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0)
- 2023(10958)
- 2022(9334)
- 2021(8277)
- 2020(6601)
- 2019(14602)
- 2018(14431)
- 2017(26939)
- 2016(14137)
- 2015(15571)
- 2014(15435)
- 2013(15461)
- 2012(15045)
- 2011(13957)
- 2010(14425)
- 2009(13414)
- 2008(13121)
- 2007(12023)
- 2006(11308)
- 2005(10478)
- 学科
- 济(84704)
- 经济(84543)
- 管理(41526)
- 业(39610)
- 企(32445)
- 企业(32445)
- 地方(26320)
- 中国(25162)
- 方法(23353)
- 业经(20297)
- 农(20051)
- 数学(17871)
- 数学方法(17720)
- 地方经济(16290)
- 技术(15870)
- 学(15083)
- 农业(13723)
- 制(13414)
- 融(13096)
- 金融(13094)
- 银(12756)
- 银行(12739)
- 财(12547)
- 发(12524)
- 行(12517)
- 和(12303)
- 理论(11986)
- 环境(11572)
- 技术管理(10955)
- 贸(10798)
- 机构
- 学院(210592)
- 大学(208911)
- 济(99079)
- 经济(97186)
- 研究(82109)
- 管理(76789)
- 理学(63906)
- 理学院(63096)
- 管理学(62240)
- 中国(62169)
- 管理学院(61810)
- 科学(46324)
- 京(45190)
- 财(43820)
- 所(41580)
- 研究所(37007)
- 中心(35720)
- 江(34471)
- 财经(33284)
- 农(32336)
- 经济学(31264)
- 范(30015)
- 经(29917)
- 师范(29779)
- 北京(29344)
- 院(29263)
- 经济学院(27608)
- 州(27387)
- 业大(26133)
- 省(24970)
- 基金
- 项目(129678)
- 科学(103205)
- 研究(99355)
- 基金(92453)
- 家(79635)
- 国家(78876)
- 社会(67788)
- 科学基金(67459)
- 社会科(63277)
- 社会科学(63256)
- 省(51804)
- 基金项目(48161)
- 教育(43922)
- 划(42644)
- 编号(38979)
- 自然(38809)
- 自然科(37931)
- 自然科学(37922)
- 自然科学基金(37247)
- 资助(36304)
- 发(35108)
- 成果(32703)
- 重点(29727)
- 创(29577)
- 发展(29195)
- 课题(28919)
- 展(28692)
- 部(28190)
- 国家社会(28045)
- 创新(27849)
- 期刊
- 济(128099)
- 经济(128099)
- 研究(74320)
- 中国(52477)
- 管理(33733)
- 财(32724)
- 农(32101)
- 科学(28878)
- 学报(28236)
- 教育(26174)
- 融(24216)
- 金融(24216)
- 大学(22253)
- 农业(21476)
- 经济研究(21165)
- 学学(20710)
- 技术(20227)
- 业经(20188)
- 财经(17864)
- 问题(16027)
- 经(15735)
- 技术经济(12940)
- 世界(11952)
- 贸(11776)
- 业(11434)
- 商业(10706)
- 科技(10669)
- 国际(10542)
- 经济管理(10475)
- 经济问题(10380)
共检索到35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俞荣根
“三个有利于”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俞荣根一、“三个有利于”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三个有利于”是在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当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被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困扰,而思想却仍停留在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汉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6年,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扎实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娥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形势下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 ,两者在理论基础、价值手段、价值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三个代表”思想又是在新形势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扩展 ,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和创新 ,是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个有利于” 继承 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之红
“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联系实际,就如何围绕“三个有利于”,完善学校经济管理方法思考如下: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孙畅 吴立力
直辖以来,流通产业在GDP、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消费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对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为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战略地位已经凸显;另一方面,重庆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在总量规模、劳动力吸纳能力、现代化程度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此外,重庆流通业发展还处在较低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
流通业 重庆 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 吕君 高永 汪季 党晓宏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佳星 藏波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保护耕地数量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但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该矛盾及其主导原因的表现不同。本文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重庆市40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分区域对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明不同区域耕地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并为实施差异化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富裕度对不同区域耕地变化均有影响,各经济社会因素对耕地变化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区际差异;经济较发达区域人口因素会造成耕地数量的减少,欠发达区域人口总量的变动对耕地变化的影响不大,环主城区耕地数量变化主要受产业结构变化影响,渝东南地区耕地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回顾历史完全可以说,没有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就不会中国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梧
一、“三个有利于”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从哲学的理论形态上说,实践标准属于认识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属于价值标准。就两者的实质内涵来说,实践标准实际上与价值标准密不可分,“三个有利于”标准正体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琳 杨勇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艰苦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探究其思想来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伯春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执法指明了方向,对《价格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付正海
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审计局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审计"免疫"、服务、稳压三大功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科学协调发展作出贡献。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前移审计关口,发挥审计预警作用,从源头上制止违纪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系统疏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对外开放、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以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高屋建瓴地谋划和阐释了"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其主要举措,提出了系列治国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修
改革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十一五”期间,从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不取决于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在有限资源、有限机会的竞争中获取先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优势才能确立;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才可以解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而要实现自主创新的不断突破,就要加大投入,完善经济和科技体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瞄准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