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0)
- 2023(18711)
- 2022(15476)
- 2021(14104)
- 2020(12011)
- 2019(27017)
- 2018(26581)
- 2017(51313)
- 2016(27687)
- 2015(30513)
- 2014(29868)
- 2013(29355)
- 2012(26563)
- 2011(23528)
- 2010(23459)
- 2009(21793)
- 2008(21258)
- 2007(18772)
- 2006(16693)
- 2005(14673)
- 学科
- 济(114738)
- 经济(114581)
- 业(83137)
- 管理(80119)
- 企(61170)
- 企业(61170)
- 方法(50657)
- 农(50120)
- 数学(45230)
- 数学方法(44725)
- 财(33311)
- 农业(33004)
- 中国(30038)
- 业经(29364)
- 制(26061)
- 地方(22350)
- 贸(20331)
- 贸易(20322)
- 学(20204)
- 易(19813)
- 务(19071)
- 财务(19015)
- 财务管理(18967)
- 体(18739)
- 企业财务(18092)
- 银(18051)
- 银行(18007)
- 融(17129)
- 金融(17126)
- 技术(17120)
- 机构
- 学院(383825)
- 大学(382112)
- 济(160441)
- 经济(157394)
- 管理(150215)
- 理学(130794)
- 理学院(129513)
- 管理学(127228)
- 管理学院(126548)
- 研究(126040)
- 中国(97258)
- 农(80222)
- 京(78298)
- 科学(76644)
- 财(75202)
- 业大(63130)
- 所(62218)
- 农业(61935)
- 中心(60379)
- 财经(59639)
- 江(57878)
- 研究所(56369)
- 经(54530)
- 经济学(49563)
- 北京(47681)
- 范(47293)
- 师范(46743)
- 院(44989)
- 州(44956)
- 经济学院(44931)
- 基金
- 项目(267025)
- 科学(211459)
- 基金(196641)
- 研究(192452)
- 家(172398)
- 国家(170966)
- 科学基金(147477)
- 社会(126063)
- 社会科(119428)
- 社会科学(119398)
- 省(105445)
- 基金项目(104140)
- 自然(95176)
- 自然科(93019)
- 自然科学(92992)
- 自然科学基金(91306)
- 教育(87596)
- 划(87269)
- 资助(78850)
- 编号(76493)
- 成果(60977)
- 重点(60017)
- 部(59314)
- 发(57070)
- 创(55888)
- 国家社会(53375)
- 创新(52392)
- 制(52344)
- 课题(52005)
- 科研(51559)
- 期刊
- 济(174128)
- 经济(174128)
- 研究(107235)
- 农(79484)
- 中国(75607)
- 学报(63725)
- 财(58287)
- 科学(57450)
- 农业(53467)
- 管理(52619)
- 大学(49709)
- 学学(47285)
- 融(38397)
- 金融(38397)
- 教育(33687)
- 业经(33522)
- 技术(31651)
- 财经(29408)
- 业(26864)
- 经济研究(26833)
- 经(25107)
- 问题(24370)
- 版(20701)
- 统计(18152)
- 世界(18026)
- 科技(17904)
- 技术经济(17667)
- 理论(17404)
- 业大(17148)
- 策(16952)
共检索到562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蚌蚌 刘芳苹 侯学博 朱华东 牛文浩 靳亚亚 王伟 王志彬
研究目的:基于陕西榆阳区的农户调研数据,探讨“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通过产权重组和土地整治工程融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和设施完善,进而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生计的专业化分工,从而通过农业节本增效增收和非农就业增收实现农户收入提高;(2)实证发现“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能够显著使农户的总收入提升2.10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提升0.483万元,非农收入提升1.620万元,亩均流转收入提升0.089万元;(3)“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治理对收入水平高、劳动力数量多、耕地总面积大、地块数量多的农户收入增长更明显。研究结论: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实践,统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和农田建设工程,协同改造“地”的空间形态,以加快耕地细碎化治理,促进新技术应用及人地关系协调,促进农户增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吕秋杭 吴月 王营营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影响及机制,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保障农民收入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20年的12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变量,实证检验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兼业化。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种植业收入影响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促进作用在二兼农户、“离农”氛围浓郁以及位于丘陵山区的村庄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应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种植业生产节本增效以及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差异化生计需求等方面破解耕地细碎零散、农户分化延缓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兆林 吕秋杭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户种植活动的分散化,减少了农户的有效劳动时间,并阻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不利于种植业的增产增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种植主导型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农户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对其种植业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家庭种植结构“非粮化”和村庄耕地流转率提高可以显著弱化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而言,耕地细碎化对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农户、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户、丘陵山区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具有更强的负向影响。因此,应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拓展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降低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同时,有效缓解耕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权属调整是农地整治项目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农地整治治理细碎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试图改变农户承包地零散的现状,可使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于一处,便于经营管理。利用湖北省江夏区等区县农地整治项目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细碎化对农地整治中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承包地面积、农户对权属调整后果的担心程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态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农地整治中,应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农户置换土地,进而归并平整,减少地块数量,同时达到增加地块面积和减小地块间的距离的效果,最终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高度重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政策的宣传以及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打消农户对权属调整的顾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成鹏 邹晓蔓 孙小龙 郭沛 康威
[目的]探究“一户一田”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内生性讨论研究“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结果](1)实施“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一户一田”村组的农户非农就业人数更多。(2)异质性分析表明,实施“一户一田”对经济关联度高的农户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村庄距离县城近的农户实施“一户一田”后非农就业人数增加更多。(3)在选用村干部支持率作为“一户一田”的工具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4)实施“一户一田”可能在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的同时提升非农就业质量。[结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在即,政府应给予村组和农户更多自主权,允许并鼓励适宜地区通过实施“一户一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减少农业劳动时间,促进农户非农就业,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鹏 李梦琪 孙小龙 郭沛
为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保障粮食安全,基于山东省2地市6县市区50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探究“一户一田”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施“一户一田”会增加粮食单产,即实施“一户一田”与小麦和玉米单产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2)实施“一户一田”对不同农户群体影响存在差异,即实施“一户一田”后,仅农业劳作和家中非农劳动力少的受访农户其小麦和玉米单产增幅更大。3)农户生产经营培训情况、农民合作社员身份、村组土地质量等因素对粮食单产有促进作用,参加过生产经营培训、合作社成员和土地质量高的受访农户其粮食单产更高。因此,政府应尊重民意,鼓励村组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户一田”,同时优化村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稳产增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红 陈兴雷 于冰
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一户一块田 治理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红 陈兴雷 于冰
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核心主体。"一户一块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层面的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了我国农地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 一户一块田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理论界普遍认为土地合并和农地使用权流转能够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但缺乏经验验证。本文通过来自中国6省113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农地使用权流转对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发现农户租入农地能够显著增加农地块均面积,而农户租出农地能够显著降低S指数;虽然农户租入农地增加了地块数量,但租入的地块普遍离家较近,有利于农地集中,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推动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上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合并整理,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促使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经营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书钦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治理
耕地细碎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
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启示——安徽省怀远县“一户一块田”的实践探索
耕地细碎化促进了耕地“非粮化”吗——基于福建丘陵山区农户的微观调查
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基于农户兼业的中介效应分析
农用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的多维评价:方法与实证
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以湖北省“江夏区—咸安区—通山县”为例
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及其原因分析——以湖北省江夏、咸安、通山三区(县)为实证
耕地细碎化背景下农户地块整合分析——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为例