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4)
2023(3362)
2022(2693)
2021(2403)
2020(1783)
2019(4119)
2018(3727)
2017(6792)
2016(3363)
2015(3299)
2014(3102)
2013(3196)
2012(3035)
2011(2808)
2010(2922)
2009(2831)
2008(2747)
2007(2554)
2006(2445)
2005(2405)
作者
(9673)
(8125)
(7831)
(7697)
(5194)
(3842)
(3677)
(3117)
(3104)
(2993)
(2775)
(2622)
(2618)
(2555)
(2529)
(2466)
(2396)
(2355)
(2324)
(2260)
(2047)
(2027)
(1934)
(1929)
(1860)
(1806)
(1789)
(1693)
(1667)
(1648)
学科
(15369)
经济(15357)
管理(10421)
(7526)
(6854)
企业(6854)
环境(4651)
中国(4570)
(4563)
方法(4138)
理论(3445)
(3388)
关系(3356)
(3351)
业经(3297)
地方(3015)
(2926)
数学(2874)
数学方法(2770)
(2667)
金融(2667)
经济关系(2588)
(2567)
(2546)
对外(2493)
(2453)
银行(2447)
(2436)
贸易(2434)
(2427)
机构
大学(49019)
学院(47522)
(19208)
经济(18792)
研究(18126)
管理(16866)
理学(14226)
理学院(13985)
管理学(13578)
中国(13532)
管理学院(13462)
(10930)
科学(10741)
(9510)
(9117)
研究所(8144)
(7856)
中心(7834)
(7599)
师范(7549)
(7423)
北京(7224)
财经(7105)
(6686)
业大(6518)
(6448)
师范大学(6250)
(6100)
经济学(5829)
农业(5674)
基金
项目(29158)
科学(23190)
基金(21473)
研究(21336)
(18852)
国家(18693)
科学基金(16182)
社会(14137)
社会科(13444)
社会科学(13437)
(11015)
基金项目(11006)
自然(10123)
自然科(9927)
自然科学(9924)
自然科学基金(9725)
教育(9594)
(9318)
资助(8196)
编号(7861)
成果(6930)
重点(6778)
(6423)
(6126)
(6089)
国家社会(6010)
课题(5833)
创新(5663)
大学(5546)
科研(5516)
期刊
(24549)
经济(24549)
研究(17426)
中国(12065)
管理(9008)
学报(8298)
教育(7898)
(7807)
科学(7249)
(6733)
大学(6613)
学学(5861)
(4512)
金融(4512)
农业(4436)
技术(4276)
经济研究(3928)
财经(3712)
业经(3328)
(3273)
(3133)
图书(3126)
科技(3082)
(2900)
问题(2678)
国际(2675)
(2476)
书馆(2444)
图书馆(2444)
(2434)
共检索到81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炜  
我们正在根据众多的读者评刊文稿,寻找“《统计与决策》之友”。潘炜同志的这篇文章全面地具体地对本刊进行了评论,现予以登载,意在感谢参加这次评刊活动的全体同志。我们感谢读者的支持和鼓励,决心牢记读者的期望,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力争把《统计与决策》办得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翻开这一期,亲爱的读者会很自然地想到去年的这一期,本刊举办了“读者评刊”活动.一年多的时间里,《统计与决策》在寻找自己的特色.现在呈现给广大读者面前的是这样的面貌:万绿丛中一点红.一年多的时间,《统计与决策》走了一段不寻常的路,在我国的统计刊物群中占得了一席之地。很多读者来信写道:《统计与决策》的每一期都有一点特色,不愧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过去的一年,是编辑部全体人员进行艰难探索的一年。我们力图按照“评刊活动”中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显红  王国聘  黄震方  王苏洁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沙勇忠  
概述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从信息伦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伦理原则与规范、信息活动中的现实道德问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兰昊  
<正>在国际贸易中,如何既充分运用资本,使之促进贸易经济繁荣,又将资本纳入人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使资本成为推动和保障贸易发展的积极力量,是当前值得关注的现实议题。余达淮教授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的《资本伦理学》从全球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科学把握资本的伦理规范诉求,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伦理学首先是对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进行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研究人类普遍的"善"是如何在信息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活动是否符合普遍的"善"或"应当"的要求,它研究信息活动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如何认识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如何做出决择等问题;其次,信息伦理学以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为指向,界定或建构那些与信息活动实践相关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再次,信息伦理学必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等问题及形而上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杰  
本文通过引入论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涉税举报行为的性质,认为举报行为可以归纳为损人利己型和完全害他型两类;涉税举报的效应可以分为经济上的效应和伦理上的效应两类。同时文章提出,随着税收收入的逐年增加,通过受理涉税举报而实现的查补收入占工商税收总额的比例将呈逐年加速下降的趋势,而由此带来的经济特别是伦理道德上的负效应却在增加。为了使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伸张正义者有一个伸张正义的途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涉税举报,但为了不使非正义的行为泛滥,税务机关不应该鼓励这一行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贤超  
欧美应用伦理学课程述评魏贤超一从欧美国家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发展史来看,从高等学校的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淳谆教诲”、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黎亚  
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哪里有人迹,哪里就有绿荫;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绿色的希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中的绿色在急剧减少,人们离绿色愈来愈远,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经过痛苦的思索,人们开始用一种分析的、批评的新眼光看待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和人类自身多方面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于是,有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首次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绍怀  
虽说发展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头等大事 ,但发展要以和平与稳定为前提。因此 ,充分发挥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不论是经济活动还是道德活动 ,其行为主体都是人 ,从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 ,二者具有着相互同一的天然基础。只要我们不偏执于把经济学仅仅理解为是纯粹“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或一种“增长财富的技术” ,而是同时也把它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或“关怀人类幸福的理论” ,那么不是从经济“以外”、而是从经济自身中发生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道德原则 ,或者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传统的道德原则加以分析 ,从中提炼出适合市场经济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群  
一统计责任的内涵及其伦理意义所谓统计责任。是指包括统计主体在内的全体公民以及各类组织团体在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解决或回答有关统计问题时,对提供的统计数据应承担在法律上和道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德育改革总会出现不同的主张。德育改革的冲突背后隐含了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分歧。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德育的基础是个人的自然情感和个人的自然权利。立足于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德育改革重视个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权利的追求与满足。理性主义伦理学要么强调共同体的公共福祉要么重视个人的纯粹善良意志。理性主义伦理学主要适用于据乱世的德育意识形态;情感主义伦理学主要适用于太平世的德育意识形态。小康社会或升平世的德育往往选择中庸观念。中庸主义伦理学意味着既重视个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权利的满足,同时又强调以理制欲。
[期刊] 求索  [作者] 钟毓书  
麦金泰尔对康德伦理学的批评可能存在误读。麦金泰尔批判康德拒斥幸福概念,但康德只是认为幸福不能成为伦理学的基础;麦氏认为康德对待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既有拒斥又有支持,但康德的目的论却并非亚里士多德式的,康德突出了理性存在者的特性;麦氏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是逻辑空白和形式主义的,但忽略了具体的道德律令间会存在冲突。面对冲突,应基于具体情境,作有差别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一门新的学科——教育伦理学已成为教育科学学科群的成员之一,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什么是教育伦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已有观点的分析,提出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育的善恶矛盾的科学。 一、教育伦理学就是道德教育理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如本世纪上半叶,B·诺曼妮(B·Normann)和G·科蒙尔(G·Colmore)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