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8)
- 2023(13829)
- 2022(11853)
- 2021(11268)
- 2020(9616)
- 2019(22131)
- 2018(22018)
- 2017(42793)
- 2016(23114)
- 2015(26271)
- 2014(26663)
- 2013(26245)
- 2012(24050)
- 2011(21577)
- 2010(21678)
- 2009(20086)
- 2008(20101)
- 2007(18358)
- 2006(15930)
- 2005(14177)
- 学科
- 济(96940)
- 经济(96830)
- 业(69538)
- 管理(63198)
- 农(48568)
- 企(48447)
- 企业(48447)
- 方法(43070)
- 数学(38077)
- 数学方法(37497)
- 农业(32013)
- 中国(25638)
- 财(25169)
- 业经(24345)
- 地方(20011)
- 制(19887)
- 学(18103)
- 贸(18075)
- 贸易(18065)
- 易(17567)
- 务(15432)
- 财务(15375)
- 财务管理(15324)
- 理论(15007)
- 银(14952)
- 银行(14924)
- 企业财务(14430)
- 行(14132)
- 技术(13906)
- 融(13671)
- 机构
- 学院(331354)
- 大学(325528)
- 济(135889)
- 经济(132940)
- 管理(128022)
- 理学(110033)
- 理学院(108866)
- 管理学(106867)
- 管理学院(106248)
- 研究(106114)
- 中国(83455)
- 农(68622)
- 京(67466)
- 科学(65138)
- 财(61890)
- 所(53871)
- 农业(52879)
- 业大(52836)
- 中心(52286)
- 江(52024)
- 财经(48940)
- 研究所(48386)
- 经(44307)
- 范(43059)
- 师范(42645)
- 北京(41748)
- 州(41190)
- 经济学(41009)
- 院(37199)
- 经济学院(37172)
- 基金
- 项目(217350)
- 科学(170698)
- 研究(161567)
- 基金(156343)
- 家(135082)
- 国家(133845)
- 科学基金(115242)
- 社会(101432)
- 社会科(95696)
- 社会科学(95669)
- 省(87001)
- 基金项目(83044)
- 教育(74796)
- 自然(73921)
- 自然科(72193)
- 自然科学(72173)
- 划(71732)
- 自然科学基金(70839)
- 编号(68184)
- 资助(63890)
- 成果(54691)
- 重点(48715)
- 部(48348)
- 发(47425)
- 课题(46119)
- 创(45234)
- 创新(42205)
- 科研(41779)
- 国家社会(41420)
- 教育部(41334)
- 期刊
- 济(154090)
- 经济(154090)
- 研究(93179)
- 农(68915)
- 中国(66180)
- 学报(49735)
- 财(49498)
- 农业(46481)
- 科学(45986)
- 管理(43263)
- 大学(38611)
- 学学(36468)
- 教育(35128)
- 融(33073)
- 金融(33073)
- 业经(31089)
- 技术(31026)
- 财经(23826)
- 业(22910)
- 经济研究(22069)
- 问题(21998)
- 经(20508)
- 版(17699)
- 技术经济(16661)
- 统计(15958)
- 理论(15655)
- 世界(15535)
- 农村(15447)
- 村(15447)
- 资源(15370)
共检索到49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龚晓莺 王朝科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三农"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症结在于要素性资源的单向流动。
关键词:
要素流动 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科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三农"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性的要素性资源单向流动,尤其是劳动力单向流动,是导致"三农"问题长期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机理分析 劳动力单向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世伟 赵亮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依据吉林省调查数据,本文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分别从非参数分析、半参数分析和参数分析三个层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劳动力的流动性比女性劳动力的流动性强;受教育程度对女性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不显著,对男性劳动力的流动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状况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负相关;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负相关;技术等级和耕地面积等其他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小辉 张碧超 史清华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3年村级数据,运用固定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在控制了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和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离婚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都会显著提高农村离婚率,但与劳动力流入相比,流出对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从流动方向和区域视角看,劳动力流出对内陆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力流入对沿海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孩子数量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离婚率。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随着劳动力流入的逐年增加,其对农村离婚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洪远 黄华波 刘光明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by the study on the alteration of policies, discuss the policy problem of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forces. The studies already made (by Du Ying,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1997, and by Song Hongyuan and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2001) indicates that the policy and setup are...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无疑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应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努力改变现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老龄化 劳动力流动 辽宁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峰 杨汭华 朱俊峰 曹靖
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农外流动,这给墨西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墨西哥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给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墨西哥 农业劳动力 流动 分析 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Binary Logistic回归主要是研究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取值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英
关于劳动力的流动一般只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本文认为这只是狭义上的劳动力流动,广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所指的范围更广些。文章从广义上理解劳动力的流动,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发生的原因、背景、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出现的典型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原因及制度条件。
关键词:
狭义劳动力流动 广义劳动力流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权琨 寇跃灵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全社会关注的课题。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很多,劳动力同质化是其中之一。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劳动力同质化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及途径,以期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力 同质化 教学改革 就业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任海洋
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市场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劳动力使用权不完整、流转权受到限制、收益权残缺。要保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需要完善劳动力产权。
关键词:
劳动力产权 市场主体地位 剩余索取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严雨
中国农村家庭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约束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的流动性困境,严重制约了农户消费的扩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流动性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缓解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且这一基本结论在更换流动性约束定义方式、放松工具变量的排他性约束条件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低社会网络农户的流动性约束产生了更大的缓解作用,缩小了由于宗族网络、父辈禀赋、外部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差距等社会网络不平等所产生的两极分化。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中年家庭、低人力资本家庭和北方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为解决农户的流动性约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降低农村内部的经济不平等提供了新视角,也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清霞 张守金
利用江浙两省4个乡镇1107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资料,就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其就业方式具有正相关性,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高,而纯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完全一致性,某些维度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迁滞后于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素质 非农就业 纯农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