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5)
2023(5166)
2022(4463)
2021(4226)
2020(3487)
2019(7905)
2018(7714)
2017(15331)
2016(8412)
2015(9212)
2014(9204)
2013(9123)
2012(8842)
2011(8171)
2010(8528)
2009(7803)
2008(7755)
2007(7082)
2006(6597)
2005(6156)
作者
(23776)
(19909)
(19529)
(18871)
(12948)
(9437)
(8996)
(7550)
(7469)
(7436)
(6755)
(6529)
(6474)
(6438)
(6380)
(6247)
(5829)
(5768)
(5743)
(5593)
(5024)
(4790)
(4777)
(4607)
(4468)
(4460)
(4441)
(4286)
(4042)
(3958)
学科
(35237)
经济(35198)
管理(24228)
(23338)
(18111)
企业(18111)
(12131)
方法(12063)
(10956)
中国(10763)
数学(10408)
数学方法(10213)
地方(9550)
(8908)
(8295)
(7809)
贸易(7804)
业经(7757)
农业(7650)
(7586)
及其(6495)
(6458)
银行(6451)
(6261)
(6132)
政策(6104)
(6008)
金融(6007)
(5525)
方针(5447)
机构
学院(118574)
大学(117096)
(54697)
经济(53543)
研究(45716)
管理(45287)
理学(37842)
理学院(37422)
管理学(36884)
管理学院(36632)
中国(35629)
(26473)
(25042)
科学(24739)
(23239)
中心(21064)
研究所(20640)
(20078)
财经(19553)
(19036)
(17664)
(16602)
经济学(16418)
(16207)
师范(16107)
北京(16095)
(15286)
业大(14705)
经济学院(14618)
农业(14564)
基金
项目(72804)
科学(57982)
研究(56603)
基金(52765)
(45378)
国家(44969)
科学基金(38266)
社会(36113)
社会科(34268)
社会科学(34261)
(27321)
基金项目(26577)
教育(25859)
(23750)
自然(23331)
编号(23309)
自然科(22798)
自然科学(22792)
资助(22426)
自然科学基金(22409)
成果(20372)
课题(16959)
(16920)
(16706)
重点(16658)
(15035)
(15028)
国家社会(14805)
教育部(14667)
(14306)
期刊
(66013)
经济(66013)
研究(41542)
中国(26497)
(19423)
管理(18765)
(17998)
(16151)
金融(16151)
科学(14953)
教育(14873)
学报(14245)
农业(11807)
大学(11302)
经济研究(10845)
学学(10472)
技术(10451)
业经(10396)
财经(9823)
(8607)
问题(8513)
(8156)
国际(7549)
世界(6647)
(6280)
理论(5988)
技术经济(5939)
现代(5908)
(5781)
论坛(5781)
共检索到197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澍  李敬  
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以重庆为个案,测算并计量分析其"三个差距"的变动趋势。基于此,"十二五"期间,重庆必须完善微观分配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实施社保、金融等各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以便顺利实现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福前  
近些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中国经济的内向化趋势,二是消费取代资本形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马车,三是消费率偏低并且呈下降趋势。中国经济的内向化趋势主要是由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和国际经济关系大变局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持续超过第二产业,是中国经济内向化的主要国内原因。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而且还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这就提示我们,实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而要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实现"三个共同",即共同提高、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炼果  
试论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和对策□王炼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收入差距必然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探讨和研究在全社会范围内运用客观手段去调节和缓解收入差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近年来,国外征信市场发展呈现一系列新趋势:信用管理、信用信息主体隐私保护等领域的法律规则逐步完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征信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征信产品和服务日趋多元。我国要顺应国际征信发展新趋势,从法制建设、机构培育、产品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征信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健全征信法律法规,为征信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建立多元化的征信机构体系,推动征信行业市场化发展;要推动征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运用新技术创新征信服务、扩大征信服务覆盖范围,满足多元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汤梦玲  
一、我国"三个差距"的现状和不利影响(一)我国"三个差距"已经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边缘。贫富差距是"三个差距"中的核心指标,阶层和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收入差距、财富差距乃至福利差距等都是贫富差距的不同表现形式。这里选择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高收入户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户两个指标,对贫富差距进行比较和评价;选择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对城乡差距进行比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纬虹  余国源  张波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重庆作为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直辖市,辐员面积大,人口众多,大工业与大农业、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不仅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明显,而且城乡教育发展不甚均衡。客观认识重庆城乡教育发展中的失衡现状,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使之协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本文基于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利用1978-2009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波动特征,城乡收入差距对Theil T和Theil L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75.31%和73.89%,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对Theil T变动和Theil L变动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84.19%和75.33%。中国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步入拐点的人均GDP分别为977.16和1012.74(1978=100且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指数),2006/2007年总体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开始步入"倒U型"曲线的拐点阶段。导致中国总体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平  王韧  
基于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的双重约束,结合二元经济和国际贸易价值增值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四部门的双二元递推理论模型,力图以此来描述中国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趋势。经验数据较好地支持了这一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巨大城乡差距决定了中国收入差距变动总体上的“倒U”趋势,但这一趋势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要受经济开放的影响。从根本上看,重新审视二元结构政策,消除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有序地推动对外开放,构成了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前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本文考察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 ,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 ,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 ,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地区差距变动的未来趋势 ,并分析在不妨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 ,哪些政策因素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玉菊  
通过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布状况、形成原因和变动速度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明显拉大,尽管现状基本正常,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发展趋势更不容乐观。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两极分化三种判断方法分析,到目前为止我国总体上尚未出现两极分化,但受就业、财产性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为国  孔欣欣  
本文以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探讨了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倾向间可能的关系,并对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趋势进行解释。本文分析表明,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可能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消费倾向的变化,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收入差距变大,消费倾向变低。我们认为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近年来消费倾向变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水  尹碧波  刘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为先缩小再阶梯形扩大,而最近几年又再现轻微下降的苗头。在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中,牵涉到改革与发展双层面的诸多因素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同中有异,但三者均初步显现出明显的倒U形拐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以缩小居民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仲飞  于守金  郑军  
以往关于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兼顾房地产的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文章基于双重属性的角度,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凸显,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房价上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单一属性不明显,收入差距变化对房价不存在显著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房地产投资属性占优,收入差距扩大会促进房价上涨。进一步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收入差距与房价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单一属性不明显;但就省际差异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收入差距促进了房价上涨,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收入差距则抑制了房价上涨。随着时间的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