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1)
- 2023(3860)
- 2022(3357)
- 2021(3246)
- 2020(2804)
- 2019(6415)
- 2018(6273)
- 2017(11019)
- 2016(6202)
- 2015(7325)
- 2014(7032)
- 2013(6509)
- 2012(6229)
- 2011(5821)
- 2010(6366)
- 2009(5899)
- 2008(5981)
- 2007(5810)
- 2006(5483)
- 2005(5301)
- 学科
- 济(22972)
- 经济(22925)
- 管理(14652)
- 业(14029)
- 企(12175)
- 企业(12175)
- 教育(9824)
- 中国(9350)
- 理论(7104)
- 学(6574)
- 方法(6484)
- 农(6294)
- 财(5686)
- 制(5313)
- 业经(4921)
- 融(4555)
- 金融(4554)
- 关系(4519)
- 数学(4367)
- 数学方法(4247)
- 银(4226)
- 银行(4222)
- 思想(4155)
- 教学(4122)
- 行(4086)
- 和(4054)
- 地方(4045)
- 政治(4016)
- 贸(3951)
- 贸易(3945)
- 机构
- 大学(96155)
- 学院(86606)
- 研究(33557)
- 济(33057)
- 经济(32229)
- 管理(27411)
- 中国(23975)
- 理学(21985)
- 京(21941)
- 理学院(21604)
- 管理学(20977)
- 管理学院(20776)
- 科学(18794)
- 财(18780)
- 范(17282)
- 师范(17217)
- 所(16925)
- 江(15514)
- 北京(14890)
- 研究所(14857)
- 教育(14207)
- 师范大学(14052)
- 财经(13906)
- 中心(13886)
- 经(12500)
- 州(12042)
- 农(11714)
- 院(11620)
- 经济学(10395)
- 财经大学(10152)
- 基金
- 项目(47821)
- 研究(39898)
- 科学(37462)
- 基金(33139)
- 家(28813)
- 国家(28032)
- 社会(24641)
- 社会科(23030)
- 社会科学(23016)
- 科学基金(22916)
- 教育(20827)
- 省(18055)
- 成果(17497)
- 编号(16789)
- 基金项目(16226)
- 划(16014)
- 资助(13594)
- 课题(13283)
- 自然(12648)
- 自然科(12342)
- 自然科学(12337)
- 大学(12223)
- 自然科学基金(12107)
- 年(11354)
- 重点(11245)
- 部(11199)
- 性(11010)
- 项目编号(10474)
- 一(10340)
- 教育部(10108)
共检索到16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喻立森
杨福家教授近年来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论述,认识独到。他认为: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综合大学",但一定要"特色鲜明";一流大学不一定是"大楼林立",但一定要"大师云集";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研究生多",但一定要"科研领先";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经费充盈",但一定要"以人为本"。他的见解曾经引起轰动,今天予以思考和深层解读很有必要。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特色鲜明 科学研究 以人为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学良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立文 程栋昱 欧冬舒
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正致力于探索如何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然而,对“世界一流”这个概念至今还没有一致的解释。本文尝试对这一概念进行可操作化的定义,首先在概括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发言和文章的基础上,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关特点;其次,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排名的决定因素。如果排名靠前的大学可以被认为是达到了世界水平,那么对排名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将可以预测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术排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本文通过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世界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相关数据和美国、日本以及香港部分院校的案例,侧重探讨什么是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结果发现:(1)由于制约和影响本科教育水平的因素极其复杂,有限的资料和仅有的简单案例无法充分说明一流大学提供的本科教育就是世界一流本科教育。(2)尽管存在差异,世界一流大学强调更多的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阶段的教育,更加强调教师从事世界一流的研究活动。鲜有证据或资料显示世界前10名的大学在力争构建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宣传自己的本科教育居于世界一流。因此,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口号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 一流本科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当前一些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存在着单纯依据指标体系,忽视育人的根本使命等倾向,这些做法会使大学丧失其本来面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坚守大学的文化定位,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培养建设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在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上引领社会,并将其服务的国家推向世界一流行列。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关键,在于大学领导人应具有政治家的眼光与气度。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本文以"官本位"意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表现为切入点,分析了它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深刻影响,论证了克服"官本位"社会意识是建设一流大学基本前提的命题,提出了解决"官本位"意识的几个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官本位"意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斯荣喜 龚山平 邹晓东
“一流大学”与大学评价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对此,国内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说要“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优良”。有人说“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流的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良
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义光
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大学可以成为一流大学,双重模式中的远程教育可以为一流大学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