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9)
2023(6146)
2022(5260)
2021(4774)
2020(4043)
2019(8821)
2018(8961)
2017(16866)
2016(9219)
2015(10499)
2014(10624)
2013(10236)
2012(9418)
2011(8476)
2010(8526)
2009(8220)
2008(8360)
2007(7678)
2006(6907)
2005(6521)
作者
(26133)
(21939)
(21775)
(20827)
(13919)
(10408)
(10038)
(8348)
(8169)
(8058)
(7453)
(7437)
(7090)
(6986)
(6968)
(6658)
(6450)
(6440)
(6433)
(6392)
(5596)
(5300)
(5121)
(5056)
(5017)
(5008)
(4938)
(4706)
(4401)
(4250)
学科
管理(36531)
(33234)
经济(33163)
(30028)
(27134)
企业(27134)
(14410)
(12839)
方法(12080)
业经(10141)
数学(9615)
(9521)
财务(9498)
财务管理(9467)
数学方法(9464)
中国(9413)
企业财务(9030)
(8610)
(8544)
体制(7457)
(7062)
银行(7055)
(7038)
理论(6890)
(6692)
(6415)
金融(6412)
(6304)
环境(6256)
地方(6154)
机构
大学(133635)
学院(132557)
管理(52243)
(51810)
经济(50605)
理学(43749)
理学院(43300)
研究(42771)
管理学(42726)
管理学院(42455)
中国(33424)
(29782)
(28037)
科学(24135)
财经(22207)
(21719)
(20674)
中心(20542)
(19828)
研究所(18184)
(17827)
北京(17232)
(17124)
业大(16794)
(16718)
师范(16568)
财经大学(16247)
经济学(15784)
(15460)
技术(14104)
基金
项目(85488)
科学(67962)
研究(65835)
基金(62010)
(52880)
国家(52451)
科学基金(45848)
社会(42365)
社会科(40101)
社会科学(40092)
(33379)
基金项目(32479)
教育(30603)
编号(28123)
自然(28031)
(27677)
自然科(27372)
自然科学(27364)
自然科学基金(26886)
成果(25018)
资助(24403)
(22135)
重点(19192)
(19147)
课题(18985)
项目编号(18498)
(18052)
国家社会(17716)
(17159)
(17115)
期刊
(60772)
经济(60772)
研究(39966)
中国(30982)
(26679)
管理(20522)
学报(18966)
(16582)
科学(16464)
教育(15842)
大学(14392)
(13459)
金融(13459)
学学(13183)
技术(11680)
财经(11549)
图书(10565)
农业(10464)
(9858)
业经(9337)
经济研究(9152)
财会(7997)
理论(7730)
会计(7626)
问题(7604)
情报(7366)
书馆(7146)
图书馆(7146)
实践(7032)
(7032)
共检索到21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屈生富  
一、引言"三公经费"又称"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从性质上看",三公"经费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必不可少的支出。但因国家和地方对"三公"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个别单位和个人超规格接待、公款吃喝、超标准配车、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费出国等铺张浪费和腐败行为不仅造成了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光国  王文慧  
随着媒体影响力和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政府"三公经费"等成本信息公开逐渐趋于常态化。然而,媒体新闻报道特点和政府信息资源内生性优势决定了以"政府-媒体-公众"为主体的信息公开演化博弈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推进政府成本信息公开规范化,应细化政府成本会计核算,提高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拓展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客体范围,实现绩效考核与成本预算编制审批相结合;强化政府部门"成本支出类型-目标用途-经费来源-绩效"审计鉴证。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光国  王文慧  
随着媒体影响力和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政府"三公经费"等成本信息公开逐渐趋于常态化。然而,媒体新闻报道特点和政府信息资源内生性优势决定了以"政府-媒体-公众"为主体的信息公开演化博弈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推进政府成本信息公开规范化,应细化政府成本会计核算,提高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拓展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客体范围,实现绩效考核与成本预算编制审批相结合;强化政府部门"成本支出类型-目标用途-经费来源-绩效"审计鉴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帅弟  吴淑娴  阎银泉  
本文以教育部"三公经费"公开为切入点,在比较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公开现状基础上,认为省属大学"三公经费"问题较多但公开情况相对较好;依据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巡视意见,梳理部属、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以英、美、中大学为比较对象,研究其"三公经费"公开的表现与实质;并就财务制度、监督管理两个维度提出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帅弟  吴淑娴  阎银泉  
本文以教育部"三公经费"公开为切入点,在比较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公开现状基础上,认为省属大学"三公经费"问题较多但公开情况相对较好;依据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巡视意见,梳理部属、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以英、美、中大学为比较对象,研究其"三公经费"公开的表现与实质;并就财务制度、监督管理两个维度提出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君  
自2011年中央提出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来,中央各部门及部分地方政府陆续以不同的方式公开"三公"经费的预算及支出情况。两年来,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三公"经费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要求。如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并加强管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矗  
国家逐年加大公共财政监督机制改革力度,政府公办高校公开"三公"经费支出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晰概念、明确标准、统一格式,并从高校的预算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体制、监督审计机制入手,提出见解,为控制"三公"支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关予馨  
随着新华社、南水北调办和中国地震局7月中旬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部门决算,备受关注的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是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经费。近两年"三公"经费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千呼万唤、不肯露面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琦  张娟  吕敏康  
宏观制度变迁会影响微观会计改革。资本市场中的会计改革已经证实,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通过影响资本市场中的财务信息供求机制,作用于企业会计改革。在公共领域,学者们发现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也对政府会计制度安排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财务信息供求关系予以实现,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选择2011年商务部"三公经费"公开案例,剖析了在网络化环境下,我国预算制度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传导机制的影响,以及信息中介对公众需求的引导。我们认为,培育具备专业财经知识背景的信息中介,有利于改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的供求关系,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世建  何文  
一、"三公"经费管理问题的成因(一)行政体制改革失效,法律文本实施失真。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机构改革就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每次改革都是"精简一批机构,又设置一批机构,精简一批人员,招聘一批临时工",仍旧跳不出"压缩—增长—压缩—增长"的怪圈,庞大的支出基数,造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三公"经费治理的体制性障碍。同时,由于《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许多法律文本实施细则没跟上,各地自行理解法律条文,规范不一,给许多人钻了空子。在实施过程中,年初通过了预算,中途经常变更、追加,法律规章失去严肃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顺红  
"三公经费"公开的历程是我国预算信息公开的一个缩影。文章以"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为切入点,从加强高校预算改革、强化高校节约意识等方面分析了"三公经费"的公开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从加强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加强内控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三公经费"公开对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启示,以推动高校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平  汤蕾  
一、引言2011年5月,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年5月,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2012年4月,国务院再次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就两年间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看来,2011年的账单比2010年的账单更为详尽,公务出国(境)经费增加了团组和人次的说明,公务用车经费说明了部门的保有量、新购量和维新购置车均运行费。但是,全面、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平  
公开"三公"经费,制度建设需要适时跟进,会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制度与机制的构建十分重要。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会计体系,强化预算控制,落实预算执行责任,明确决算及公开程序与方法;同时,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内部控制与管理,建立"三维"审计监督体系,实施绩效问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田冠军  
作为行政经费的组成部分,"三公"经费维系着工作开展,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单位存在严重铺张浪费问题,危害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信任体系。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三公"经费控制缺陷并加以弥补和改进,有利于维护财政秩序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剖析了"三公"经费控制的历史脉络和国际现状,通过构建"多委托人—多代理人"财政支出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了各控制层级在"三公"经费控制上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并通过建立扩展的公共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审计控制模型,探讨了"三公"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及运行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柯志伟  潘勇凯  何菁  
压缩"三公"经费等重要、敏感费用支出是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规则与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审计问题闭环管控三个方面对企业开展"三公"经费非现场审计进行探讨,旨在对提升相关审计事项的工作成效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