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5)
2023(7777)
2022(6775)
2021(6304)
2020(5110)
2019(11099)
2018(10883)
2017(19581)
2016(11178)
2015(12701)
2014(12936)
2013(11801)
2012(10586)
2011(9466)
2010(9463)
2009(8395)
2008(7983)
2007(7129)
2006(6122)
2005(5597)
作者
(29076)
(23745)
(23742)
(22624)
(15023)
(11603)
(11127)
(9089)
(9083)
(8813)
(8277)
(8021)
(7719)
(7429)
(7427)
(7390)
(7269)
(7079)
(7061)
(6772)
(6034)
(5913)
(5625)
(5605)
(5604)
(5430)
(5280)
(5195)
(4846)
(4780)
学科
(37495)
经济(37455)
管理(27269)
(21553)
(18616)
企业(18616)
地方(13920)
中国(12444)
方法(11998)
(10956)
理论(10525)
业经(10185)
数学(8790)
教育(8627)
数学方法(8599)
教学(8445)
(8399)
(8190)
地方经济(8146)
(7381)
农业(7333)
(7125)
(6735)
贸易(6728)
环境(6545)
(6436)
技术(6134)
(5694)
银行(5687)
学法(5654)
机构
学院(145769)
大学(133591)
管理(47363)
(46538)
经济(45082)
研究(44939)
理学(39357)
理学院(38774)
管理学(37834)
管理学院(37555)
中国(33860)
科学(29420)
(28771)
(25391)
技术(24531)
职业(24268)
(23388)
师范(23134)
(22777)
(22648)
中心(21316)
(21249)
研究所(20179)
(19666)
业大(18009)
师范大学(17900)
技术学院(17603)
北京(17551)
财经(17315)
职业技术(17267)
基金
项目(92132)
研究(75034)
科学(71673)
基金(60122)
(51260)
国家(50723)
科学基金(43344)
社会(43237)
(41254)
社会科(40685)
社会科学(40679)
教育(37858)
编号(35952)
(33288)
基金项目(31379)
成果(28929)
课题(26442)
自然(26168)
自然科(25511)
自然科学(25506)
自然科学基金(24960)
(23799)
资助(23578)
重点(22235)
(21862)
项目编号(20833)
(19991)
规划(19756)
(19232)
(18478)
期刊
(60142)
经济(60142)
研究(41304)
中国(35883)
教育(33406)
学报(19755)
(18734)
(18264)
管理(18147)
科学(17885)
技术(17765)
大学(14659)
职业(14649)
学学(13098)
农业(12529)
业经(12149)
(11521)
金融(11521)
图书(11195)
(9675)
论坛(9675)
技术教育(9301)
职业技术(9301)
职业技术教育(9301)
经济研究(9134)
书馆(8430)
图书馆(8430)
财经(7809)
商业(7260)
(7064)
共检索到224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三全育人”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三全育人”提供了丰富营养。文章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内培外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员育人”执行力;精准融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过程育人”亲和力;文化引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育人”影响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林  周琳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从根源上汲取民族文化的力量,助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文化育人现状存在的问题简要剖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要素,并结合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尚情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功利化办学倾向明显、教师育人效能缺位和育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化自觉养成、校园文化的涵养熏陶等,采取有效措施,把"无形"的文化"有形"落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开拓创新和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岚  
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三全育人",充分挖掘各部门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后勤部门也应积极发挥服务育人功能,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文章主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从高职院校服务育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三全育人"与后勤服务的关系,分析后勤服务的功能和育人策略,并结合本校实际,阐述了后勤服务育人的实践成果及其展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大学生道德品格,促进心理健康。但是,当前一些高等学校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未形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形式、轻精神内涵,未形成浓厚育人氛围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及专业特色,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实践活动课程紧密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文化比赛与文化讲坛相得益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构建"三课堂两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育人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金融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金融学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金融基础》进行多方位的整体设计,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金融基础》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鹏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着力点、充分应用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双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伟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迟会礼  吕长芳  陈福刚  张忠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根据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德育需求,将高职德育工作目标归纳梳理,针对高职德育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芮梦霞  李月琴  
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回应,是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本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含有诸多关于身心健康、品德修为的理念,蕴含丰富的“育心”“育德”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备可行性支撑,具有研究价值。在对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契合点的阐释过程中,提出通过找准心育范畴、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心理课教学、融入实践服务、融入文化建设、探索心理干预模式的文化适用性、打造育心育人品牌等举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与运用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竞男  张鹏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改革传统文化课程及评价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吾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证了高职院校可以传统文化精华创文化育人特色的理由,分析了其实践过程中应避免走入的四个误区,提出了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特色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