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6)
2023(18251)
2022(15808)
2021(14970)
2020(12440)
2019(28673)
2018(28637)
2017(52701)
2016(29323)
2015(33674)
2014(34391)
2013(33772)
2012(31314)
2011(28648)
2010(29068)
2009(27010)
2008(26410)
2007(23774)
2006(21536)
2005(19441)
作者
(87726)
(73136)
(72314)
(69188)
(46243)
(35026)
(32946)
(28709)
(27803)
(26475)
(24841)
(24806)
(23544)
(23215)
(22699)
(22396)
(21533)
(21372)
(20993)
(20953)
(18504)
(18239)
(17790)
(17018)
(16432)
(16395)
(16376)
(16216)
(14995)
(14527)
学科
(128296)
经济(128147)
管理(82533)
(79533)
(58188)
企业(58188)
(50279)
方法(46618)
数学(39384)
数学方法(38845)
中国(35211)
农业(33456)
地方(30939)
(30206)
业经(29904)
(29287)
(25168)
理论(21422)
环境(20379)
(19742)
(19478)
贸易(19463)
(19236)
银行(19185)
(18791)
(18341)
(18254)
金融(18246)
(18231)
(17991)
机构
学院(419557)
大学(417427)
(166425)
经济(162422)
管理(158531)
研究(149025)
理学(134360)
理学院(132765)
管理学(130288)
管理学院(129538)
中国(114705)
科学(93525)
(91535)
(83557)
(77388)
(76782)
研究所(69712)
中心(68872)
(67305)
业大(66793)
农业(64365)
财经(59048)
北京(58391)
(58291)
师范(57695)
(53874)
(53404)
(53359)
(49066)
经济学(47977)
基金
项目(274084)
科学(212371)
研究(203369)
基金(193366)
(168972)
国家(167445)
科学基金(141559)
社会(124279)
社会科(117101)
社会科学(117068)
(109449)
基金项目(102436)
教育(93333)
自然(91164)
(91103)
自然科(88770)
自然科学(88750)
自然科学基金(87120)
编号(86221)
资助(79368)
成果(71279)
重点(62005)
课题(60193)
(60056)
(59413)
(55633)
创新(51892)
科研(51719)
大学(50712)
项目编号(50403)
期刊
(203295)
经济(203295)
研究(128705)
中国(96207)
(80891)
学报(70789)
科学(62824)
(59676)
管理(58482)
教育(55062)
农业(54615)
大学(52958)
学学(49047)
(40215)
金融(40215)
技术(39824)
业经(34899)
经济研究(29515)
财经(28839)
(27436)
图书(27301)
问题(26499)
(24815)
(21677)
资源(21027)
技术经济(20881)
理论(20538)
科技(19557)
书馆(19389)
图书馆(19389)
共检索到66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荣荣  
"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按科学规律建设"三农"生态经济生物资源系统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农业劳动生产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相配套的问题。鉴于中国大批农田的抛荒和带病作业,农业缺失足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低下现实状况,当务之急就是要严格遵守生物科学的循环规律,尽最大可能培育农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贮存生态经济生物资源,增加生物资源总量和经济总量。绿水青山就是巨大的生态经济资源库,是金山银山,它们既解今日之难,更为子孙后代贮藏丰富的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杜国祯  陈家宽  
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多样化的气候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种群。在这个“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建设生态省,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载体把自然和人力资源整合在一起,将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业荣  孙海清  
中国一旦加入 WTO后 ,云南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天然生物产品、绿色产品正成为 2 1世纪消费需求的主流 ,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新的形势下 ,云南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产业化步伐 ,继“两烟”之后寻找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金显仕  
根据 1959年、1982~ 1983年、1992~ 1993年和 1998~ 1999年在渤海进行的周年或分季度底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渤海主要渔业生物种类的资源变化特征。 1959~ 1982年间 ,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价值较高的小黄鱼、带鱼和对虾等由黄鲫、鱼、枪乌贼等小型低值种类所替代。 80年代以来 ,年间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动 ,但小型中上层鱼类鱼、黄鲫、斑等一直是渤海渔业生物优势种类。 1998~ 1999年主要种类的生物量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蓝点马鲛资源有所恢复 ,但这些较大型鱼类的生长受中上层鱼类及经济无脊椎动物生物量锐减的直接影响。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破坏了渤海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从清  
攀西地区资源高度富集、组合条件特别优越、最具开发潜力。目前,开发已经启动,效益开始显现,政府和群众积极性很高。但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生产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实力弱,产业化组织程度低;三是生态体系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威胁长江流域安全;四是社会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素质差。作者提出了创新生物资源开发思路;加大攀西生物资源研究、规划和宣传力度;着力培育生物资源开发龙头企业;从根本上创造生物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设立攀西生物资源开发风险基金,多渠道筹措生物资源开发资金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李晓兵  张文生  徐伟  
该文从世界生态系统退化和中国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角度,阐述了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生态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问题的风险逐渐加大,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环境危机、以及控制其风险加剧等问题的途径,即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它是以生物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地球健康"系统和以生命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人类健康"系统的有机结合。"地球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生物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要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探求生态资产开发市场化途径,即实现"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双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郜华萍  宗明华  欧阳坚  杨继康  
本文通过对生物资源项目开发技术与其他项目的开发技术的特殊性和差异的论述,说明了其技术含量是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生物资源开发项目技术含量的内涵和其指标体系的阐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毕志强  闫荣涛  
2002年,荣成市审计局在全省率先探索尝试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效益审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华静   范璐杰  
<正>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②,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当前,国内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率、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利用率、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探讨如何加强建设农业强国、借鉴吸取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经验,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苏楠  刘学敏  杨琳  贾敬敦  史培军  
因特殊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陕北地区仍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过多次生物资源开发,但因与国家某种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并没有使经济发展起来,人民不能得到更多实惠,且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基于此,提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资源开发战略必须调整,树立全新思路,加快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进程,走资源开发的产业化道路。以保持资源独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水苏糖基地。水苏糖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水苏糖为主导产业,使生产企业成为水苏糖原料供应商和水苏糖系列深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祺  黄硕琳  
我国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行动。着重分析讨论了"公众参与"原则在水生生物资源增殖中的立法实践、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在充分发挥政府保护公共资源的主导作用下,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林辉  刘光华  刘倩  吕玉兰  魏团仁  程金焕  娄予强  王跃全  刘发万  杨峰  杨维泽  戴陆园  徐福荣  
2008年9~10月、2009年9月分别对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镇康县南伞镇、镇康县军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2乡1镇10个村分布的与德昂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57份。文章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德昂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蓝菁  夏伟峰  刘立  欧维新  
本文以武夷山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为例,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公众对不同生物资源的保护偏好。研究发现:①公众愿意参与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保护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②依据公众对生物资源各属性边际支付意愿的大小,公众考虑的先后优先保护级别为"中国特有","繁育技术不成熟"、"易危"、"濒危"、"繁育技术成熟但未普及"、"濒危程度一般"的生物资源,这与政府及保护组织优先保护"濒危"生物资源的保护政策并不一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政策启示:①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进生物资源的保护作为政府保护力量的有益补充;②政府及保护组织应重视其保护行为与公众保护偏好不一致的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从而吸引公众更多地参与到保护中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蓝菁  夏伟峰  刘立  欧维新  
本文以武夷山地区的生物资源保护为例,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公众对不同生物资源的保护偏好。研究发现:①公众愿意参与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保护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②依据公众对生物资源各属性边际支付意愿的大小,公众考虑的先后优先保护级别为"中国特有","繁育技术不成熟"、"易危"、"濒危"、"繁育技术成熟但未普及"、"濒危程度一般"的生物资源,这与政府及保护组织优先保护"濒危"生物资源的保护政策并不一致。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政策启示:①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进生物资源的保护作为政府保护力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