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457)
2022(9277)
2021(8666)
2020(6932)
2019(15352)
2018(14949)
2017(28877)
2016(15284)
2015(16377)
2014(15891)
2013(15573)
2012(14277)
2011(12727)
2010(12937)
2009(12364)
2008(11266)
2007(10282)
2006(9159)
2005(8403)
作者
(40975)
(34885)
(33802)
(32555)
(21660)
(16593)
(15377)
(13121)
(13042)
(12275)
(11844)
(11516)
(10756)
(10726)
(10655)
(10551)
(10001)
(9849)
(9838)
(9836)
(8470)
(8464)
(8422)
(8023)
(7850)
(7762)
(7576)
(7571)
(7022)
(6851)
学科
(60624)
经济(60559)
(51455)
(46302)
管理(37167)
农业(31123)
(29767)
企业(29767)
(27240)
金融(27239)
(25619)
银行(25610)
(24881)
中国(23329)
业经(20071)
方法(19593)
(18546)
数学(17532)
数学方法(17346)
地方(17163)
(16801)
(12505)
中国金融(11267)
(11207)
贸易(11196)
(10987)
农业经济(10837)
(10645)
财务(10623)
(10607)
机构
学院(203445)
大学(195654)
(86356)
经济(84567)
管理(75694)
研究(69301)
理学(64971)
理学院(64331)
管理学(63308)
管理学院(62946)
中国(61969)
(53615)
农业(40849)
科学(40665)
(40590)
(39563)
业大(35628)
中心(35474)
(34638)
(31800)
财经(31690)
研究所(31168)
(28984)
经济学(26150)
(25817)
(24911)
农业大学(24667)
师范(24647)
(24221)
北京(23961)
基金
项目(137204)
科学(108245)
研究(103936)
基金(99083)
(85945)
国家(85099)
科学基金(72967)
社会(67639)
社会科(63828)
社会科学(63811)
(56000)
基金项目(52496)
教育(45527)
(45214)
自然(44573)
自然科(43566)
自然科学(43557)
编号(43055)
自然科学基金(42800)
资助(38632)
成果(34058)
(32040)
(31304)
重点(30887)
(30234)
(29803)
课题(29553)
(28960)
国家社会(28206)
(27790)
期刊
(100006)
经济(100006)
研究(58740)
(58683)
中国(46435)
(39834)
金融(39834)
农业(39106)
学报(32441)
(30344)
科学(29294)
大学(25717)
学学(24911)
管理(24338)
业经(22651)
教育(18814)
(18642)
技术(16191)
财经(15426)
农村(14513)
(14513)
经济研究(14140)
问题(13957)
农业经济(13907)
(13191)
(11954)
世界(11026)
经济问题(10247)
业大(9481)
现代(9278)
共检索到317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霞  
互联网金融以其跨地域性、跨市场性、跨业务性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大量低成本、便捷的金融服务,但其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发展多部门联合制定金融监管政策、共享信息、联动执法的协同监管模式,从而强化监管综合性以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监管穿透性实现金融风险治理、监管功能性解决监管"空白"及重叠,促进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适用,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也都适用。鉴于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混业特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也必不可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瑞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亟需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极具特色,将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体系内,多部门分工明确协同监管,其监管特色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在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和细化的前提下,我国互联网金融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边界和土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逸男  任晓聪  
作为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特征明显,这与我国目前金融业分业监管制度背道而驰。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无法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监管需求相匹配,制定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政府监管之间的"驱动-反应"协同互动模式,通过明确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以监管资源碎片化及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引出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的组成要素及特征,包括创新监管主体、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科技及可竞争的监管市场;最后通过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该协同监管体系内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以协调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为开展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提供现实基础和可靠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中国拥有巨大的金融资产存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家总资产已达691.3万亿元,能够从容应对1.5次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深化,今后势必会产生诸多风险及一系列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健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也积累大量的风险和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在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从健全相关法律、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征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安全水平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杨  
文章从群体博弈和适应角度,运用演化博弈方法,以相关金融主体和监管者只具有有限理性为前提,分别建立创新路径和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进化机理分别分析创新与监管模型中的群体博弈局势的变化形态进而揭示出现有金融管理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监管策略之间的博弈互动机制,进而形成有效的创新战略和有效的监管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连  
今年,政府两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议题热度相较去年有所下降。鉴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尽快出台监管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平台开展专项治理已成共识。在此背景下,复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讨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有所裨益。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常态互联网金融的提出,把很多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这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晓晖  李继尊  冯晓岚  
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要鼓励创新,更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改变金融业高风险的属性,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风险。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暴露,案件频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见报端。仅2013年10月至11月20日,就有39家P2P借贷平台倒闭或陷入困境。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风险:一类是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出现问题的P2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