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6)
- 2023(14925)
- 2022(13342)
- 2021(12757)
- 2020(11117)
- 2019(25118)
- 2018(25289)
- 2017(49187)
- 2016(27100)
- 2015(31021)
- 2014(31612)
- 2013(31360)
- 2012(29098)
- 2011(26333)
- 2010(26498)
- 2009(24710)
- 2008(24582)
- 2007(22245)
- 2006(19667)
- 2005(17467)
- 学科
- 济(113404)
- 经济(113278)
- 业(79312)
- 管理(73871)
- 企(57515)
- 企业(57515)
- 方法(51254)
- 农(49709)
- 数学(44794)
- 数学方法(44248)
- 农业(32782)
- 中国(28464)
- 业经(27261)
- 财(27181)
- 学(24675)
- 地方(24174)
- 制(22055)
- 贸(21274)
- 贸易(21266)
- 易(20635)
- 理论(17475)
- 银(16955)
- 银行(16899)
- 和(16821)
- 务(16617)
- 财务(16539)
- 财务管理(16491)
- 技术(16486)
- 环境(16286)
- 行(16037)
- 机构
- 学院(394692)
- 大学(393892)
- 济(156187)
- 管理(155678)
- 经济(152551)
- 理学(134359)
- 研究(132948)
- 理学院(132860)
- 管理学(130495)
- 管理学院(129793)
- 中国(100802)
- 科学(85211)
- 京(84447)
- 农(82488)
- 财(69596)
- 所(69387)
- 业大(65661)
- 农业(64009)
- 研究所(63056)
- 中心(62013)
- 江(59938)
- 财经(55377)
- 北京(53337)
- 范(52886)
- 师范(52425)
- 经(50191)
- 州(48421)
- 院(46870)
- 经济学(44878)
- 经济管理(42575)
- 基金
- 项目(264070)
- 科学(205391)
- 研究(193072)
- 基金(188812)
- 家(164463)
- 国家(163033)
- 科学基金(138468)
- 社会(118493)
- 社会科(111754)
- 社会科学(111718)
- 省(104936)
- 基金项目(101383)
- 自然(90796)
- 自然科(88579)
- 自然科学(88555)
- 教育(87971)
- 划(87436)
- 自然科学基金(86948)
- 编号(81472)
- 资助(77769)
- 成果(66274)
- 重点(58891)
- 部(58103)
- 发(56989)
- 课题(55229)
- 创(54149)
- 科研(50666)
- 创新(50488)
- 教育部(48863)
- 大学(48858)
- 期刊
- 济(176724)
- 经济(176724)
- 研究(113641)
- 农(80664)
- 中国(75441)
- 学报(65956)
- 科学(59514)
- 农业(54716)
- 管理(52286)
- 财(52185)
- 大学(49121)
- 学学(46171)
- 教育(42873)
- 融(36308)
- 金融(36308)
- 技术(33916)
- 业经(33380)
- 业(26990)
- 财经(26052)
- 经济研究(25470)
- 问题(24684)
- 图书(22352)
- 经(22083)
- 版(20740)
- 技术经济(19953)
- 理论(19717)
- 科技(18934)
- 实践(18080)
- 践(18080)
- 资源(18048)
共检索到58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国辉
互联网时代各类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酵,对公众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冲击,也对政府管理活动的展开形成了挑战。网络舆情,实际上反映的是公众最为关心的议题,代表的是社会公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基本看法。分析网络舆情,对于了解公众的观点意见,以及针对性地优化管理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三农"事业的发展,不仅支持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更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于我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但是,如何提高"三农"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三农"网络舆情,旨在对"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波维 曾润喜
[目的/意义]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既是公众参与管理食品安全的重要平台,又是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风险因素,业界和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对食品安全舆情的研究并建构应对路径。[方法/过程]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分别按照以不同类型的舆情研究对象为标准和以不同模型为标准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并归纳这些文献好的观点和策略。[结果/结论]指出存在着利益相关者考虑不全,生命周期研究没有观照其特殊性等问题;同时提出未来食品网络舆情研究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及加强它们间协作,生命周期研究应观照其舆情的复杂性等方面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构成要素 演化模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波维 曾润喜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选题,学界从不同视角对网络舆情进行观照,并基于不同视角构建应对舆情的策略和路径。[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网络舆情研究视角进行比较、归类、编码和分析,总结出7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结果/结论]由此探究网络舆情视角研究范式,分类分析视角选择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密合度及论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未来视角研究应从共享和深度协作方面研究网络舆情,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借鉴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扎根理论 舆论生态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亚男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勃兴出现的新生事物,国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应用性。[方法/过程]对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情况进行多维网络分析,总结归纳出其研究多涉及基础理论、生成与演进、影响作用和应对问题等方面,并对其展开研究性评价。[结论/结果]综合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丰赡了网络舆情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但总体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现实问题分析等方面仍需加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鹏瑞 孙瑞英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舆情引导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舆情引导研究的应对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舆情引导研究的时间分布和作者分布;运用使ABC分类法,分析了我国舆情引导研的期刊分布;运用基于论文产出的基尼系数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舆情引导研究的基金资助情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舆情引导研的主题分布。【结果/结论】我国舆情引导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发文数量持续增长,研究关注度不断增强;持续的、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和核心发文机构群尚未形
关键词:
舆情引导 现状分析 应对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红 杨超波 朱郁筱 李忠顺 蒋瞰阳
梳理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算法,归纳为经典算法和拓展算法,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对比常见算法的性能,整理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研究情况并分析其研究成果。从技术、管理和应用等3个角度评价现有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优化改进环节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只基于文本、针对单一数据类型、没有考虑事件和用户的差异化特点和动态变化情况、缺乏综合监控体系思维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而从网络舆情的特点、发展规律、驱动因素、现有监控算法不足和监控效果期望等角度探讨未来网络舆情监控算法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知辉
当前网络舆情研究已进入饱和阶段,应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路径:"维权"新理念使网络舆情研究视角由以政府为主体的维稳转向以公众为主体的维权,"维安"新角度使网络舆情研究拓展至社会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大数据将促使网络舆情研究转向全数据、多向维度、舆情预测等方面,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如微信的出现)将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新的课题,新理论(如社会沟通理论的移植)可为网络舆情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研究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峰 何超
本文在分析、比较和综合国内外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将Web挖掘技术引入舆情智能分析处理中,构建了基于Web挖掘的舆情信息智能分析模型,并通过系统实例介绍了Web挖掘在网络舆情智能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网络挖掘 智能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玉东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章成志 李雯静
舆情研究是新兴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作为舆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备受重视。网络舆情研究是舆情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扩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内容概括和分析,给出当前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框架;然后对网络舆情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同时结合应用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网络舆情研究和实践;最后探讨网络舆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网络舆情的研究趋势。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李真 丁晟春 王楠
【目的】识别网络舆情中的观点主题。【方法】通过舆情信息内容、用户关系、用户行为三个方面的4个维度(时间维、用户维、内容维、观点维)的关联,构建微博舆情观点主题识别模型。【结果】提出包括舆情网络构建、观点主题抽取及聚类、"用户–所属观点主题"2-模网络构建、观点主题演化分析4部分的网络舆情观点主题识别方法体系,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体系可有效识别网络舆情中的观点主题。【局限】用户属性对观点主题识别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虑。【结论】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利用LDA主题模型,可多方面、多维度地识别网络舆情观点主题。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林玲 陈福集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在国内研究热潮的迅速高涨,吸引了来自各学科领域学者产出丰硕的成果,知识图谱能直观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前沿。【方法/过程】利用Cite Space,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网络舆情相关的文献数据。从时空分布、作者及领域合作,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前沿时序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梳理研究脉络,直观揭示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结果/结论】以客观数据和图谱为依据,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雯 高峰 洪凌子
以雅安地震为例,将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共同引入到对灾害网络舆情的分析中,在博文情感值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情感舆情走势的时间序列模型并进行预测,对积极和消极博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总结影响网民情感波动的因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宁 陈雅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以十几年来国际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主要研究机构与地域分布,剖析其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聚类和突现情况发现:国际网络舆情研究文献主要产出地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英国;国际间网络舆情研究的学术交流还不够密切,各国需要加深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学术合作;国际网络舆情研究的4个热点维度为管理、技术、传播和应对;国际网络舆情研究分为奠基阶段、发展阶段、上升阶段和强盛阶段;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等奠基性关键节点文献构成了国际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知识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张岚岚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并把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分为两个维度:信号纵向挖掘和信号横向防控。其次在两个维度中分别尝试提出了分析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分析步骤。最后总结了信号分析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优点。
关键词:
信号分析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预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