为发展要求,同时又能促进对方发展;但二者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农业经济是更加广泛的概念,包括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而农产品物流则是以物流业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其更关注农产品贮运品质、农产品附加值和物流条件等内容,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管理措施、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二者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小雨,王学军,郭群
首先,建立4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Moran′I检验证实了农业生态环境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创新能力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5-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空间效应进行分解;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呈正U型曲线关系,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将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肖芳
文章以对区域性农业生态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品质的科学合理评价为研究内容,分别构建了三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模型。并通过对浙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历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评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识别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调控效果以及深层次调控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相对较强的空间指向,且重点作用于东部板块、西部板块以及东北板块。(2)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大体上可以实现在保障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从四大板块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能够显著缩小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的区域差异,同时对东部板块、中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效应。(3)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调控下,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重点通过抬升“腰部省份”或者“尾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缩小板块内区域差距,中部板块内各个省份则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