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5)
2023(6004)
2022(4809)
2021(5029)
2020(3878)
2019(8690)
2018(8876)
2017(14358)
2016(9327)
2015(10733)
2014(11080)
2013(9902)
2012(9619)
2011(8880)
2010(9461)
2009(8392)
2008(8820)
2007(8250)
2006(7598)
2005(7081)
作者
(26636)
(22383)
(22370)
(21313)
(14477)
(10899)
(10250)
(8841)
(8532)
(8390)
(7917)
(7734)
(7385)
(7263)
(7245)
(7046)
(6910)
(6722)
(6614)
(6580)
(6032)
(5768)
(5472)
(5272)
(5243)
(5129)
(5075)
(4855)
(4697)
(4683)
学科
(27902)
经济(27855)
管理(20587)
教育(19656)
(18034)
中国(14887)
(14435)
企业(14435)
(11485)
方法(10267)
理论(10202)
(9413)
数学(7975)
数学方法(7698)
教学(7443)
业经(7081)
(6732)
地方(6692)
农业(6301)
(6258)
(6158)
技术(5425)
发展(5378)
(5255)
(4962)
(4873)
(4636)
贸易(4631)
(4421)
(4389)
机构
大学(134990)
学院(128799)
研究(51966)
(38824)
管理(38091)
经济(37566)
科学(33866)
中国(32514)
理学(32170)
(32026)
理学院(31513)
教育(31424)
管理学(30378)
管理学院(30112)
(29806)
师范(29586)
(27725)
研究所(25359)
师范大学(24528)
(23553)
(23033)
中心(21492)
北京(20987)
(19576)
技术(19340)
业大(19096)
农业(18600)
(18451)
(17704)
职业(15707)
基金
项目(79524)
科学(63083)
研究(62193)
基金(53608)
(47520)
国家(46957)
科学基金(38163)
教育(37496)
社会(35644)
社会科(33190)
社会科学(33180)
(32181)
(29954)
编号(27533)
基金项目(27067)
成果(26110)
自然(24242)
自然科(23710)
自然科学(23699)
课题(23413)
自然科学基金(23262)
资助(21690)
重点(20288)
(19560)
(18851)
(18016)
规划(17135)
教育部(16363)
(16347)
(16295)
期刊
教育(51500)
(49242)
经济(49242)
研究(49239)
中国(39102)
学报(24463)
(22165)
科学(21141)
大学(19236)
学学(16355)
农业(15272)
技术(15227)
管理(15185)
(14950)
职业(12436)
(8778)
金融(8778)
技术教育(8185)
职业技术(8185)
职业技术教育(8185)
(8165)
(7972)
论坛(7972)
财经(7765)
(7740)
图书(7508)
业经(7175)
(7082)
经济研究(6826)
(6815)
共检索到214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中国古代私学在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吴霓一、中国古代私学承担了蒙养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大体上可划分为程度较低的蒙养教育阶段的私学和程度较高的专门研习经籍阶段的私学。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几乎完全是在程度较低的私学中完成的。无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华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读后●杨东平在学界80年代的“文化热”中,“重写现代史”的呼声很高。显然,“重写”的意义不限于清除多年来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梳理和解读,从传统中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玉静  谭杰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是女性的主要活动场所。女性的一生要经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三个阶段。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借鉴,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当今社会有关女性生活和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活跃于宗教、政治、教育三重领域的马相伯,是中国近代三所大学(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长期探索,以及由此而深入思考的近代大学理想、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等问题,均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道敏  
本文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优化教学的多种特性,结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及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突出师生地位等四个方面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斌  
本文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分析,论述了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对教师作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建设,提高我们的办学质量,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有益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汲喆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乃平  
MES、CBE中的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印痕蒋乃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联合国劳工组织开发的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北美流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万昌  张志旭  赵裕亮  张玲  岳鹏飞  汪宏远  
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必将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获取新知识学习方法,也是本世纪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的主要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跨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保证大学数学课堂学习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香兰  
还原论是一种现代哲学世界观,它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一些更为简单的或者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者组合物;世界或系统的总体运动,是其中每一个局部或元素运动的总和。现代教育将还原论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原本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被还原为简单的物质事实,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组社会秩序。现代教育在强调遵守社会秩序的同时,舍掉了对人的内在秩序的遵循,从而使教育丢掉了培养"好人"、引导人过善的生活的内在使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纯焦  李得菲  张月佳  杜成宪  
1978—2015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出版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教材61种,共选入近现代教育人物68人,按其被选入频次可分为高频人物(5人)、中高频人物(8人)、中频人物(8人)、低频人物(47人)。所选入人物的重要性与被收入频次基本对应,选入频次的前5位是蔡元培(58次)、康有为(52次)、张之洞(51次)、梁启超(51次)、陶行知(49次),未有哪一位教育家被所有教材收入。统计发现,受近现代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61种教材明显存在人物评价被高估(如龚自珍、魏源、李大钊、鲁迅等)和被低估(如陈鹤琴、胡适、陈独秀等)的情况。总体上,专门教育人物不断受到重视,但程度稍显不够,尚待强化。教材中的近现代教育人物群体,始创于沈灌群的《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草案)》,初步形成于陈景磐的《中国近代教育史》和陈元晖的《中国现代教育史》,集中体现于王炳照等编《中国教育史》、喻本伐等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和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综合61种教材的整体分析、三种典型教材的具体分析及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近现代教育人物核心群体11人,基本群体20人,供后继的教材编撰者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