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2)
- 2023(15342)
- 2022(13185)
- 2021(12655)
- 2020(10433)
- 2019(24188)
- 2018(24447)
- 2017(45189)
- 2016(24832)
- 2015(27941)
- 2014(27739)
- 2013(26901)
- 2012(24425)
- 2011(21525)
- 2010(22351)
- 2009(20430)
- 2008(19413)
- 2007(16745)
- 2006(14847)
- 2005(13003)
- 学科
- 济(88306)
- 经济(88197)
- 管理(65642)
- 业(57135)
- 企(48948)
- 企业(48948)
- 方法(37109)
- 数学(30825)
- 数学方法(30303)
- 财(28416)
- 中国(27379)
- 农(24701)
- 学(22396)
- 业经(20900)
- 地方(20058)
- 制(19825)
- 理论(19688)
- 教育(16469)
- 农业(15781)
- 和(15324)
- 教学(15060)
- 贸(14584)
- 贸易(14565)
- 体(14181)
- 易(14089)
- 银(13801)
- 银行(13763)
- 技术(13614)
- 环境(13555)
- 融(13542)
- 机构
- 大学(327693)
- 学院(326809)
- 管理(124114)
- 济(120685)
- 经济(117673)
- 研究(109871)
- 理学(106346)
- 理学院(105110)
- 管理学(103063)
- 管理学院(102452)
- 中国(81839)
- 京(71620)
- 科学(68441)
- 财(62644)
- 所(55027)
- 江(50234)
- 中心(49872)
- 研究所(49232)
- 范(48614)
- 农(48544)
- 师范(48173)
- 财经(46939)
- 业大(45903)
- 北京(45564)
- 经(42599)
- 州(40911)
- 院(40396)
- 师范大学(38894)
- 技术(38210)
- 农业(37345)
- 基金
- 项目(219020)
- 科学(170277)
- 研究(167306)
- 基金(153860)
- 家(132779)
- 国家(131581)
- 科学基金(112484)
- 社会(100791)
- 社会科(95103)
- 社会科学(95074)
- 省(87064)
- 基金项目(81266)
- 教育(80126)
- 划(72781)
- 自然(71722)
- 编号(71558)
- 自然科(69911)
- 自然科学(69893)
- 自然科学基金(68563)
- 资助(62653)
- 成果(60427)
- 课题(50638)
- 重点(49538)
- 部(47641)
- 发(46100)
- 创(45390)
- 项目编号(44183)
- 大学(42258)
- 创新(42179)
- 年(42039)
- 期刊
- 济(139176)
- 经济(139176)
- 研究(104994)
- 中国(77825)
- 教育(58023)
- 财(50422)
- 学报(50373)
- 管理(46802)
- 科学(44831)
- 农(44324)
- 大学(38651)
- 学学(35014)
- 技术(31988)
- 农业(30795)
- 融(26749)
- 金融(26749)
- 经济研究(22861)
- 业经(22715)
- 财经(22691)
- 图书(22221)
- 经(19384)
- 问题(17116)
- 职业(16245)
- 业(15789)
- 理论(15774)
- 书馆(15348)
- 图书馆(15348)
- 科技(15001)
- 版(14918)
- 实践(14594)
共检索到504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潘媛
本文以《审计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在“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双重建设背景下,高校如何在审计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并凭借“互联网+教育”平台在教学互动上的优势,构建“一中心,两结合,三阶段,四支撑”的循环互补教学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审计人才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舒 王浩轩
课程思政是一种措施,也是一种更为完善的教育方案,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可以带动教师队伍,带动学生群体,可以提升“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整体质量,满足学生对一流课程的向往。文章主要围绕“课程思政对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一流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基于课程思政的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一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两项内容展开论述,重点分析课程思政工作的规划与执行,借助有效的课程思政措施,改革传统的“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模式,呈现一流的课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阳 吕琳晖
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从核心基础课《基础会计》入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思政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贯穿课内、课外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课程思政成效进行评价。基于教学评价进行反思,从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融入“第二课堂”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关键词:
“基础会计” 课程思政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明明 段满珍 贾红梅 陈光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提出,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深度分析碳中和理论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下,聚焦碳中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搭建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碳中和理论教学体系,致力于输出具备碳中和理论、技术、实践和国际行动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
关键词:
碳中和 物流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组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文武 李闯 王财莉 胡雪晴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至专业课程建设中并打造“一流课程”,培养高素质有竞争力的管理型人才,是新形势下经管类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在描述《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引导“课程思政”,符合“课程思政”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布局,通过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管理学 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颖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思政融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对培养专业化财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主要对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思政融合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思政融合 财务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吴俊 卞清 邹冬云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南京大学从2015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满足需求,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形成了"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初步构建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关键词:
双一流 学术学位 硕士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静
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切入点,课程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多数人看来简单且忽视对学生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一流课程建设就应优先抓专业基础课程。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主要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学风、教学方法与手段"五个关键因素着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锐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国城 陈婕妤 陈意正
做好“审计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是要厘清在“审计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基于审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性问题,文章首先从立德树人和审计文化两个层面出发,阐述“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其次,基于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分析“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最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究“审计学”课程思政的评价策略,以期为提升高校“审计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建设性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敏钗 乔振民
"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如何运用移动学习终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了"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学生被动变为主动,更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课程 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小飞 许淑燕
"校企共同体"在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课程开发上,应考虑岗位技能的前瞻性,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在教学手段上,应做到教学组织机构化设置、课堂教学员工化管理、优秀学生个性化培养。同时,应校企共同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瑞荣 吴琪
“课程思政”是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学中想”“学中做”与“学中立”,同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政素质。土木类专业作为培养基建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必要性与必须性,可以为推动中国基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由阚雅玲名师工作室编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一书,重点探讨“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落实,内容取材于真实案例与教学经历,所总结出的课程思政理念、路径、方法等具有较强参考价值,能为土木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帮助与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静 周建东 白帆
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结合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特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对烹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餐饮财务管理课程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该课程存在与专业结合不紧密、产教研融合不够、教材内容不适用、教学资源建设不足、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教师教学能力、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文章研究提出的餐饮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措施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丽丽 王赞杰 侯树成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使命,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系统,从而构建一个“合力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将《税法》课程与思政教学内容相融合,既可以不改变专业教学的性质,还能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要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专业教学的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